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至少也要來一場內部調查吧!

字數:4647   加入書籤

A+A-


    索菲亞早在幾天前就離開了管理局賓館,沒有人知道她的行蹤!
    臨走之前,她還以國家安全人民委員部特工的身份,命令賓館人員在她回來之前,不得擅自進入保羅屍體所在的房間。
    一直到賓館服務人員在過道裏聞到了屍臭味,才進入室內,發現了被床單和被子層層包裹,藏在衣櫥內的屍體。
    除了索菲亞,沒有人能做到這一點!
    這個叫保羅的美國科學家,毫無疑問就是死在她手裏的。
    可是,為什麽呢?
    殺死這個美國人,對索菲亞來說,有什麽意義?
    亞曆山大仔細思考。
    不,對她本人來說,殺死保羅,不可能有任何好處。
    那就隻能是替別人動手的了。
    會是什麽人呢?
    既然毫無頭緒,那就隻能從動機入手。
    這個保羅是美國原子彈項目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現在是戰亂年代,從美國抵達東亞,需要的時間是很長的。
    他的叛逃,早就被美國人發現了。
    這樣一個科學家,一旦加入蘇聯的原子彈研發項目,對於蘇聯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這件事,美國人絕不願意看到。
    他們是有這個動機的。
    日本人呢?
    也有動機。
    這個保羅是他們從美國弄來哈爾濱的,目的當然也是參加他們的原子彈研發。
    但是,被劫走才幾天而已。
    到達符拉迪沃斯托克,也才五天。
    日本人恐怕連什麽人動的手,保羅究竟身在何處都不清楚。
    既然連在哪裏都不知道,又怎麽可能讓索菲亞動手呢?
    當然,美國人同樣也不可能知道這個叛逃的科學家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
    問題還是在索菲亞的身上。
    保羅的下落,一定是索菲亞自己泄露出去的。
    嗯,美國人可能性更大。
    索菲亞英語很好,是專門強化訓練過的,為的就是和英美人士打交道。
    從前也執行過不少任務,與別的美國人接觸過。
    相反,她雖然也會一點日語,但遠遠不如英語熟練,最重要的是,她沒有執行過與日本人打交道的任務。
    最大的可能,就是以前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已經被美國人收買或者策反了。
    保羅出現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消息,就是她自己透露給美國人的。
    也是美國人授意,她才會動手殺人。
    亞曆山大在辦公室來回踱步,越想越覺得是這麽回事。
    等等,索菲亞是沒有條件單獨使用電台的!
    她要通知美國人,就隻能直接通知。
    在這符拉迪沃斯托克,還有美國人的潛伏間諜!
    “來人。”
    亞曆山大大聲叫道,很快一個手下走進他的辦公室,
    “立即調查索菲亞這些天的行蹤,與她接觸過的每一個人都要調查!”
    手下領命離開之後,亞曆山大走到牆上掛著的巨幅地圖麵前,用紅筆標出伊爾庫茨克。
    原定的計劃,是直接從符拉迪沃斯托克乘坐火車直達莫斯科,並沒有中途下車的必要。
    為什麽會在伊爾庫茨克下車呢?
    伊爾庫茨克是西伯利亞大鐵路沿線有數的大城市,有數十萬人口,設施也比較齊全,如果想要休整,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裏距離莫斯科,還有大約十天的行程。
    保羅在蘇聯人生地不熟,一切行程自然是聽索菲亞安排,而且,到達伊爾庫茨克的時候,已經連續坐了七八天火車,想必他自己也想找個舒適的賓館休整一下。
    不會反對索菲亞的提議。
    至於索菲亞選擇這裏,很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
    亞曆山大用紅筆從伊爾庫茨克往西南方向劃了一條線,一直連到蘇聯和蒙古的邊境線上。
    不過才一百多公裏。
    她為了出逃方便!
    此時距離她離開伊爾庫茨克的管理局賓館,已經過去好幾天,恐怕她早就逃入蒙古境內了。
    要想讓蒙古人配合抓捕索菲亞,幾乎不可能辦到。
    雖然蒙古與蘇聯關係密切,肯定是願意配合的,但基礎設施實在太落後了。
    除了首都烏蘭巴托,別的地方就算自己想通知,也根本通知不到。
    相反,正因為蒙古和蘇聯的同盟關係,索菲亞的蘇聯特工身份,是能派上用場的。
    隻要她不傻傻地跑去烏蘭巴托,別的地方完全可以暢通無阻,甚至還可以從蒙古人那裏得到補給。
    這些蒙古人,又不會知道,她是蘇聯的叛逃者。
    而且,現在是盛夏,不用考慮防寒保暖的問題,她完全有能力穿過整個蒙古,進入中國境內。
    亞曆山大狠狠一拳打到辦公桌上,
    要抓到她,幾乎已經不可能了!
    。。。
    哈爾濱,小林洋行。
    自從保羅被劫走之後,半個多月的時間裏,島上基地的守軍再也沒有發現有人企圖潛入。
    看來,這位保羅先生還是有點本事嘛。
    這是成功讓蘇聯相信,島上基地的研究進度和方向,比美國人要落後得多了。
    這樣一來,在蘇聯人的眼裏,哈爾濱的原子彈研究基地,價值就已經大打折扣。
    加上島上守備森嚴,潛入的成功率太低,風險卻很大,他們繼續派人來盜取資料的動力就會大減。
    保羅先生最後的任務,完成得怎麽樣,效果如何呢?
    蕭誠在死亡筆記上,給保羅安排的最後的任務,就是設法製造機會,讓自己的死像是一場謀殺!
    並且,盡可能讓嫌疑指向和他在一起的人!
    在蕭誠看來,蘇聯人是把保羅當成科學家的,對這樣的人,不可能像對待囚犯一樣。
    保羅必定能保持一定程度的自由。
    而且,對於他的個人物品,比如一塊金懷表,大概率也不會沒收。
    這就夠了。
    由於根本不知道第14天時保羅身在何處,因此,具體怎麽做,蕭誠並沒有安排。
    這完全要靠保羅自己按照實際情況隨機應變做出決定。
    蕭誠相信,一個在美國黑幫摸爬滾打多年的人,一定有辦法讓自己的死看起來像是謀殺。
    好不容易在哈爾濱從日本人手上劫走的美國科學家,莫名其妙被人在眼皮子底下謀殺了。
    對於負責保護他的人來說,就是嚴重失職。
    會發生什麽呢?
    現在可是斯大林時期!
    至少也要來一場牽連甚廣的內部調查!
    喜歡別猜了,你們都是我的臥底請大家收藏:()別猜了,你們都是我的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