第71章 印刷
字數:9490 加入書籤
“萌萌,那是你的分成。”
“未央姐姐不能要。”
歐陽未央拒絕了李萌萌。
主要是舍不得占這個純淨女孩兒的便宜。
“你想要這個書店的占股分成也很簡單。”
“我借錢給你入股,你當書店的副店長。”
“和萌萌一起守護書店就行。”
秦布衣對著歐陽未央道。
讓李萌萌一個人守著這書店,秦布衣還不放心。
有了歐陽未央,安全方麵很有保障。
“我不借錢。”
“但是可以幫忙找人抄書。”
“你這書店既然要賣書,自然需要人手抄書。”
“我們書社,還有我的人際關係。”
“能夠找到大量文人士子幫你抄書。”
“書越多,你就能賺更多的錢。”
“抄書所得,就拿來占股。”
“你看如何?”
歐陽未央開口道。
這個時候的大周,就是前世南北朝時期的封建時代。
那時候印刷術尚且在起步階段,就算有,成本也是極大,主要是雕版印刷需要龐大的人力和財力。
小世族和勳貴官員,根本玩兒不轉。
九成的書籍傳播,全靠抄錄。
如今大周一本書,價值千金。
這個千金聽起來有些誇張。
而在古代,金指的是銅,黃金是特有名詞,所以是有區別的。
一本書別說千金,萬金都是很正常的。
如今的大周,一本論語,就是十兩銀子以上,則換成銅錢,就是萬錢。
那些抄寫的比較差的書籍,也得三五兩銀子。
好的書籍,裝訂精美的,甚至價值百兩往上。
普通人,一年的收入,買不起兩本書,更別說讀書成才了。
這也是為何,古時候寒門難以出頭的緣故。
“我們書店,不需要人來抄書。”
秦布衣直接道。
抄書?這種原始的方法,真的草率了。
秦布衣的書,可都是金屬活字印刷出來的。
效率又精美。
可不是抄書能夠比的。
何況,抄書成本巨大,費時費力,錯漏還多。
秦布衣這話一出,歐陽未央臉色有些難看。
她不想要萌萌的分成,也不想占秦布衣的便宜。
想著靠著自己的實力,自食其力來參股。
可沒想到,直接被秦布衣拒絕了。
內心頓時有些失落。
難得遇到挫折的她,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很沒用,失落感無限放大。
“我們書店的書,有專業工坊生產。”
“用不著抄寫。”
“你若是有人手資源,可以召集來維護書店秩序。”
“我們書店很大,上下二樓,書籍種類又很繁雜。”
“開業的時候,秩序安全會有很大問題”
“走,進書店去。”
秦布衣解釋說道,帶著歐陽未央眾女,進入了書店。
一進入書店,歐陽未央渾身顫栗。
她看到了什麽?
一本本精美無比的書籍,映入眼簾。
這些書籍,不是簡單的的藍皮,白皮包裝。
而是有著彩色的圖案。
有的書,封皮竟然是皮質的,紙張近乎皇室貢品級別的,字體整潔優美,無一處病角缺漏。
書店之中,哪怕是最差的黃紙書,也比其他書店的中檔書籍的用紙更好。
一般的書店,書籍種類其實很少。
大部分是國子監學生需要學習的經史子集,聖人言論。
一些書店會偷偷賣一些禁書,劉備文。
誌怪小說,戲曲話本雖然也會有賣,但是極少。
都是一些老生常談的樣板小說。
如今的大周,文化發展很是一般。
然而秦布衣這裏,經史子集,聖人言論,曆代大儒的作品,國子監經典文章合集,應有盡有,而且書籍數量龐大。
除此之外,還多出了很多奇異的小說。
聊齋,世說新語,西廂記,杜丹亭,東周列國誌,封神演義。
這世間,先秦曆史相差不大,然而自秦滅亡之後,就出現了詭異的變化。
可無論如何變化,都會被創造出一部部文化作品。
自秦四百年來,有很多古老的典籍傳世。
或者說,有很多野史,野得和誌怪小說一樣的史書。
稍微有趣的,有價值意義的,秦布衣都刊印了出來。
放在書店裏準備售賣。
稍微有趣的小說,秦布衣印了不少。
不過沒有將四大名著印出來。
秦布衣想著連載在報紙上售賣。
算是打一波廣告之用。
然而就隻是眼下這些書籍。
就足夠震撼整個京都。
歐陽未央能文能武,她努力學文,如今也算是一位才女。
看到這些精美的書籍,頓時愛不釋手,滿眼欣喜激動。
“你這些書,多少錢一本?”
在歐陽未央眼裏,這些書籍,如此精良,隻怕最低都要五兩銀子起步。
“黃紙書兩百大錢。”
“白皮書五百大錢。”
“精裝厚皮書,五千錢,五兩銀子一本。”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收藏級封皮書,百兩銀子一本。”
秦布衣將定價告訴了歐陽未央。
“你,說什麽?”
“這上千頁的史記,隻要兩百文?”
“你,你這不是要虧死?”
歐陽未央滿臉震驚,難以置信的望著秦布衣。
在她眼裏。
就這黃紙書,按照史記的厚度,最起碼也要五十兩銀子。
要知道,在其他書店,史記可是被分為十冊,每一冊最低五兩銀子。
這還是最低檔的紙張抄寫的。
然而在秦布衣這裏,這麽厚的一本,隻要兩百文?
這簡直不可思議。
“史記那是五本合訂本,成一套。”
“一套書貴一點,需要一兩銀子,千錢。”
“三百頁左右的書,基本是兩百錢左右。”
“那些話本更便宜。”
“不過,這些黃紙書紙張較差,是最差的紙張印製的書籍。”
“十來年時間,就會腐壞。”
“翻個十幾遍,也容易壞。”
秦布衣講述道。
一套書一兩銀子,對於寒門子弟來說,其實依舊挺貴的。
可是秦布衣卻是讓書籍做到價格腰斬,準確來說是照著眉心斬。
他這書店一開,整個京都的書店都要被攪黃。
主要是太便宜了。
“你,賣的太便宜了。”
“就算是你所說的最差的黃紙書。”
“也比其他書店的中等書籍更好。”
“這書麵整潔程度,若是放在其他書店,就算是最頂級,最精美的書籍也不一定能夠相比。”
歐陽未央發自內心的說道。
黃紙書的質地,的確是差了很多。
可因為是印刷體,直接完爆手抄體書籍。
雖然印刷體也是手寫出來的,可全文印刷,基本杜絕了抄寫錯漏,以及抄寫質量下降。
墨色均勻,字形清晰整潔,書麵幹淨無異色。
就單憑這個,沒有書店能夠和秦布衣書店的書籍相比。
“便宜?”
“我還覺得太貴了。”
“書這東西,就該像在酒樓裏吃一頓簡單餐食一般便宜。”
“若不是我的造紙廠和印刷廠規模太小。”
“成本攤不下來。”
“這樣一本書,最多三五十文才對。”
秦布衣眼裏還有些嫌棄。
黃紙書的原料是草杆和蘆葦。
這玩意兒在河網密布的江河諸省,那簡直是遍地都是。
要不是造紙匠人培養太慢,這紙張和書籍的價格,秦布衣能夠壓到一個極低的地步。
紙張最差的書籍,應該滿足所有百姓才行。
可惜,紙張筆墨這些產業,都是勞動密集型,需要大量人手。
古時候沒有大機器推動,其實都算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影響最大的要素,就是人才,這還是需要大把時間來培養。
“三五十文一本書?”
“你在胡說八道什麽?”
“一本書,怎麽可能那麽便宜?”
歐陽未央隻覺得秦布衣在天方夜譚,在吹牛。
“要不,打個賭?”
“賭我三年內,能夠讓一本書的價錢,降到五十文?”
秦布衣很認真的說道。
“我不信。”
歐陽未央一臉不相信。
“不信就和我賭。”
“這次要是我贏了,你就真的叫我爸爸?”
秦布衣話剛說完。
歐陽未央就掐住了秦布衣的脖子。
“你有病嗎?”
“為什麽一定要讓我叫你爸爸?”
“北涼王老爺子知道你這麽瘋嗎?”
“你想當人爸爸,就去找陛下和她生孩子。”
歐陽未央掐住秦布衣脖子用力的搖了搖。
不過說到生孩子的時候,她的臉上浮現出了淡淡的緋紅。
在歐陽未央眼裏,秦布衣讓她叫他爸爸,肯定是想做那些壞事。
這個壞東西,就是個喜好美色的登徒子。
否則,也不會讓宮羽和範安芸這倆花魁跟著他。
羞憤的掐了一下秦布衣,疼的秦布衣這貨又在驚叫。
“這些書的字體,字跡一模一樣。”
“不像是抄寫的。”
“你到底是怎麽做到的?”
歐陽未央滿臉好奇的詢問著秦布衣。
“把你的印章給我。”
秦布衣對著歐陽未央道。
歐陽未央喜歡作畫,自己隨身帶著印章。
秦布衣這麽說,她將印章給了秦布衣。
秦布衣隨手拿起一本裝訂極為精美的聊齋。
“你,你要做什麽?”
“這麽好的書,不要胡亂留下印記,會賣不出去的。”
歐陽未央有些舍不得,在這麽好的書籍上留下印記。
這樣的精裝厚皮書,放到其他書店,那可是百兩起步。
秦布衣沒搭理歐陽未央,拿來印泥,印了三次。
“喏,我的書,就是這麽製作出來的。”
“這本送你了。”
秦布衣將聊齋丟給了歐陽未央。
歐陽未央望著印了三個朱紅印記的厚皮書,一時間有點懵。
秦布衣這是什麽意思?
“你這是什麽意思?”
“你的書,用印章製作的?”
歐陽未央一臉不解。
“拓印你不知道嗎?”
秦布衣又問。
拓印技術,也就是最早的印刷術。
大周其實有這門技術,隻是掌控在大世族手中。
因為不是活字印刷,拓印技術的耗費其實不比手抄小。
因為拓印印刷之前,需要雕刻雕版。
雕版大多是木板,亦或是石板。
前者印刷個幾十遍就會損壞,後者成本極高。
可無論是哪一種,印刷一本書需要的雕版,都需要天文數字的耗費。
雕版工匠也是極難培養。
所以,拓印的書籍,隻有很少一部分流傳。
這都是世家大族的機密技術。
這些書籍,世族內部消化都不夠,怎麽可能拿出來售賣。
秦布衣這麽一說,歐陽未央自然是知道。
可是想要拓印這麽多經史子集和史書,那得耗費多少雕版?
這就根本不是普通書店負擔的起的。
哪怕是長沙侯府,也沒有這個財力。
歐陽未央被驚得頭皮發麻。
喜歡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請大家收藏:()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