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利國利民

字數:9714   加入書籤

A+A-


    大周官報衙門建立很順利。
    雖然司馬雍他們很想極力阻止。
    可他們對於報紙也不是特別了解。
    隻知道,這件事對他們影響極大。
    可在見到報紙實物之前。
    他們還是低估了報紙的威力。
    隻是擔心蕭傾凰能夠獲得更大影響。
    但是對於司馬雍等世族官員來說。
    他們對江南的把控力,絕對不是蕭傾凰能夠插足的。
    哪怕有了這官報衙門。
    他們也能阻止報紙在江南地區傳播。
    至於官報衙門的官職品級和他們同等,實屬有些惡心人,心裏覺得不忿。
    可如今的女帝,像是換了一個人一般。
    不在他們掌控的領域硬碰硬。
    而是開辟其他戰場。
    這讓司馬雍等人有力無處使。
    嵐淵,默涵,孔記禮三人。
    嵐淵,默涵成了正二品的右,左同平章事,一個成了三品匯集總編。
    這個同平章,不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相職務。
    而是同皇帝平章事。
    這個章事,也不是國家政務。
    而是國家政務信息匯總處理。
    字麵意思就是兩個老夫子和皇帝商議,安排下一期報紙的發布方向。
    當然,這個事情,其實是秦布衣在主導的。
    蕭傾凰對於報紙,現在都是雙眼一抹黑。
    秦布衣給她看的大周萬民報,她覺得很厲害。
    也明白其重要性。
    可還是那句話。
    因為是跨越時代的產物。
    在報紙的威力展現出來之前。
    所有人都不知道,報紙對於輿論的作用,到底有著何等恐怖的效果。
    “魏王大人!”
    嵐淵,默涵,孔記禮等大儒,恭敬的對著秦布衣行禮。
    “諸位夫子。”
    “布衣被家裏老爺子揍了,身上有傷在身,不便行禮。”
    “還望見諒。”
    秦布衣很是無奈的說道。
    “魏王身份尊崇,該是我等行禮。”
    嵐淵,默涵,孔記禮等大儒姿態恭敬道。
    “諸位臉上的笑容來看,報紙之事,應是成了。”
    秦布衣微笑道。
    眾人的目光皆是看向蕭傾凰。
    “說吧,你接下來怎麽安排?”
    蕭傾凰好奇的問道。
    “報紙不僅要刊印,而且要大刊特刊。”
    “我那幾十萬份,還有些少了。”
    “每個州府,鄉鎮,未來都要有,如今看來,也隻能分到一份,這顯然是不夠的。”
    “各地設置的官報衙門,必須有人去基層宣讀報紙。”
    “確保國內國策的清晰明確。”
    秦布衣認真的說道。
    “你有沒有想過,要養活這麽多官報衙門的吏員,要花多少錢?”
    蕭傾凰有些憂慮道。
    “放心。”
    “報紙能賺錢。”
    “我們先慢慢推廣著。”
    “前期人手肯定不足。”
    “先在州府大城,和大型縣鎮推廣。”
    “官報衙門,由退伍老卒,亦或是士卒之家的家屬擔任。”
    “你昨天撈了幾百萬兩?”
    秦布衣說到一半,隨口問了一句。
    “隻有三百多萬兩,我留著有急用的。”
    “江南的災民,往京都來了。”
    “到時候,隻怕有二三十萬。”
    蕭傾凰滿臉擔憂的說道。
    讓江南官員賑災。
    結果,各地不僅沒有開倉放糧賑災,而且還封城。
    餓死無數災民不說。
    還有地方流民嘯聚,發生了叛亂。
    好在江南地區,是世族的地盤,影響不到其他地方。
    世族是不會看到流民叛亂,會出兵剿滅,然後派兵驅趕。
    江南的叛亂影響不到蕭傾凰。
    可是這些被驅趕到京都的流民,就是個大難題。
    蕭傾凰也知道,這是司馬雍他們故意要搞事情。
    為的就是想逼迫她。
    蕭傾凰也想著留點錢來解決流民問題。
    “災民的問題你別管。”
    “我會在報紙上加一篇號外。”
    “讓災民前往京都西山。”
    “二三十萬,我都能安排了。”
    “你最近安排好官報衙門就好。”
    “官報衙門,還要和郵遞驛站聯係起來。”
    “這兩者相輔相成。”
    “郵遞驛站需要盡快擴建,也是未來賺錢的一大支柱收益。”
    “我的老卒商隊,配合官方郵遞驛站。”
    “咱們的大周快遞就可以搞起來了。”
    “到時候,不僅能夠搞錢,也方便報紙發布大周全境。”
    秦布衣很是嚴肅說道。
    “啊?”
    “還要擴建郵遞驛站?”
    “我那幾百萬兩,根本不夠啊。”
    “萬一那些狗東西不管不顧,沒有錢糧發放俸祿糧餉該怎麽辦?”
    蕭傾凰有些急了。
    “糧餉交給我。”
    “你好好把控朝堂穩定,去進行最近的兩種改革就好。”
    “災民也好,錢糧也好,都交給我。”
    秦布衣努力打消蕭傾凰顧慮。
    秦布衣的布局太多了。
    什麽事情都有,蕭傾凰看了都覺得頭暈目眩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更別說讓她去掌控,掌舵。
    事情有輕重緩急,秦布衣是很清楚的。
    有些事情的布局,是需要時間的。
    不是短時間能夠見到效果的。
    前期投入也不會有想象的那麽大。
    而取得的效果,也不會有人知道,到底是怎樣的。
    蕭傾凰著急,自然也是正常的。
    剛剛捂在手裏的銀子,馬上就要打水漂了。
    她當然擔心了。
    而一旁的一眾大儒。
    見小兩口你來我往的商議。
    大家都有種看待後輩的溫馨感覺。
    “好,我盡量去安排人手。”
    “可江南那邊,沒那麽容易。”
    蕭傾凰有些為難道。
    嵐淵,默涵,孔記禮等大儒,臉色也是有些不好。
    他們也知道,江南世族有不臣之心。
    如今看到女帝一臉慘兮兮的表情。
    一眾老夫子皆是同仇敵愾的憤怒表情。
    恨不得狠狠批判這些亂臣賊子。
    東海大儒們經曆過夷敵統治,戰亂屠殺等兵荒馬亂的時代。
    自然想著大周穩定。
    不想看到異族屠殺的場景再度發生。
    如今的女帝,有明君之相,並且勵精圖治。
    大家都想著跟著女帝,興複大周。
    “江南那些個地方,可以直接將報紙下放到鄉鎮最底層。”
    “州府世族掌控的力量很大。”
    “你想將報紙拿出去隻怕都難。”
    “隻能走農村包圍城市路線。”
    “還是那句話,穩定基本盤。”
    “慢慢擴展。”
    “如今的南楚和福國公的福州,都是我們可以爭奪的盟友。”
    “你盡量去嚐試吧。”
    “不用怕花錢,臣妾養你哦。”
    秦布衣嘴角玩味。
    蕭傾凰的精致美麗容顏上,浮現出了一抹嬌俏的笑容。
    和一眾大儒再行一番商議,增補幾篇號外。
    最終決定,四天後。
    在炎夏文會開啟的前一天,發布報紙。
    四天時間,秦布衣在忠烈城的印刷廠,足夠趕製一批號外報紙了。
    號外報紙,用不著和正報一起發布,可以相隔幾天。
    事情安排完畢。
    官報衙門建立,京都周邊,尤其是江淮,江河諸省全麵推進。
    當然這不是十天半月能夠完成的。
    需要慢慢來。
    而周遭的驛站也在擴建,新建。
    因為使用水泥等新型建築材料。
    擴建的速度並不不快。
    不過,秦布衣的培訓機構,倒是加快了不少進度。
    培訓人才,是幾何倍的速率增加。
    第一批幾百上千人學習水泥建築搭建。
    第二批就是幾千上萬人。
    第三批就能有幾萬甚至更多。
    要不是水泥建材不夠,泥瓦匠等土木老哥,會更多。
    可以說,整個齊州和膠州,幾乎是個爺們兒都被拉去培訓了一番。
    各個都是土木老哥。
    無他,實在太缺人手了。
    如今蕭傾凰這邊推進驛站擴建,其實已經是很順利的開局了。
    畢竟有了秦布衣用三年時間打下的底子。
    官報衙門其實不用水泥建築,隨意找個地方就能成立衙門。
    其中的官報衙門主官,也不過是一個芝麻小官兒。
    官報衙門名義上是發布報紙,宣讀報紙。
    可說到底,這就是個宣傳部門。
    能讀書認字就行,又不用在衙門辦公。
    所以開銷並不是想象的那麽大。
    而驛站擴建,才是重中之重。
    秦布衣的老卒商隊反映。
    要建立落腳點和休息點。
    否則,出現大雨,亦或是其他自然災害時。
    沒地方住,貨物會毀壞丟失,人更是會生病受傷。
    古時候的野外,大型野生動物是不少的。
    商隊雖然人多。
    可晚上出去小解,被動物叼走也不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些情況,秦布衣便想到快遞方麵的發展。
    自然也想順便拓展一下驛站。
    這對於大周財政來說,是有增加創收效果的。
    還能安置不少忠心大周的百姓。
    可以避免某位驛站驛卒被裁,跑去當闖王。
    這是利民之策。
    四天轉瞬過去。
    秦布背後的鞭傷好了不少。
    基本是全部結痂,緩緩愈合當中。
    很多小點的傷口,已經好的七七八八了。
    背後也不似那般疼痛。
    不得不說,皇宮裏的藥材,品質是可以的。
    而在這一天。
    大周萬民報第一刊,以半月刊的形式,正式發布。
    京都轟動。
    而在發布的前幾天。
    大周萬民報以八百裏加急的方式,傳遍整個大周,確保在這一天同時發布。
    當然偏遠一些的可能趕不及。
    報紙一出,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直接炸開了鍋。
    這報紙十分親民,基本是大白話寫就。
    除了東海大儒的一篇議論文章。
    這篇文章,暗諷江南世族不忠不孝,有謀逆之心。
    食國家俸祿,不思報國,反有謀逆之心。
    整個朝堂百官,基本上都噴了一遍。
    除了這一篇文章之外,其他都是簡單直白的白話文。
    解釋國家政策,大周稅收,官員,將士,兵卒俸祿詳細解析。
    對貪官汙吏進行釜底抽薪。
    報紙囊括諸多事物。
    絕大多數,和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稅收徭役的描述是重中之重,律法解析。
    另外的重點,是提高農業產出的新型種植之法,和精耕細作的技術指導。
    為了展現大周女帝陛下的勵精圖治。
    勸課農桑占了極大筆墨。
    無論是農業種植,還是動物飼養,桑蠶養殖,等等。
    這些方麵都達到了一個極為精細的地步。
    就算是再蠢的人,隻要照做,農業生產的產出,最起碼都能增加三成。
    第一期報紙,隻有一個目的。
    漸開明智,利國利民!
    喜歡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請大家收藏:()我的娘子是窮鬼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