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兵法換琴譜
字數:5579 加入書籤
戚夫人微微一笑,目光卻落向佩蘭:“那個傅悅可無恙?”
佩蘭先是一愣,隨即會意,一正顏色道:“回夫人,奴婢不知。”
“傅悅怎麽了?”如意一聽,立馬困惑地看向佩蘭。
佩蘭則溫和道:“傅悅無視宮規,爬樹摘柿子,叫宮長瞧見了,眼下正在挨訓呢。”
如意聞言立馬急了,隨即轉向戚夫人:“母親,兒臣近日染了咳疾,傅悅聽聞柿子潤肺,這才為兒臣違了宮規。”
戚夫人看一眼如意:“既如此,如意去瞧瞧吧。”
“謝母親!”如意說罷對著戚夫人一拜,然後又對著張良行了一禮,便匆匆出了正殿。
佩蘭此時上前一步:“夫人,奴婢願隨同前往,免得傅悅冒失了。”
戚夫人微微點頭:“去吧。”
夕陽的餘暉透過殿外的朱紅宮牆,灑在殿內,將地麵染成一片柔和的橙黃。
宮燈尚未點燃,殿內光線略顯昏暗,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
微風從半開的殿門處吹進來,帶著宮牆外花木的清香,拂過二人的衣角,發出細微的聲響。
張良靜立於側,目光平靜而隨和,晚霞如火,將他的身影勾勒出一道溫柔的輪廓。
一時無言,隻有殿外偶爾傳來的鳥鳴聲,打破了這寧靜的氛圍。
戚夫人指尖在青瓷盞沿輕輕叩了兩下,隨後抬眸看向張良:“此曲名為"廣陵散",先生以為如何?”
張良微微欠身,目光平靜如水:“慷慨激昂,如金戈交鳴,似有殺伐之氣隱於其中。”
戚夫人聽罷,唇邊勾起一絲淺笑:
“大人可知幹將之子眉間尺的故事?"
張良心有觸動,隨後抬眸:“願聞其詳。”
戚夫人輕抬素手,請張良入席,張良再次拜謝。
戚夫人執青瓷盞,緩緩開口道:"昔者戰國之際,韓有鑄劍名匠幹將者,奉王命鑄雌雄雙劍。
爐火映紅三月夜,霜刃淬透五更寒。豈料歲月蹉跎,久逾三載方成此物。
然韓王不念匠人血汗,反嗔其耗時太久,竟遭王怒,身首異處。"
張良不語,目光掠過戚夫人袖口流轉的翡翠光澤,忽然想起博浪沙刺殺始皇那日,雲層間透下的天光也是這般青碧色。
戚夫人輕輕斂袖,將青瓷盞推給張良:“其子"眉間尺"年方弱冠,青衣芒鞋踏遍千山雪。
有位江湖異士於鬆濤澗中遇見這少年,見他懷中緊攥半柄斷劍,發間插著浸透血汙的木釵,喟然歎道:"楚地有句古諺:"父母之仇,不共戴天"。隻是這般血海深仇..."
話音未落,少年已拔劍劃破喉管,血珠凝成赤色冰晶,"願以頸血潤劍,換得仇人項上頭顱!"
那俠士見此,五內俱焚,解下束發玉冠覆於少年眉心,揮劍斬落頭顱時,漫天飛雪竟化作梨花紛紛揚揚。”
戚夫人說著略做停頓,目光落向張良。
張良則輕輕端起茶盞,執盞的手勢竟比往日多了三分慎重,竹影扶疏間指節微蜷如執棋,流雲廣袖隨動作滑落半寸,露出霜雪似的腕骨。
茶煙嫋嫋攀上他眉峰時,那雙慣執山河的手竟將杯沿轉出三分玄機,恍若指間托著的不是茶湯,而是未落的玲瓏棋局。
戚夫人唇角上揚,接而繼續道:“後來俠士捧著血染的木釵與斷劍覲見韓王,佯稱此乃東海鮫人泣血所化的九鼎重器。
韓王大喜過望,命人抬至殿前細觀,不料俠士袖中寒光乍現——"哢嚓"一聲脆響,帝王頭顱落地!
那俠士轉身便自刎於丹墀之上,鮮血順著金磚縫隙蜿蜒成蛇,直遊向殿外滔滔江水。”
張良飲茶不語,手指輕輕摩挲著茶盞底部的冰裂紋,原本平靜的茶湯,突然像是被攪亂,湧起層層波瀾。
一瞬間,二十年前的場景如潮水般在他腦海中洶湧浮現。博浪沙那漫天的滾滾塵煙,在他眼前的琉璃茶盞中重新匯聚,好似一條張牙舞爪的巨龍。
他仿佛又看到了自己,身著青衫,滿身血跡,跪在一堆破碎的竹簡旁。而黃石公的白色帛書,在那鐵椎呼嘯著劃破長空的巨響中,幻化成了漫天閃爍的星鬥。
直到戚夫人身上玉佩碰撞發出的清脆聲響,才猛地將張良從這如夢似幻的回憶中喚醒。此時,一盞茶早已冷卻,顏色暗沉,就像凝固的血色琥珀。
戚夫人起身行至窗前,忽而轉眸看向張良,聲若幽弦:
“暴君之輦,其重若山,所碾者,豈獨韓室之社稷?此乃韓地萬千忠義之士複國之宏願,一朝傾頹,永無再振之望。
更兼那十萬卷簡牘,皆載農桑要術,本可教民稼穡,厚植倉廩,使百姓衣食豐足,邦國根基穩固。
然今竟毀於暴君車輪之下,化為殘屑塵埃,徒令後世仁人誌士,聞之扼腕,念之泣血!”
一陣竹風拂至,恰似幽弦輕撥,撩動張良素色衣袖 。
隻見其腕間,一道舊疤赫然顯露,仿若暗夜星芒。此乃往昔歲月,鐵鏈長期磨礪所留,每一道紋理,皆銘刻著彼時艱辛與不屈,仿若在無聲訴說一段驚心動魄的過往 。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賢明之君,當如膏雨,澤被蒼生,潤及四海。縱昔日烽火連天、瘡痍滿目的爭戰之地,亦能受其德澤,黍稷得以萌生,荒蕪化作膏腴。”戚夫人微微側身,語調輕柔卻暗藏深意,
“恰似當今聖上,以仁禦宇,恩威並施,開創太平之基。祈願後世繼統之君,皆能效仿聖德,賡續這盛世之象 。”說罷,戚夫人再次看向張良:
“先生以為如何?”
張良眼底閃過片刻遲疑,竟意外地選擇了沉默。
戚夫人見狀卻是溫婉一笑,隨後行至琴前落座,似是隨意道:
“此曲"廣陵散"為眉間尺,亦為先生。眉間尺為父報仇,矢誌不渝,先生當年於博浪沙一擊,亦盡顯忠義果敢。”
戚夫人微微垂眸,輕輕撥動琴弦,發出幾聲清越之音,仿若在試探張良的反應,繼而悠悠說道:
“這天下治亂,全係於君王。今上聖明,開創大漢盛世,然來日之事,亦需早作籌謀。”
她手下指法漸緩,聲音卻愈發輕柔,似是生怕驚擾了什麽:
“先生大才,若能輔佐明主,定能延續大漢輝煌,保百姓永享太平。”
言罷,戚夫人按下琴音,抬眸望向張良。
張良心中一凜,隨之起身略施一禮,神色恭謹卻不失疏離道:
“夫人謬讚,張良不過一介草民,幸得皇上賞識,略盡綿薄之力。
如今天下初定,百廢待興,皇上聖明,自有定奪。至於輔佐之事,關乎國本,非張良所能妄議。”
說罷,他緩緩直起身子,目光望向窗外,似是被遠處的宮牆吸引,又似在回避戚夫人那期盼的目光,繼續道:
“且張良近來身體抱恙,精力漸衰,諸多事務已力不從心。
這朝堂風雲變幻,唯有德才兼備者方可駕馭,張良實不敢貿然涉足,以免誤了大事。”
戚夫人眼底的失落一閃而過,但隻一瞬,戚夫人再度巧笑嫣然,起身輕提食盒,款步走至張良跟前柔聲道:
“如意惦記先生,還望先生笑納。”
張良眸色微怔,在觸及戚夫人含笑的目光時,張良隨即斂了神色道:“殿下厚愛,張良惶恐。”
戚夫人卻是輕笑,將食盒往張良手中一遞:“先生無需見外。”
微風拂過,戚夫人鬢間金步搖微晃,青絲隨風揚起,微拂過張良袖畔。
張良後退半步,袍角在地麵劃出細碎聲響,素色深衣下擺掠過案頭竹簡,發出簌簌輕響。
張良垂眸,避過戚夫人探尋的目光,指尖微微蜷曲,袖中那枚龜鈕銀印硌得掌心生疼。半卷《太公兵法》悄然滑落,發出輕微的聲響。
戚夫人眸光微動,斂起衣袖,俯身將兵法拾起,輕輕遞至張良麵前。
張良卻未伸手去接,隻是微微躬身,恭敬道:“此兵法乃張良授於殿下之學,如今既已備妥,正欲呈予殿下,還請夫人代為轉呈。”
戚夫人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婉的笑意,微微欠身致謝:
“先生以黃石三試授書,今日卻贈與如意,想是對如意的認可,戚姬替如意謝過先生。"
張良側身避過全禮,素色深衣拂過手邊食盒:
"殿下月前已能熟讀"司馬穰苴兵法",此兵法於殿下不過錦上添花,夫人不必介懷。"
戚夫人看向張良,略做沉思後從案上拿來自己謄抄的琴譜遞於張良:
“廣陵散今絕於此,先生既有心於如意,還請先生三思。”
張良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遲疑,往昔那如閑雲野鶴般淡然的麵容上,浮現出些許動容。
張良雙唇微啟,似欲言又止,思緒仿若被戚夫人這番話卷入了一場無形的漩渦。
戚夫人卻沒有等張良回答的意思,在如意入殿的那刻,索性將手中的琴譜,輕輕放入張良手中,動作輕柔卻又透著不容置疑的堅決。
旋即,戚夫人繞過張良,朝著如意輕笑道:
“傅悅可安置好了?”
喜歡權謀天下之甄嬛穿越戚夫人請大家收藏:()權謀天下之甄嬛穿越戚夫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