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天地囚籠局16

字數:4450   加入書籤

A+A-


    崇禎在地下轉來轉去,眼看快天亮了。
    徐弘基忍不住道,“陛下,您可以說想念太子,到南京等等消息,或者想到孝陵祭拜太祖,陵前守孝幾個月,理由很多,但不能說公事,必須說私事,當眾說出來,陸天明騎虎難下,自然會有臣子幫忙。”
    “私情?朕與他有什麽私情?”
    徐弘基失去耐心,躬身道,“微臣該走了,陛下一定會有辦法。”
    “等等,為何你認定木頭會到杭州?”
    徐弘基一愣,“他當然會到,否則做這些事做什麽。”
    崇禎搖搖頭,“你想多了,朕在山東外海見過木頭,他要去南海,對朕的南巡並不感興趣,而且他親口說過,若他在江浙上岸,一定會忍不住砍了徐允爵,這樣會讓夫人傷心,所以他寧肯去找佛郎機人,朕南巡事務一切由英國公主持。”
    兩刻鍾後,徐弘基失魂落魄回到船上。
    隻有劉孔昭、錢符遂在船艙中等候。
    “公爺,一切順利嗎?”
    劉孔昭焦急詢問一聲,徐弘基呆呆的看他一眼,腿一軟,差點跪下。
    劉孔昭和錢符遂連忙左右攙扶,到床榻落座。
    徐弘基才知道,陸天明根本不想玩。
    威遠大將軍可以同意一切,隻有一個條件:徐允爵必須被問罪。
    若徐允爵不被問罪,江浙的一切博弈就是個玩笑,陸天明不過是在看猴戲。
    徐弘基猶豫要不要告訴兩人實情,劉孔昭卻淡淡說道,“想不到威遠大將軍會把條件告訴皇帝,小公爺繞不過去。”
    徐弘基猛得抬頭,兩眼似刀,恨不得把誠意伯千刀萬剮。
    劉孔昭對殺意微微一笑,“公爺,咱們是一根繩上的螞蚱,您想過威遠大將軍為何讓皇帝南巡嗎?
    小公爺屠殺了二十萬人,就算是流民,也是明人,是我華族,威遠大將軍的威信被踐踏,若不報複,不問罪,他就無法凱旋回京,此乃死結。
    徐氏想幹幹淨淨脫身本就不可能,徐大小姐回南京的真正用意,您比任何人都清楚,隻不過您一直不願承認,否則在蘇州也不會關押小公爺。
    徐允爵勾結佛郎機人,引狼入室,本就進入歧途,偷襲舟山,直接瘋魔,威遠大將軍比您的壓力還大,他得問罪主謀,還不能擴大問罪範圍。
    所以浙江水師營地會被炮擊,大江口會被封鎖,一切都在逼您交出凶手。
    當然,公爺也可以不交,那樣江浙沿海會被完全封鎖,海貿陸貿完全停止,海船會不時進入大江和杭州灣炮擊所有港口。
    半年都用不了,所有豪商大戶就會離心反叛,效果一樣,且更加血腥,到時候不僅有徐氏滿門,誠意伯劉氏、成安伯郭氏都會作陪。”
    徐弘基臉頰抽搐,盯著劉孔昭,殺意洶湧。
    錢符遂推開劉孔昭,把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公爺,善言誅心局,不是讓您哄騙靈璧侯墊背,為了大局,婦人之仁要不的,小公爺已經有兒女,坦蕩一點,反而會收獲江浙感恩,徐三公子能更加牢牢掌控新軍,您得到的好處,遠比失去一個兒子多。”
    徐弘基依舊咬牙切齒,“滾,滾出去!”
    兩人躬身行禮,退出船艙。
    徐弘基會想明白的,江南這個局,所有人都是湊熱鬧,包括皇帝。
    陸天明自始至終就在施壓,魏國公不低頭,一切都是空。
    錢符遂半個月前說保證家族地位,遠遠超過保證家族生存,就是在為今天做鋪墊。
    隻要徐弘基願意放棄徐允爵,他們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
    因為陸天明根本不在乎江浙的死活,根本不在乎皇帝的選擇,隨便你們玩。
    徐弘基一開始就在局中,你算計別人,別人也算計你。
    陸天明則在更高處,等著最後收尾。
    其實從旁觀者角度看,陸天明已經夠仁義了,若非徐鳳爵的關係,徐家連選擇的餘地都沒有,換個人,照樣能帶領江浙接著唱戲。
    天亮了,監國藩王和魏國公、靈璧侯等覲見皇帝。
    沒有士紳作陪,隻有周延儒和宋裕德。
    雙方什麽都沒說,幹巴巴見麵禮之後,皇帝說他累了,過幾天再詳談。
    士紳聽聞後一頭霧水,怎麽突然擱置了?
    徽州等不得呀。
    可惜徐弘基閉門休息,張維賢又遠在餘姚,士紳著急也使不上勁,隻能等著。
    靈璧侯則與徐鳳爵乘船到餘姚。
    中午的時候,士紳才被駱養性告知,威遠大將軍讓夫人到外海,靈璧侯則是去拜見英國公。
    士紳更加焦急了,都火燒屁股了,怎麽還有心思玩旁門左道。
    周延儒、劉宗周、黃宗羲、吳晟、汪汝謙,又追了上去,與靈璧侯一同勸張維賢。
    隻有劉孔昭和錢符遂相視一笑。
    他們才是從這場博弈中收獲最大的人。
    掙脫徐氏的束縛,可以通過皇帝經營新的力量。
    等著吧,張維賢不會馬上回杭州。
    陸天明會不會露麵,取決於他想不想回京過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要他露麵,一切就結束了。
    臘月初八,紹興。
    王聖人的墓就在紹興。張維賢所謂的祭拜王聖人,包括到餘姚王家瑞雲樓祭拜宗祠和聖人遺跡。
    儒家四聖:孔孟朱王。
    知行合一被王陽明運用到官途中,了解他的成聖史,都會拜服。
    瑞雲樓講學,桃李滿天下,弟子王艮創建的泰州學派風靡一時。
    別說士林大儒,朝廷高官照樣是一堆心學傳人。
    遠的如徐階、張居正、李贄,近的如劉宗周、徐光啟、溫體仁,雖學派不同,都是心學弟子。
    顧成憲雖不是心學傳人,且對心學猛烈批駁,但東林黨內心學門徒眾多,根本無法剝離。
    看一眼大明中樞的南臣,往上捋一捋他們的師承,幾乎是心學門徒在左右互搏。
    這是心學天性造成的後果,強調認識‘本心’,必然會誕生各種各類的人,必然會有不同的認知結果,必然會有不同的實踐方法。
    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王陽明一樣,做到知行合一。
    文臣最高諡號文正,在大明朝被權爭玩壞了,謝遷和李東陽之後,文正不稀罕了。
    王陽明諡號文成,反而顯得尊貴,這諡號同朝隻有劉基與他分享,以後再無人覬覦。
    劉基好歹是五千年曆史中十大謀士之一。
    所以,王文成,慢慢變為王聖人獨屬的尊稱。
    王陽明生前在紹興常住,逝世後也葬在這裏,墓地坐北朝南,背依山崗,順依山勢,視野開闊,墓道三十二丈,百餘台階,四層平台,全部用石材精心雕刻而成,氣勢雄偉,的確有聖人氣魄。
    王家在紹興族人很多,朝廷祭拜,本應該人山人海,卻被侍衛們完全隔絕,張維賢、鄭芝龍、新建伯、陸暉、曹化淳、王德化等了一個時辰,才見侍衛們簇擁一身戎裝的年輕人而來。
    喜歡錦衣黑明請大家收藏:()錦衣黑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