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鄭國的糾結

字數:4654   加入書籤

A+A-


    鄭國是由韓國而來的水利大家。
    剛到秦國的時候,鄭國好歹還記得韓王的囑托。
    他此行是為了消耗秦國國力而來,引導秦國修渠為的就是拖住秦國向六國進攻的步伐。
    奈何,在鄭國看到秦國修渠的地方之後,鄭國比誰都明白。
    一旦此渠修成,秦國將再無後顧之憂,秦國的糧食產量將成倍上升,想要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最開始的時候,鄭國也很糾結他要不要遵從韓王的命令。
    畢竟他的父母妻兒皆在韓國,他離開時韓王會優待他們。
    可鄭國比誰都明白,一旦韓王野心大了,他的地位連一個質子都不如。
    他的父母妻兒還不是想殺就殺?
    不過他的這點後顧之憂早在他來秦國的第二年就被解決了。
    曾經的長安君打著孔子的名義,以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旗號把他的家人從韓國帶了過來。
    鄭國永遠記得他與那個長安君私下對他說的話。
    程驕:“鄭國,你是一代水利大家。
    在韓國原本的朝堂之上,你的位置也是無人可替代的。
    你看看你曾經的君主做了什麽?
    他罷了你的官,囚禁了你的家人,打著為你好的名義讓你來秦國送死。
    可他呢?連你家人的安危他都保護不了。
    我能把你的家人送到秦國來,就是因為韓王放棄了他們。
    他們因為你這個韓國敗類,被周圍的鄰居嫌棄唾罵。
    要不是我的人去的及時他們可能會抑鬱而終。
    韓國給予你的一切榮耀,在你來秦國的時候就已經徹底消失。
    我的兄長,當今大王明知道你來秦國有其他心思,他還是重用了你。
    給予你修渠的最高權利,無論是封君還是百姓皆要為你讓路。
    雖然沒讓你立刻見到你的家人。
    可他為了讓你的家人能活著,拜托本君煞費苦心消耗近一年時光,才從韓國把人接回來。
    這樣一個肯為手下操心的君王,你當真要選擇,韓王那個鼠目寸光的,而背棄他嗎?”
    鄭國記得當時他的回答是“韓王不會如此待我,我父母妻兒一定不會這樣的。”
    然而這一切都在他見到他的父母妻兒之後變了。
    雖然程驕講究,把他的父母妻兒送來的時候榮養了一陣。
    可是那種被人摧折心智的苦不是僅靠榮養就能解決的。
    一家人私底下一聊,鄭國就明白了韓王是個不可相信的。
    也是那個時候起,鄭國打定了他一定要幫秦國把渠修好的心思。
    將之前偷工減料的那些活,重新又加固了一遍。
    鄭國決心他要以秦臣的身份被曆史銘記。
    可鄭國記得那個時候長安君告誡過他。
    “鄭國,你從韓國而來的身份,終將有一天會把你推入深淵。
    如果你想要讓你的家人在秦國過的更好就需要表明你的忠心。
    未來如果有人教唆你毀渠,萬萬不可聽其之言。
    隻要你堅定本心,以秦國為重,未來我可以讓我哥把這條渠用你的名字命名。
    千載難逢能與治水大家鯀和大禹一樣能被曆史銘記被後世仰望的機會就看你抓不抓的住了。”
    那個時候鄭國以為長安君不過是跟他說笑。
    但現在他真的收到了來自韓國的威脅,尤其上麵還寫著,他若不從要讓他在韓國的父母妻兒暴斃。
    無論是韓國的哪個公子傳來的消息,鄭國此刻對韓國的失望到達了極點。
    也正是因為這封威脅的帛書讓鄭國明白,他現在被卷入了一個陰謀當中。
    可惜當年警告他的那個風姿俊朗的少年如今已經見不到了!
    “罷了,罷了!
    隻要此渠能成,我鄭國死不足惜!
    韓王安,你的王朝就由我來葬送第一筆吧!”
    鄭國感歎完,當即就把他後續的修渠思路全都寫在了曾經長安君給他的紙上,派人送去程氏商會,讓其送與大王。
    而他本人則是開始寫一份陳情書。
    “臣鄭國,出身韓國水利之家,曾在韓國為官,後因韓王使奸計欲消耗秦國國力,被迫來秦國入朝。
    入侵之後秦王以高官厚祿待我,秦人亦稱讚於我。
    使得鄭國更該心思,欲修出天下第一渠,以報答秦王的知遇之恩。
    然今日,韓國以父母妻兒為要挾,欲毀渠,讓秦國多年努力付之東流。
    鄭國不忍父母妻兒受罪,也不希望秦國遭此大難,隻能自裁以謝天下。”
    寫好這份東西隨身帶著,鄭國期待著嬴政的回信。
    可最先看到鄭國水利報告的卻是呂不韋。
    身為大秦曾經的丞相,呂不韋一看到鄭國的書信,第一反應就是鄭國要死。
    雖然呂不韋已經不是大秦的丞相了,可顆為秦國操了半輩子的心終究是停不下來的。
    這次遇到大事呂不韋第一反應就是用程驕給他留下的暗線讓人把程驕找回來。
    程驕自從當上這個太倉令之後,每日都在忙著查賬。
    不是普通意義上跟隨那些手下麵查秦國現在家底兒有多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程驕是在查這些年來秦國賬冊上有多少假賬,以及那些被作假的數目流向何方。
    自打死過一次之後,程驕行事就比之前要更囂張。
    他甚至無需要知道這些流向的真假,他隻需要鎖定一個家族。
    一旦秦國與他國開戰,他就會去這些家族索要糧草。
    不交就殺,程驕將他自己作為嬴政手裏的一把刀。
    刀隻要夠快就行無需考慮過剛易折的問題。
    至於嬴政會選擇其他人為刀,那一定是他做的還不夠好。
    加上程驕把呂不韋困在鹹陽這事兒嬴政知道,程驕接到消息之後就直接翹班回家了。
    他手下的人雖然不理解他們上司為什麽總遲到早退,可大王不追劇他們也很無奈。
    “老頭,我回來了,今天你有沒有聽侍醫的安排去強身健體啊?”
    聽到這一句老頭,呂不韋嘴角有點抽搐。
    他和程驕鬥了那麽長時間。
    一個失去了封君身份回朝當了個小官兒一個被迫下了丞相的位置,今後說不定還要背井離鄉。
    他倆可謂是兩敗俱傷,然而刨除政敵的身份,呂不韋還真就很喜歡程驕這個後輩。
    這些日子程驕對他多有請教,可就是不肯稱他一句老師。
    他這一生,隻有嬴政給他行過完整的拜師禮。
    在這麽多年相處中,呂不韋記得嬴政說過,當年在程驕催促下那個半師之禮是程驕給他的。
    好歹也是收了錢了的,他怎麽就不能聽程驕喊一句師傅了?
    喜歡大秦:哥,把刀放下請大家收藏:()大秦:哥,把刀放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