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下凡曆劫一
字數:6073 加入書籤
凡人界。
華夏國。
北方h省的一個縣城。
公元1970年的春天,一個女嬰呱呱墜地,給這個平凡的雙職工家庭帶來了驚喜。
她是家中的第三個孩子,一出生便自帶桃花香。
接生婆又忙活了一通,給母女二人收拾利索,這才坐下來喘口氣。
她接過男主人遞過來的水,喝了一口。
喝上了與產婦同樣待遇的紅糖水,接生婆心裏高興。
便開口說道:“我這半輩子,少說也接生了上千個孩子,隻有你家這個女孩兒最特別,一出生便自帶香氣,真是大吉大利呀,日後你們家閨女是有大福氣的。”
女孩兒的父親趙家正聽到後,感情充沛的他流下了兩行喜悅的淚水。
他抱著剛出生的閨女,對躺在炕上的媳婦閆子娟說道:“他媽,你聽見沒?咱這閨女是有大福氣的。”
剛生產完的閆子娟麵色略微有些蒼白,但精神尚好。她笑著點點頭,“聽見了,看把你美的。嬸子忙了大半日,該準備的你拿過來吧。”
按照當下縣城裏的行情,接生婆的謝禮是一塊布,外加三塊錢。
趙家正心裏美的很,他小心翼翼地把閨女放在媳婦身邊。便自作主張,從大紅櫃子裏取準備好的謝禮時,多添了一塊錢。
接生婆接過謝禮,自然歡喜的很,好話不要錢似的往外冒,把趙家正、閆子娟兩口子聽的合不攏嘴。
這是他們的第三個孩子,前兩個都是兒子,大兒子四歲,叫趙誌偉,二兒子三歲,叫趙誌立。
這第三個生的太稱心了,是個盼了許久的女孩兒,老趙直接給起名,趙誌誌。
閆子娟也覺得這個名字好,誌誌,聽著就很可愛。
送走了眉開眼笑的接生婆,老趙去了鄰居家,誇耀了一番,順便把兩個兒子叫了回來。
趙誌偉、趙誌立一聽說媽媽給生了個妹妹,連蹦帶跳地往家趕。
臨進家門之前,兩個男娃被他們老子拎著後脖頸,教育了一番。
趙誌偉、趙誌立這才放慢腳步,輕手輕腳走到大炕邊上,看著已經睡著的媽媽,和裹在包被中的、小小的、粉粉的妹妹,兩個男娃咧嘴笑了。
從今往後,他們也有妹妹了,而且妹妹還香香的,爸爸說那是桃花香氣。
夜裏,一家人都睡著了。
司命、廣天登堂入室。看著睡在趙家正、閆子娟兩夫妻中間的小小嬰孩,兩個人相互對視一眼,隱身離開,回到雲頭上。
廣天歎息一聲,“等阿娘長大,成親嫁人,還得十七八年,再等懷孕生子,還得一兩年,那我再等二十日吧。”
司命笑道:“戰神有所不知,按照華夏國的婚姻法,法定結婚年齡為,男不得早於二十歲,女不得早於十八歲。”
“華夏國提倡男女平等,男娃女娃一同上學,接受教育。七歲入學,小學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如果考上大學的話,還要再等四年。”
廣天掐指一算,七歲入學的話,讀完大學就二十二歲。等到阿娘成親,再順利懷孕生子,還得大概兩三年。嗯,自己就多等幾日好了。
天上一晝夜,凡間便是一年。
司命最善於察言觀色,大概也能猜到戰神現在在想什麽。便提醒道:“戰神有所不知,按照命簿,花神頭胎生的是女兒。”
廣天看向司命,咬牙切齒道:“你故意的?”
司命擺手,“不不,廣天兄弟誤會了,你並非花神的第一個孩兒。”
廣天雙手環胸,看向對方,“你也別藏著掖著了,我知道你的命簿子稀罕,我也不看。你如何安排的,我何時投胎?”
司命避開對方的眼神,慢慢開口道:“也不是很晚,比起花神的第一個女兒,你大概要晚上十四年。”
“什麽?凡人界女子本就生育艱難,再等十四年生第二胎,你是想讓我阿娘難產嗎?”廣天不客氣地揪住了司命的衣領。
“咳咳......”司命掙不過廣天,隻有拚命咳嗽提醒對方。
“呃,抱歉,我無意傷害你。”廣天終於意識到自己莽撞了,司命畢竟是阿娘的老朋友,絕不會有意為難阿娘的。
司命整了整衣領,歎息一聲,“廣天兄弟,所謂下凡曆劫,不是來享福的。若不然,凡人為何羨慕神仙呢?如今命簿已寫就,再無更改的可能。再說了,不是還有你我嗎?總不會讓花神出什麽意外。”
廣天直截了當,“那我投胎以後呢?一個不記得前塵往事的幼崽,如何保護我阿娘不被人欺負?你可得給我想個法子。”
司命看他這一副賴定自己的模樣,無奈道,“大不了,不給你喝孟婆湯,你帶著記憶投胎,總可以吧?”
廣天滿意地拍拍對方的臂膀,笑道:“知我者,司命也。”
司命心下鬆了一口氣,暗道,但願花神曆劫歸來,不怨恨我就好了。她這一世,委實活得太憋屈了。
......
小誌誌成了全家的心頭寶。
三個月產假結束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時,趙家正的父母及五個弟妹因家庭成分問題,正在農村接受勞動教育。趙家正因為已經結婚,沒有受到父親的成分波及。
農村條件畢竟差了一些,趙家正、閆子娟夫妻不舍得送小誌誌到農村爺爺奶奶家。
至於閆子娟的原生家庭,母親是繼母,身邊還有五個孩子,最小的剛四歲,與外甥趙家正同歲。姥姥、姥爺自然也不可能幫趙家正、閆子娟夫妻照顧他們的孩子。
為了更好地照顧小誌誌,趙家正、閆子娟夫妻商量決定,閆子娟在家裏待滿一年,直到小誌誌滿周歲。
於是,閆子娟又向單位領導申請了九個月的假期,隻是在這九個月裏,沒有工資拿。
所幸趙家正在縣郵局工作,比起其他單位,收入待遇都還不錯。
家裏經濟條件有限,因閆子娟奶水不足,夫妻二人還是給小誌誌訂了一斤牛奶,就怕孩子營養跟不上。
轉眼間,小誌誌滿一周歲了,慢慢開始學習走路了。
閆子娟得回單位上班了。
兩個兒子趙誌偉、趙誌立已經重新被送回了縣幼兒園,每日由趙家正負責接送。
趙家正、閆子娟夫妻與大院裏的韓二嬸子商量好了,每月給韓二嬸五塊錢,由韓二嬸照顧小誌誌一天,管一頓中午飯。一條街裏的看孩子人家,這麽大的孩子,也就定價四塊錢。
在去單位上班前一個星期,閆子娟給小誌誌喂過半斤牛奶,又帶了一顆煮熟的雞蛋。開始試著把小誌誌送去韓二嬸家裏。
可能小誌誌太小,早晨又醒得早,到韓奶奶家裏時,才七點半。九點開始,小誌誌睡了一覺。十點醒來,吃了加熱過的雞蛋。十一點由韓奶奶喂了一小碗混合麵疙瘩湯,吃飽飽後,在地上玩耍一會兒。
中午一點到三點再睡一覺,醒來後,喝水,玩耍,哼哼唧唧,再抱抱小貓,時間就到了下午四點半。
閆子娟準時出現,看向寶貝閨女時,自己就先眼淚汪汪了。
“媽媽”小誌誌撲到媽媽懷裏,眼睛眨呀眨的,“哇”的一聲哭了出來,乖巧了一整日的小女娃終於意識到自己很久沒有看到媽媽了。
隱身在空中的廣天瞬間紅了眼眶。可事到如今,他已經不能抱怨司命了。這個時代,大部分華夏國百姓的日子就是如此。如果是投生在農村家庭,條件還要更差一些。
......
就這樣,閆子娟如期返回單位上班了。
國營單位裏是有三年幼兒特殊福利的。也就是說,孩子滿三歲之前,在下午,媽媽可以提前兩個小時下班。
就這樣,每天早晨喝過牛奶,小誌誌背著小挎包,裏邊放著她的小杯子,一個煮熟的雞蛋,還有她最愛的塑料娃娃。被媽媽送到韓奶奶家時,時間是七點半。
......
下午四點半時,小誌誌被趕回來的媽媽接回自己家中。
大雜院裏,一共住著六戶人家,中間由一堵牆隔開。西邊的院子原來屬於韓老四家,東邊的院子原來屬於韓老二家。韓老四和韓老二是親兄弟。據說建國初期的時候,兩兄弟都是大地主。
由於家庭成分原因,韓老四家如今隻住在西院的三間正房裏。還有兩處西房,被政府征用為公產房了。
如今小誌誌一家五口住的兩大間西房,靠近正房,叫做上西房。下西房住著牛爺爺老兩口。
韓老二家如今住在東院的三間正房裏,還有一處東房,一處南房,也被政府征用為公產房了。東房住著鄭家七口人,南房住著李老師一家五口人。
總之,凡是有資格住上公產房的,家裏至少有一個人得有國營單位的正式工作。
如今,小誌誌就被放在東院的韓二奶奶家,由韓二奶奶照看。
三日過後,閆子娟來接小誌誌時,韓二奶奶強烈要求,由她親自來給小誌誌喂牛奶,原因就是,早晨孩子起得早,吃的急,今天到她家裏不久便吐奶了。
閆子娟嚇了一跳,急忙用手背去試寶貴閨女的體溫,又讓小誌誌張開嘴,發現一切正常,這才放心。
於是,從第四日開始,早晨閆子娟送小誌誌的時候,便把半斤生牛奶,連帶著帶把奶鍋,單獨用一個布袋子裝好,一起拿到了韓二奶奶家。
......
兩個多月後的一天下午,李老師的三兒子——李世英顛顛兒來到小誌誌家。
閆子娟剛接回寶貝閨女,已經給孩子喝了水,喂了幾塊動物餅幹。
現在正準備做晚飯,那爺三個六點半就該到家了。
李世英今年七歲,人鬼精鬼精的,鄰居們都叫他三兒。剛上小學一年級,一個星期前就放暑假了。
看到鄰居家的孩子,閆子娟從未收起來的動物餅幹袋子裏,拿出七八塊餅幹,放在李世英的小手上。這個年代,餅幹這樣的零食對於小孩子來說極具吸引力。
“謝謝阿姨。”李三兒嘴巴很甜,接過餅幹,就順手放進了褲兜裏。
“阿姨,我跟你說個事兒......”
喜歡花神桃夭夭和她的戰神兒子請大家收藏:()花神桃夭夭和她的戰神兒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