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章 天地囚籠局6
字數:3377 加入書籤
成安伯郭祚永當然知道徐弘基並非排擠他,而是他不適合參與,拿盒子退了出去。
郭祚永一走,徐弘基立刻問道,“孔昭認為誰合適?”
劉孔昭向錢符遂伸手虛請,示意他來回答,錢符遂笑笑,淡淡說道,
“公爺可能心亂了,此刻不是談條件的時候,也不是談誰合適的時候。我們得先確定自己的底線,此處隻有咱們三人,不知公爺可否明言?”
徐弘基深吸一口氣,“底線當然是保證家族生存。”
“不!”錢符遂立刻反對,“此時此刻,公爺得拎清主次,我們的底線是保證家族地位,而不是家族生存,若無地位,活著也是生不如死。”
徐弘基點點頭,“這是一回事。”
“並非一回事!”錢符遂看起來很睿智的樣子,微笑說道,“公爺,咱們先捋捋手中的實力,直接力量當然是您麾下三十萬新軍和二十萬水師。但可信賴的實力乃江南士紳,我們擁有江南絕對的控製權,這就是我們的實力,江南產出的糧布,乃我們的延伸實力。”
徐弘基再次點頭,“錢先生繼續。”
“說句後話,小公爺偷襲舟山,手段太暴烈,把自己變為刀子直接捅向陸天明,偏偏忘了陸天明的實力性質,才被陸天明輕飄飄一招皇帝南巡化解。
以身化刀的手段最終變成自縛,破解當前的僵局,必須認清雙方的實力才能定策。
陸天明的實力來自商號,來自手下的軍隊,他不需要靠任何人,而我們的實力來自家族原本的身份和地位。皇帝影響不到他的實力,就算他舉反旗,軍事實力毫不受損,反而會刺激將官從龍。
江南士紳若像北方士紳一樣投降陸天明,活命可以,家族地位消失,想必大多數人看清此種情況,才支持公爺自治江南。
既然我們是為了保證地位,皇帝的存在對我們就有利,而皇帝對陸天明又是雞肋,若條件合適,他有可能會把皇帝留在江南…”
“等會!”徐弘基打斷他,“錢先生有點想當然吧?皇帝若留下,陸天明直接起兵清君側了。”
“也可能會,也可能不會,但隻要皇帝主動留下,陸天明永遠被束縛在他的民族民主論中,若他自食其言,強行開國,得國不正,那時候我們反而能投降了。因為他那時候離不開江南賦予的名份,如此我們可以保證家族未來地位,甚至反客為主,推倒陸氏中興大明。”
徐弘基把他的話捋一捋,很有道理,如今對峙是為了家族地位,那投降也要保證地位,否則就會引來抵抗。
但當下如何化解危局,保證獨立的地位呢?
“蕺山學派?皇帝也許會意動,但本公並不想留皇帝在江南權爭,我們本身實力不足,經不起內部動蕩。”
“不!”錢符遂搖搖手,“公爺這麽想當然無法破局,我們要的是時間,公爺反過來考慮一下,若皇帝獲得屬於他自己的力量,錢某認為皇帝一定會想辦法留下,這樣就不是權爭,而是互助合作,共存共生,皇帝也成了我們的助力。在可預見的未來,皇帝的名義至少能用一代人,屆時形勢大變,江南統治已穩固,再做選擇不遲,陸天明也得退步。”
徐弘基笑了,“錢先生英明,三條路保證家族地位,突破口在哪呢?”
劉孔昭輕咳一聲,接過話頭,“公爺,屬下給您講個故事。
東漢末年,袁術自立為帝,曹孟德親大軍討伐,然而大軍麵臨嚴重的軍糧短缺,恰逢洪澇,糧食最快一個月才能抵達。
曹孟德不得已減少士兵配給,延長餘糧時間。將官擔心士兵饑餓投降,曹孟德則毫不在意,一心準備大戰,士兵在饑餓中戰鬥,怨言不斷,軍心動搖。
最終大戰在即,士氣低落,將官一再建議推遲,曹孟德卻集合全軍,隻做了一件小事,就恢複了士氣。
他向主薄承諾照顧家人,主薄自認克扣軍糧,隨即被問斬,曹孟德麵對全軍自責不已,言自身疏忽,導致士兵受苦,三軍將士被感動,怨氣瞬間消散。
此乃騰龍毀穴局,手段可能看起來無恥卑鄙,但在危急時刻,顧道義而不顧大局,隻會損失將來。大丈夫拋棄婦人之仁,必然能成就一番事業。”
徐弘基盯著劉孔昭看了一眼,深吸一口氣道,“有理,靈璧侯該死,他如何會自認有錯?”
劉孔昭抿抿嘴,低沉說道,“屬下再給公爺講個故事。
千古賢宦高力士,武曌嘉賞其聰慧機敏,年幼儀美,在身邊供奉, 後因小過,被鞭打趕出,宦官高延福見其可憐且黠慧,便收為養子,遂改名高力士。
高延福出自武三思家,高力士通過武氏複召入宮,隸屬司宮台,供給糧食,累有功勳,景龍年間,唐明皇在藩國,高力士傾心侍奉,恩寵相待,直到兼任右監門衛將軍,執掌內侍省事務。
高力士天性謹慎細密,授官宮闈丞,皆因義父高延福說過一句話:皇家無情無義,小過大懲乃常情,沒死就得接著侍奉。
此言成就了高力士,但高力士在唐明皇身邊侍奉的時候,碰到另一個內侍叫張義。此人向高力士請教如何得到明皇肯定,高力士卻告訴他:想讓明皇器重,要身恭、麵忍、事謹。
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張義試著做,卻深感無力,沒有人能謹慎的表達熱情,也沒有人能麵不改色表達恭敬。
張義開始自責和否定自己,陷入內心糾結,從一個認真活躍之人,變的鬱鬱寡歡起來,明皇最終越看他越別扭,獨用高力士。
此乃陰陽局,以陰陽之力影響他人,善言卻使人自我誅心懺悔,惡言卻也能讓人得信心發光,也稱為善言誅心局。”
徐弘基這次聽後閉目思考許久,睜眼露出一絲笑意,“誠意伯真是好家學。”
劉孔昭躬身道,“公爺過獎,令人自認有罪的話術很多,一切需要判斷當事人的心態,得清楚他想什麽、怕什麽,有時匍匐也會引來禍事,拍馬也會死於話多,屬下無法判斷靈璧侯的內心,想必公爺很熟悉。”
徐弘基一拍手,“善,就這麽決定了,本公留在蘇州,兩位帶江南士紳去覲見,一為討取詔書,二為論道,三為誅心,我們根據形勢變化再談如何一步一步做。”
喜歡錦衣黑明請大家收藏:()錦衣黑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