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字數:3104   加入書籤

A+A-


    謝四郎雖覺得玩物喪誌,但看到大家都挺開心,也跟著嘴角微揚起。
    他是謝老夫人的老來子,聰慧深得謝家遺傳,雖不能同三哥那般過目不忘的妖怪相提並論,但也是別人家的孩子,令其他孩子望塵莫及的。謝家被流放後,他也曾迷茫過,不知道自己讀書還有什麽意義?即使再厲害,像祖父、三哥一般奪得魁首又能如何?也不過是別人一句話,便能讓自家跌入塵埃。
    三哥教導他,讀書以明智,讀書能明理,才能活的更加通透自在。可越明白事理,才越覺得這混蛋的人生實在是讓人抓狂!
    蕭珩告訴他,讀書是可以向世人證明,謝家兒郎即使沒有祖先蔭庇,也能站在巔峰。否則,怎麽能位極人臣?隻有大權在握,才能藐視群雄!無論是誰,都休想再打自家的主意!
    謝四郎頓時覺得醍醐灌頂!他想要的,不過是洗刷先輩的冤屈,靠誰呢?難道別人不曉得謝家是冤枉的?未必!謝家隻是擋了別人的路,成了冤死鬼而已。若是足夠強大,又怎會被人這麽輕易地拿捏?
    有時候,中立不一定是個好的選擇,想要中立,必須得有足夠的底氣,讓人不敢造次才行。
    那一夜,謝四郎想了良久,最終如同悟道一般,神思清明,以後的路,他知道該如何走了。謝家走的是謀士之路,既然三哥想要去做自己的事兒,那他就要成為三哥的後盾,未來大權在握,能保一家人平安。
    蕭珩看了手心裏的糖果,對著這蘇雲躬身致謝。
    蘇雲擺擺手,讓他們自己玩去。說實話,她真覺得孩子就還有孩子的樣兒,若林家也都是蕭珩這般少年老成的,那自己扯的謊就不好圓了。
    她有時候都是刻意避著這兩個孩子,生怕他們發現端倪,不過這兩人也經常不出現,整天也不知道在忙活些什麽。
    “四公子,蕭小公子,你們兩個學識不錯,我長想在村裏建個學堂,你們能不能當幾天夫子?”蘇雲問,想著這幾日就該建學堂的,這夫子卻還沒有影兒呢!
    之前,謝三郎倒是好說,但這謝家四郎也是個孩子,她接觸的也不多,怕謝三郎回不來,隻能是試著問問。
    “我們嗎?”謝四郎有些惶恐,夫子是德行甚高的人才能擔當的,而他隻是個十幾歲的少年郎,當夫子會不會跨度有些大?
    蘇雲以為他不願意,急忙道,“當然,也可以隻上半天課,或者看你們的時間,咱們鄉裏娃兒,也沒什麽基礎,慢慢來就好。如果不答應也沒關係,我還可以再想辦法,反正咱們也不著急的,學堂還沒建起來。”
    “蘇娘子,我們願意。”蕭珩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教書育人不僅不會耽誤學業,還能溫故知新,說不定也會有新的收益。”
    謝四郎沒想到她竟然還有這麽大的誌向,鄉野之中也要建學堂?長這麽大,他隻知道那些世家貴族才會創立家學,為的也是提高聲譽,籠絡學子。但蘇娘子這般小門小戶的農家人,為何會想到蓋學堂?或許真如他三哥所言,這位嬸子目光長遠,絕非泛泛之輩。
    一邊想著,謝四郎也道,“能為大石村的孩子做這事,也是我們的榮幸。”
    “那就太好了,能得到你們兩個給上課,是這些皮猴子的造化!”蘇雲笑著道,她是真的這麽想呢,不論是謝四郎還是蕭珩,他們的啟蒙老師都不是一般的夫子,見識上都要在尋常人之上,能得他們啟蒙,的確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近水樓台先得月,她打算將自家林有文也給喊回來。
    宋甜兒由張婆帶著去安置,知道她是半路上撿回來的,張婆婆媳很是心疼,這真是命大,這姑娘看起來黑瘦黑瘦的,也不知吃了多少苦。還跟謝家二夫人是親戚,這也多虧遇到自家東家了,否則還不知能活到什麽時候。
    秦柔雖然對宋父的死耿耿於懷,但經曆了這麽多,也算是沉得住氣,君子報仇,十年不晚。若是那刺史,或者是什麽小舅子落在她手裏,定然讓他們嚐嚐生不如死的滋味兒。
    “蘇大姐,甜兒也住進來,確實是麻煩你了。”秦柔覺得一家人都在這裏叨擾,確實有些赧然。
    蘇雲倒是不在意,隻是好奇宋甜兒的力氣為何這麽大,剛才她可是看到了,那宋甜兒一隻手便將車上的一袋子鐵錠給拎了起來,看的林有武跟張大壯一臉便秘的表情,像是見到了鬼。
    兩人憋的臉通紅,也不好意思詢問這姑娘為何能力拔山兮。
    “甜兒的力氣這麽大?是天生的?”
    秦柔回憶道,“甜兒的父親力氣便極大,以前跟著我阿爹,說是能拉開二十石的弓箭,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想這應該是天生的吧。”
    “天生神力!”蘇雲驚喜,謝家人不簡單,跟他們有關的人也不簡單。“你沒見我家有武那神色,被甜兒給震驚到了!”
    秦柔:“甜兒的力氣大,吃的也多,給蘇大姐添麻煩了。”
    這些日子,甜兒肯定沒吃飽,眼看著比以前瘦了不少。
    蘇雲不在意,“沒事兒,家裏不缺她一口吃的。”
    宋甜兒也確實不辱使命,力氣賊大,還帶眼力界兒,在林家上躥下跳地幫忙幹活,令林有武等人都沒了用武之地,張大壯甚至都不願意在家呆著了,實在是太丟人!他覺得得盡快將莊稼給種好,否則真的被個小丫頭比下去了。
    好在,她並不怎麽擅長做飯縫衣,這讓張婆跟阿苗都鬆了口氣,生怕她搶了自己的活計。
    楊嫂子見她回來,將自家大哥楊把頭喊來。楊把頭十分感慨,真的沒想到人家林家發達了,竟也想著造福鄉裏了!不像那些為富不仁的!
    楊家村跟大石村隻有幾百米之遙,也不知自家小孫兒有沒有機會來讀書?應該是有的啊?畢竟他也為書院的創立做出過貢獻……
    喜歡穿成綿軟婆母,精米白麵養全家請大家收藏:()穿成綿軟婆母,精米白麵養全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