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反攻
字數:6688 加入書籤
漢江之水,席卷荊襄。
在襄陽城頭上望著河水過境。
龐萊老爺子滿臉惱怒。
狠狠的砸著城牆。
“這群畜生!”
不少本地將領,士卒皆是怒吼。
水淹荊襄,上百萬百姓將會無家可歸。
多少糧田會被淹沒毀掉?
然而在洪水麵前,所有人都是那般無力。
“陛下他們還有一日就會趕到。”
“洪水過境之後。”
“西秦軍就會發起進攻。”
“不過,洪水過後道路泥濘,他們不好進攻。”
“相反,我們可以用水師進行襲擾。”
英國公開口道。
“英國公的意思是主動出擊?”
龐萊問道。
“主動出擊有不小的風險。”
“防守是為上策。”
“隻是,若是防守的話。”
“此戰拖得太久,不利於救災。”
“若是此戰快點結束。”
“糧田還能搶救一下。”
“重點晚季高粱,水稻,是可以的。”
“可若是再拖一些時間,拖到八月份,就來不及了。”
英國公開口道。
“打。”
龐萊毫不猶豫的說道。
雖說主動出擊,可能有不小損失。
但是為了荊襄百姓的生計考慮。
龐萊想要冒險。
“主動出擊的預案也有。”
“不過不能隨意亂打。”
“而是要吸引西秦主力決戰。”
“這裏。”
英國公指著地圖一處方向。
“如今荊襄被洪水淹沒。”
“洪水結束後,想要用兵也是極為困難。”
“西秦大軍在石橋集結,上庸的軍隊也會南下。”
“我們先用水師擊潰上庸之軍,然後在瞬時登陸,奇襲石橋……”
英國公將他的戰略給龐萊講述道。
“石橋集結西秦大軍二十萬。”
“一個搞不好,奇襲就會變成送死。”
龐萊臉色有些嚴肅。
奇襲沒什麽問題。
隻是,西秦大軍太多了。
“你若是上官鋒台他們。”
“你會認為我們敢奇襲石橋嗎?”
“而且還是從上庸方向過去。”
英國公微笑道。
“好計策。”
龐萊點了點頭。
“這是秦布衣那小子傳來的戰略部署。”
“是秦充國和秦布衣那小子的智囊團商議的對策。”
“說是讓我們去截住上庸之軍。”
“陛下帶的五萬禦林軍和後續趕來的七個軍團去襲擊石橋本部。”
“洪水過後。”
“西秦雖然會用兵攻打新城和襄陽,但是他們出兵也會受阻。”
“他們做夢都沒想到,我們的損失,根本沒什麽。”
英國公又道。
“那就這麽定了。”
“我去調兵截斷上庸之軍。”
“偷襲石橋,就交給你們了。”
龐萊點了點頭。
上庸之軍有十萬之眾,想要完全截斷,並不比偷襲石橋輕鬆多少。
一時間襄陽之軍開始動員起來。
而在石橋。
西秦駐軍之地。
“洪水過境,要兩三日才會結束。”
“這個時間,正是我們攻打襄陽的時機。”
“發兵吧,大帥。”
上官鋒台身邊,一群將領都在請戰。
“上官刑,與你五萬大軍,發清河,順河而下取襄陽北城。”
“如今洪水濤濤,襄陽北城孤立無援,可攻而克之。”
“蕭治王爺,你發五萬大軍,佯攻襄陽。”
“待的上庸兵至,可猛攻襄陽。”
上官鋒台開始發號施令。
“魏國公,孤呢?”
太子開口問道。
此戰,他當然想要戰功,而不是什麽都不做。
“太子。”
“洪水過境,道路難行。”
“我軍船隻不多,兵在精不在多。”
“我等大軍等洪水過境之後,再行南下。”
“也可以等到攻下襄陽北城後,調軍南下。”
“現在隻能等。”
“或者去清理道路。”
上官鋒台忙道。
現在,西秦雖然看似掌控了主動權。
可西秦的船隻不多。
二十萬大軍不可能全部乘船動起來。
能夠動用十萬大軍已經是極難的了。
太子聽到上官鋒台的話,有些鬱悶,可也無可奈何。
在西秦大軍調動的時候。
周軍的水師已經駕駛著巨大的海船,北上上了。
上庸之軍下午收到軍令開始開拔。
然而他們已經在被龐萊打埋伏了。
五萬禦林軍隨同北上,另外還有兩萬邊軍相隨,登陸漢江以北。
是夜,上庸軍順流而下,想要和蕭治之軍匯合。
然而水師行至漢江某處寬闊江麵之時。
河灣之間百舸爭流。
火炮是千炮齊發。
上庸軍原本是十萬大軍,此次順江而下有六萬之眾。
他們是根本沒想到,周軍會在江麵設伏。
更沒有想到,船上有火炮這種大殺器。
炮彈過處,木船灰飛煙滅。
六萬大軍葬身魚腹。
因為夜晚的緣故,就算是善水的士卒,也隻有很少能夠活命。
整個上庸水師,完全被龐萊截住,圍而殲之。
水戰大勝,五萬禦林軍,兩萬邊軍,加上戰事順利,龐萊抽調兩萬水師。
九萬大軍趁著夜色,摸進龍門山區。
所謂山區其實不算是山,而是丘陵。
襄陽以北就是南陽盆地。
沒有高大山地阻隔,行軍是極為容易的。
不過這個時代,因為周秦遼國戰事頻繁,這片區域耕種開發不多,所以林木茂密。
看起來像是大片的山林。
這也適合大軍隱藏其中。
而龍門山丘區域,距離石橋其實不過百裏。
在石橋收到上庸水師兵敗的時候。
蕭傾凰帶領的七萬新軍,已經到了。
而且直接是到了前線戰場。
當上官鋒台等將領疑惑上庸水師為何敗的如此之快的時候。
周軍集結十六萬大軍,已經朝著石橋殺來。
水淹荊襄,雖然能夠阻斷荊襄之軍。
但是周軍繞過決堤後方。
反而是不受影響。
西秦將領也沒想到。
在齊州方向的周軍,能夠如此迅速的調轉過來。
也更沒有想到。
在荊襄防線占據主導的周軍。
反而開始主動進攻。
主動發起了反攻。
周軍準備好三日的幹糧吃喝。
大軍在密林之中穿行。
百裏距離。
大軍摸索了用了三日時間,因為器械裝備沉重,行軍過於慢了一些,但終於趕到大致方向。
距離五裏處的某處山丘高處。
蕭傾凰她們正用望遠鏡觀望石橋的情況。
因為上庸之敗。
石橋這邊又調走了三萬大軍。
整個石橋,隻剩下七萬大軍。
另外。
三日猛攻襄陽新城,佯攻襄陽主城。
都是沒有任何結果。
這讓西秦將領非常鬱悶,各種催問戰況。
這般接著天地偉力,水淹荊襄。
襄陽兩城仿佛是不受任何影響一般。
借助洪水之力,都無法攻下襄陽。
整個西秦之軍的士氣,低到了一個極點。
然而就在軍中大帳一片死寂之時。
突如其來的炮響,震動中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