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吳舟“架構師”
字數:8689 加入書籤
吳舟的方案能給v廠帶來“價值”,那v廠的那些已經和v廠本身利益深度捆綁的高層們,當然也不會傻瓜一樣地將“好處往外推”。
不過v廠這邊提出來的方案,還是太過於偏向於v廠了。
吳舟這邊的主動權太少了。
v廠到時候會做一個單獨的p,吳舟這邊也會去弄,但卻隻是v廠的附屬品。
而且給製定了一個初步的“業績目標”,16年,17年,18年,連續三年的
完不成目標的話,吳舟的利益還有“控製權”就會削減。
而完成了,當然也有一定的“股權激勵”,但
不對勁啊
給的太少,完成的難度太高了。
“300的日活是什麽的概念?”吳舟這邊看到這個條款之後,直接是就是指著這個條款反問v廠這邊的項目負責人。
這次沈總倒是沒過來,開始的時候吳舟還覺得,可能是不好意思。
但大概的看了下合作合同裏的條款之後,吳舟估摸著,對方是不好意思過來。
當然了,從進來之後,也看得出來,對方很重視,因為這次和吳舟商談細節的,是v廠的一個談判團隊,技術部門的,戰略部的,財務部的,法務
“300不多的,咱們國家14億人,大多數人現在用
的都已經是智能機了,這麽大的用戶群體,300很小了”
看著對麵一臉笑嗬嗬,說這話就好像他們故意給吳舟降低難度一樣。
吳舟直接給他們翻了翻白眼。
“真這麽容易的話,要不我投資你們來做一個吧?也不需要300日活,100就行錢,資源這塊兒,我雖然沒有v廠多,但是按照這個合同裏說的這些東西,我還是能湊得上的”
吳舟這邊直接就是將合同和合上了,這個合作協議不用再看了,沒有一丁點的誠意,肯定不行
300這個日活看著確實是不錯,但要知道和誰對比啊。
和qq,微信這種國內最頭部的p相比肯定比不了,但不是這麽個比較法。
它當下對標的是米家,而米家這個目標當下的活躍用戶才多少?
日活一百萬都不到
所以,上來,第一年的目標,就td是三個米家的體量,然後呢,給到自己的獎金也是小氣吧啦的3的股份。
而且這還僅僅隻是第一年的目標,第二年的目標就直接跳到了800,第三年是1500
1500的日活
這種目標也不知道是哪個人拍著腦袋想出來的。
這種硬件設備控製終端p,很多人真的有了之後,可並不一定非得每天都得用上。
很多用戶可能幾天才用上一次,畢竟這不是“剛需”。
所以如果真的有1500的日活的話,那麽對應的月度活躍用戶可能就是有上億左右了。
這是什麽概念?
v廠現在一年手機的總銷量也不過是在3000左右,這個用戶數據,相當於,當下三年v廠的銷售數據。
“哈哈,吳總,別生氣,別生氣,我們也是過於相信吳總的實力了,這個目標對於其他人來說當然是有難度的,但畢竟這個項目是吳總您這邊親自負責當然了,這個隻是初步的意向合同,如果吳總您這邊覺得目標太高,完成不了,那我們可以碰一個相對容易的目標”
吳舟被這高帽子一下子戴上了之後,雖然說很清楚,這人就td是在自己給自己找台階下,但不得不說的,話好聽。
一些如果不太“理性”的年輕人,可能真的就被他們這一番話給架起來了,然後為了自己的臉麵,不好意思太“殺價”。
但吳舟畢竟不是一般人。
哪怕被戴了高帽,但臉上依舊表情平淡,沒有看出半點高興。
隨後吳舟也是完全不搭理他們這茬,直接開始了行業對標p的數據對比分析。
也不說什麽其他對標對象,直接就是拿粗糧他們家來舉例。
米家是他們公司的親兒子,他們投入的資源有哪些?
小米公司當下市場規模如何。
手機年銷量是v廠的多少倍。
等等
這些數據,吳舟都是爛熟於心,所以也是張口就來。
最後,吳舟再來一個收尾,直接引用某位老總,之前在會議裏,言之鑿鑿地質疑吳舟,在不占有什麽優勢的前提下,憑什麽會有信心能超過粗糧的那些話?
這麽一番話之後,坐在吳舟對麵的幾人,也是頓時麵露苦笑地看著吳舟,隨後彼此對望
“那吳總,您需要什麽樣的支持,才能達到這樣的目標?”負責談判的v廠的高管,卻是並不會因為吳舟這麽一番直懟,而有什麽不悅,相反的,還頻頻點頭,似乎很是認可吳舟說的這番話。
這人就是一個老狐狸,表麵上看一直都是和善的,還會經常性的說一些站在吳舟角度的話,但實際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其實商業談判,態度不重要,說的話的多和少也不重要,談判的過程中,隻要是把最根本的“需求”牢牢記住就好了,不要被輕易帶偏
他這麽一番話,其實想的是著以退為進,以一個“不可能”的目標,來反向地為難吳舟。
但吳舟要的就是他這句話。
“首先,所有的v廠手機必須得和小米手機一樣,出廠自帶我們的”
話題進入到這個環節之後,這次談判的主動權就開始漸漸的轉移到了吳舟這裏。
吳舟這邊也開出了一些比較“高”的條件。
首先就是投入這塊兒,也不需要說v廠那邊投入的比小米那邊多,但至少不應該少多少吧,首先,所有的後續出廠手機預裝這一點,必須得辦到吧?
還有他們的官方商場這塊兒的一些廣告入口
線上一些天貓店鋪,是不是也應該上架一下吳舟這邊後續做的那些“智能家居”產品,畢竟吳舟家的產品,本身也是這個p的生態之一
再到日活目標,還有激勵這塊兒。
目標不能太空,還是要落到實處,要有一個可落地的可能,吳舟這邊給出了一些參考對象,以及目標
然後這些目標對應的市值預估大概是多少。
吳舟這邊再根據以上這些的東西,評估一下到時候自家p的價值,最後就是得出來一個自己應該獲得的“激勵”應該是多少,參考對象是
有理有據
但還是讓v廠那邊的一眾人,互相對視,有些麵麵相覷
主要還是吳舟開出來的條件,聽著是很合理,但是和他們原本計劃的投入這塊兒,差距就很大了
預算投入增加了不少,但公司這邊原本要求的利益相反的還減少了
但吳舟給的又是很合理的要求,一時之間還真不好反駁
最後就是找了個由頭,這次的合作討論,延後再談一下
一時半會,肯定也是聊不完的。
“這些事你們推進著,但這段時間我在廣州,也不想因為這個事,耽誤了整個事情進度方便的話,幫我引薦一下貴公司的一些技術大牛,我想利用好這段時間,去技術部多找幾個大牛好好聊聊咱這個p的技術細節”
吳舟的要求很合理,最後那邊當然也沒有拒絕
隨後,這麽一群領導就順便的帶著吳舟去了一趟技術部門。
技術部門的負責人也是親自到門口,臉上洋溢笑容的,和吳舟主動握手,神情殷切。
這一幕看在辦公大廳所有的有那麽一點好奇心“技術員”的眼中。
他們在猜測吳舟究竟是誰。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少部分人,則是完全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目光完全聚焦在自己的電腦屏幕上。
臉上表情卻是各異,有人開心,有人蹙眉,有人神情激動,雙手在鍵盤上揮舞如飛。
又半個小時後,這會兒辦公大廳裏,吳舟身邊就隻剩下了一個技術部門的老大的“助理”陪著。
是一個長得很是賞心悅目的女人,穿著職業ol裝,臉上也是一直帶著淡淡笑容,給吳舟介紹著技術部門一個又一個的技術大牛。
業務能力還是可以的,至少,對下麵牛馬的能力“還算是清楚”。
當然了,也不是說,所有介紹的大牛,都是有真才實學,吳舟還是能“看出”有那麽幾個水貨,這些水貨,在被介紹自己的那些成績時,偶爾的小動作表現出了他們內心真實的“心虛”。
不過這些吳舟並不會直接說出來了,而是先記下來那些表現得“非常坦蕩”的人才。
又是半個多小時之後。
女助理輕聲細語,溫柔款款的目光完全放在吳舟身上,“吳總,那我這邊暫時就先不打擾了,具體的工作方麵,您和他們聊,要是還有什麽需求的話,可以隨時告訴我咱們加個聯係方式”
就這樣,女助理和吳舟互換了一下聯係方式,臨走時她還和吳舟握了握手,小手柔弱無骨,最後雙手分開的時候,她的手指卻是輕柔地在吳舟的掌心劃過,似是隨意,卻又有那麽一絲絲的有意
不過吳舟表情上看不出來什麽
她才轉身離開,吳舟這邊轉頭就走到了之前“覺得”還不錯的技術大牛那塊兒
隻是簡單的幾句寒暄之後,吳舟就直接開始切入正題。
“你們說的這個 qtt,它是像 ifi 一樣的嗎?它和 http 有啥區別啊?”
“那如果我人在外地,想讓我家空氣淨化器打開,它怎麽知道的呢?”
“藍牙連接,是不是隻能在家裏連?能不能手機連上雲端,再從雲端反推給設備?”
吳舟這邊問出來的很多問題,在這些大牛眼中,當然是非常基礎的,但看在吳舟“身份顯赫”的份兒上。
他們還是一板一眼地回答著吳舟的問題,不過這種迫於“職場壓力”的回答,情緒方麵還是不高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呃……qtt是個通信協議吧,反正設備用它就能連上服務器。”
“你理解成遠程遙控就行,我們後端會處理。”
“藍牙就是短距離通信啦,遠程要靠ifi或者雲控製。”
技術人員的回答非常的簡練。
而吳舟這邊理解了,那句是點頭,不理解了,那就再去追問細節。
就這樣一天兩天
同樣的地方,同樣的人。
來到這裏依舊還是女助理接待吳舟,隻不過看向吳舟的眼神,略微有些幽怨,但吳舟卻是表現得猶如“技術宅”一般,眼裏隻有那些同樣技術精通的“技術大牛”們。
每次過來隻是和她最簡單客套的寒暄,隨後和這些技術人員溝通時,卻明顯地表現出了興趣盎然,還有各種“浮誇”的表情。
這些技術大牛們,剛開始也隻是想著應付下的回答幾個問題而已,吳舟從一開始問的那些問題,就能看出吳舟和他們是不同“行業”的,一個外行人而已。
所以他們覺得,吳舟最多也就聊一聊,說幾句,第二天大概率就不回來了。
隔行如隔山,聊這些東西也沒意義啊。
但是哪想到,第二天,第三天,吳舟依舊雷達不同的相同時間過來。
而且每次過來之後,問題也是在逐步的深入。
“qtt因為它輕量,但我查到還有協議,它也輕量級,還有 dtls 安全機製,那為什麽不選?”
“目前配網我們選擇‘熱點配網’好?,還是像米家他們用‘藍牙輔助配網’更好?哪種連接更快?更穩定,還有沒有什麽其他方案?”
“如果我們後期產品多了,每個設備都獨立開發協議接入,會不會導致平台碎片化?能不能做統一協議封裝?”
隻是短短2天時間,吳舟明顯的是已經搞懂了一些技術基礎問題,問題已經開始向更深程度挖掘的意思。
而這些大牛們,現在再度回答吳舟問題的時候,也不像是剛開始那樣的敷衍了,而是會認真一些,說得更仔細一些畢竟吳舟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至少讓他們產生了”為人師”,覺得自己教的東西,沒有白白浪費。
“嗯,確實也是輕量級的,我們團隊之前也有過討論……但它的生態不如qtt。”
“藍牙輔助配網成本高,要加ble模塊。可以做,但會提高物料成本。”
“統一封裝……這個思路是對的,其實我們也在考慮做‘設備抽象層’”
轉眼,已是一周
辦公大廳裏的吳舟和幾個技術大牛圍坐在一起
這些大牛們人手一個筆記本,一個個的表情認真
“我想了一下,如果我們產品線越來越多,智能家居產品需要支持聯動、場景配置,我們是不是可以做一個‘中控引擎’?配置化邏輯代替寫死的聯動規則。”
“而且,長遠來看,我們是不是可以把設備能力抽象成標準模型,比如開關類、溫控類、傳感類?讓新產品隻需‘注冊模型’,不用重複寫控製邏輯。”
“我不是搞技術的,但我畫了個簡單的架構圖——你們看是不是能用在我們p的設備接入上,底層協議都包一層i,用tag識別設備類型,前端自動渲染控件。”
幾人聽到吳舟這番話後,第一時間湊過腦袋,看著吳舟做的那個架構圖,蹙眉沉思
看了一會兒,如是有不太懂的地方,就會問一嘴吳舟,或者彼此幾人探討一下
從最開始時,吳舟的問題,他們可以隨口就答。
再到,略作思考。
以及現在
他們需要圍坐一起,討論吳舟這邊做出來的方案可行性。
哪怕是他們自己也想不到,這不過才僅僅過去了一個星期而已。
吳舟已經是有了“架構師”的架勢
終於一番討論之後。
“吳總,您說的這個‘能力模型’的抽象思路,我們沒做過,但你這個圖晚點,不待會兒我和公司同事一起開會碰一下看看是否可以執行落地”
喜歡我有個職業麵板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有個職業麵板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