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終於知道這冤大頭是誰了!

字數:4285   加入書籤

A+A-


    這可是斯帕姆午餐肉罐頭!
    在穿越之前,蕭誠也吃過這玩意,實話實說,口味還算可以,至少並不難吃。
    但那是後世放在超市貨架上的東西,用的都是真材實料,不但豬肉占比高達90以上,使用的也是上好的部位,真材實料。
    可這個時期呢?
    荷爾美公司為了給美軍供應海量的午餐肉罐頭,添加的澱粉占比高達60!
    不但如此,僅剩的40肉類成分,究竟是什麽肉,什麽部位,也十分存疑。
    配料表什麽的更是完全沒有標注。
    蕭誠當然也知道這個時期的美軍如何看待這玩意。
    在二戰期間,當然也包括現在,美軍給士兵供應的最主要的肉食就是這東西。
    美軍兵營的廚師日複一日地變著花樣折磨午餐肉,早上是煎午餐肉、中午供應午餐燉雜菜、晚上又來塊午餐肉餡餅。
    “神秘肉”、“下水肉”,才是美國大兵們對斯帕姆午餐肉罐頭的評價。
    雖然蕭誠在這個時代從未吃過這玩意,但基本上也能想象它的口味,大概就和後世那種特別廉價的,看不到一點肉的粉紅色澱粉腸差不多。
    就這種東西,在這黑市竟然也要賣到400日元一罐?
    這時候東京普通人的收入才多少?
    很多人的月收入都才幾百日元,能掙到一千日元以上的,都已經算是有個不錯的工作了。
    蕭誠給家中的普通仆人,也就開了1200日元的月薪,幾個重要崗位,比如管家、大廚、還有身邊這幾個保鏢,最高也不過兩三千日元。
    隻比東京其他富豪家的仆人稍微高一點,但也就高出一兩成而已。
    小田家的仆人,當然都是包吃住的,他們吃飯,並不需要自己掏錢。
    哪怕是普通仆人的1200日元薪水,也能在黑市上購買十幾公斤大米,加上政府按戶籍配給的那點平價糧,足夠讓他們的家人不至於餓肚子了。
    在如今的東京,這已經是很不錯的工作。
    蕭誠不是開不起更高的薪資,而是不能。
    這點小錢對現在的蕭誠來說,根本不算什麽。
    隻不過來自另一個位麵的蕭誠,見過了太多升米恩鬥米仇的故事。
    十分清楚,無緣無故施恩於人,大概率不但換不來感激,反而不會有好結果。
    蕭誠相信,如果是自家仆人,領到薪水之後,絕不會用來購買這天價午餐肉罐頭的。
    要知道,剛才這位攤主自己報的大米價格,是70日元一公斤。
    一罐被美國大兵嫌棄的斯帕姆午餐肉罐頭,竟然要值5.7公斤大米!
    這玩意,竟然能當奢侈品賣?
    現在可是糧食短缺的荒年,不知道什麽蠢貨會來做這冤大頭。
    正當蕭誠將目光移到攤位上售賣的其它貨物時,餘光掃過自己的三名保鏢。
    這是什麽表情?
    蕭誠驚奇地發現,包括渡邊利之在內的三名保鏢,都直勾勾地看著攤位上碼放的那堆斯帕姆午餐肉罐頭。
    其中一人甚至暗暗咽了下口水。
    算了,今天聽到槍聲的時候,他們反應還不錯,知道迅速給自己找掩體躲藏,還用身體擋在自己外麵。
    好歹也褒獎一下吧。
    “老板,你這裏有多少斯帕姆午餐肉罐頭?”
    蕭誠心中輕輕歎了口氣,開口問道。
    “有37個。”
    攤主滿臉堆笑,
    “如果您都要的話,我給您抹個零,盛惠日元,如果您能付美元的話,100美金就行。”
    看來,日元兌換美元的黑市價比起幾個月前,又貶值了不少,正在繼續向著360比1的路上狂奔。
    官方匯率雖然是15比1,但隻能單向兌換,不能自由匯兌,拿美元去銀行兌換日元,當然隨便換,但要是想用日元去換美元,對不起,外匯管製。
    日本政府的官方匯率,已經形同虛設,民間根本沒有人認了,也沒有誰會傻到把手上的美元去銀行換成日元。
    要換,也去黑市上換啊。
    不但如此,黑市交易中,賣家也更願意直接收取美金。
    不過,大米的價格似乎還降了一點,可能是麥克阿瑟從美國運來了很多麵粉的原因吧。
    遞出一張綠油油的富蘭克林之後,蕭誠看著自己的三名保鏢興高采烈地將罐頭打包。
    唉,終於知道這冤大頭是誰了。
    。。。
    雖然發生了一點小插曲,但蕭誠並沒有因此取消行程,而是繼續前往港區考察工廠選址。
    最終在靠近品川的地方找到了一片合適的位置。
    這裏原本也是工廠區,隻不過已經在戰爭末期被美軍的空襲炸成一片廢墟,但交通便利,距離港口、東京市中心都不遠。
    確定位置之後,懷特工業東京)株式會社正式在港區掛牌成立。
    大筆的美金砸下去,工程隊很快進場,開始清理廢墟,新建廠房。
    與此同時,也開始大量招募在電器行業有過從業經驗的工人,此時的日本,有大量的工廠已經倒閉,失業人員眾多。
    再加上巨大的匯率差,不到10美元的月薪就能雇傭到一名熟練的技術工人,而美國本土,通用汽車流水線上的工人時薪就達到了1.8美元。
    這巨大的人工成本差距,和蕭誠穿越前那個位麵的改革開放初期,外資剛剛進入中國時的狀況幾乎一模一樣。
    1985年,中國工人與美國工人的平均月薪,就相差40倍左右。
    不過,與駐日美軍的交涉,並不如蕭誠想象中那麽得到重視。
    僅僅隻是負責主導日本經濟重建的經濟與科學局出麵,別說麥克阿瑟本人,就算是其他與經濟無關的駐日美軍高層也沒有見到。
    看來,產品性能太好了,也有一個弊端。
    駐日美軍高層是知道超級計算機存在的,自然也知道軍方的采購價是多少。
    戰爭期間使用的早期專用電子計算機,隻會比賓夕法尼亞大學剛剛公布的那台通用計算機更貴,軍方當年的采購價每台很可能超過了100萬美金。
    芝加哥雖然是美國重要的工業區,但產業重心主要還是鋼鐵,以及依托鋼鐵產業的重型機械,比如農業機械、運輸設備、軍工製造等。
    並非以電子設備產業著稱。
    而且,這懷特工業集團,也是兩年前才成立的新公司,並沒有什麽知名度。
    願意來日本砸錢建廠,駐日美軍高層自然是喜聞樂見的。
    但對於是否真能生產出性能高出軍方剛剛花48.7萬美金采購的超級計算機十倍,而成本卻更低的超級計算機,其實是存疑,甚至根本不相信的。
    沒辦法,隻有生產出第一台成品,才能打消他們的疑慮,開始進一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