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同胞兄弟
字數:3968 加入書籤
袁乘風心中醞釀了一番說辭正準備解釋推辭,就被簾外傳來的內侍官通報聲打斷了奏對。李泰褒和李為善兄弟二人奉旨進來,各自參見天尊,一番標準格式的孝子歌頌,無需細說。
“你們兩個來得正好。泰褒,你拜梁子房。為善,你給袁神君磕頭。他們自現在起,兼任你們的君師,總管你們的禮教。你們要像敬朕一樣敬他們。知道嗎?”
李為善忠孝有禮,聽天尊這樣說趕緊轉身,向著袁乘風規規矩矩地行了大禮。袁乘風也不拒絕,側了身子,算是受了半禮。待他禮畢,轉身說道,“清雲,你還沒見過晉國天君吧。正好代為師,拜見九殿下。”
莊清雲聽師父安排,規規矩矩撤開步子,就要給李為善磕頭,卻被他起身攔住。
“師兄,你是師父的入室弟子。我勉強算個記名徒弟,應該是我給你做禮。”說話間居然真想下拜。莊清雲就算臉皮再厚也不敢受他這個禮。隨口就笑嘻嘻地說,“要不我們兩廂免去了吧。哈哈。”說完還下意識地偷偷看了一眼天元神君。
那裏,師徒二人雖然麵上一冷一熱,卻都和李為善十分友善親近。
這裏,李泰褒想到要給他人磕頭,心裏極不情願,臉上也變顏變色的,看了看梁子房,又看了看廣孝天尊,勉強收了愁容就要下跪。
梁聖君何等資曆,知他為人跋扈,這個頭還是別受他的好。依著自己一貫的作風,微笑著隔空叫住了他,“四殿下,千萬不可多禮。老夫可沒有徒兒在這給你還禮啊。哈哈。”
天尊大笑著向李泰褒揮了揮手,罷了他的規矩,也免了他的尷尬。
“我這混小子,太像朕了。什麽都好,就是連朕年輕時候不服人管的臭脾氣也學了去。沒規沒矩的,這點不好。哈哈哈哈。”
聽到天尊如此說,在場眾人,高大力一臉奉承,梁子房微笑不語,袁乘風泰然自處。隻有莊清雲把委屈苦笑的李為善往自己身旁拉了一拉,按住他的手背,湊到他的耳邊輕聲地對他說,“以後你有什麽事要幫忙就來找我。”
他的舉動好像提醒了天尊,前麵正說到他的話題。“乘風,說起來你這徒兒機靈搗蛋得很,一點也不像你,反而也有點像朕年輕時候,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前麵說到哪了?對了,你說朕給他個什麽官職好呢?”
“陛下。莊清雲初登仙界,待人處世都在學習之中。加上他本身修為勉強,道學禮術更是粗淺。容臣留在身邊,多加教導,令其科考見功之後,再供陛下驅使。務請陛下俯允。”
“乘風,朕知道你規矩大,教徒嚴。如今朝廷用人之際,你這徒兒天分不低,又得機緣在朕麵前從容奏對。朕很喜歡,你就當賣朕一個麵子,這件事上遷就一下朕,可好?”
袁乘風道統正心,最講究的就是純粹。天尊這番話雖然給足了麵子,卻還是不能說服他改變主意。畢竟,他剛剛就當朝局勢最大的派係問題提出過意見以及解決方式。現在自己如果鬆口,豈不是小人行跡?於國於己都百害無利。當下理了朝服,又要下拜啟奏。
梁子房看在眼裏,怎麽容得他一天兩次激怒天尊,再逆龍鱗。
“乘風,老朽有一事請教。何為,希夷?”
“希夷”二字出自《道德真經》的總章,不要說學究天人的袁乘風,道家修為不低的廣孝天尊和莊清雲,就連兩個皇子天君也從小耳聞目染多少有些理解。
既然梁聖君當著天尊的麵問了出來,不管他的動機如何,總應該如實回答,“真經有雲,視之不見曰夷,聽之不聞曰希。”
“大道體虛,無形無色故不可見,無聲無息乃不可聞,是為希夷。乘風你說若是有人執著規矩,執拗原則,可是天道正體?”
袁乘風知道梁子房又在偷換概念,正在猶豫如何君前奏對更為得體。趁著他的猶豫,梁子房繼續說道。
“陛下,莊清雲微末散仙,也無彪炳功績。陛下若開金口,直接賜於官爵,恐遭朝野議論,對他對朝廷都不是好事。臣多年來一直未向朝廷推薦在野之士,有愧朝廷重托。今天看到他如此見識,這般修為,十分欣賞。想以他座師身份向陛下推薦,令他以臣薦生的名義參加一年之後的殿試。到時候,他有多少才學能力,該如何安置,朝廷自有法度。也不壞了乘風師門的規矩。”
“陛下,不可。梁聖君之言雖老成謀國,然薦生無論殿試成績如何都已經是朝廷製下七品道人身份。科舉還有七日才結束,承蒙天尊厚愛,聖君提攜,臣以為可以讓他立刻趕赴考場。若中,來日殿試自是陛下門生。若不中,也讓他知道天高地厚,將來勤奮修行精進學問,再報陛下知遇之恩。”
看到剛拜的管教師父天元神君一臉嚴肅,父皇天尊則神色壓抑麵色緋紅,一旁盡力周旋的梁子房此時無奈低歎,李為善急急跪步向前,衝到天尊座下。
“父皇天尊。兒臣有話想說。”見廣孝天尊沒有阻止,他咽了口口水,“兒臣和莊師兄一見如故,也想薦他試試科考。無論有無功名回來,再聘他擔任兒臣的侍讀陪臣。請父皇俯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完一躬到底拜了下去。一旁的李泰褒十分不屑地看了李為善一眼,心想他懦弱的性格實在是沒救了,身為皇子天君居然窩囊到要為一個不入流的散仙磕頭求情。
而李為善突如其來的建議,正合了梁子房的心意,趕緊接著他的話幫襯起來,“乘風。你可是領著管教晉國天君的重任啊。難得九殿下和他投緣,可以為你分憂。這事,就這樣定了吧。”
別看莊清雲一副淡定無聲的樣子,此時心裏卻已經轉了十七八個彎。綜合了各人的態度,場麵的情況,他覺得這個時候幫師父天元真君說話,可能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故而默不做聲頗為從容的樣子禮貌得體地望著天尊。
“哈哈。你們幾個說的都對。是朕隨意了。品銜官職乃國之名器,不可輕易。乘風所言極是。子房跟著朕那麽多年,第一次舉薦人才,沒有不準的道理。為善從來靦腆,難得開口求朕,也自然要俯允。”
廣孝天尊定了心念,天生的豪氣頓時鎮得眾人皆默,隻聽他吩咐。
“對了,乘風。你這個弟子,可有道號?”
“稟告天尊,道號伯陽。”
“好。莊清雲,朕再賜你一個別號,希夷子。賞穿五品正紅錦袍,先以散仙身份侍學晉國天君。一年後,以天玄聖君梁子房的薦生名義參加進士科殿試。之後按朝廷法度,再定品銜。”
士人之間平常稱道號別號,不稱名道姓是禮數。天尊所賜的別號,身份都是榮譽私情,不屬於朝廷體係。哪怕是賞穿五品的紅袍朝服,雖然肯定不符合朝廷禮法,但也無需上綱上線。袁乘風不是個做作扭捏的人,這個特例也不要緊,故依舊平和順意的樣子,並無異議。
“父皇,可否再賜伯陽師兄銀魚袋。準他隨時出入皇城,相陪兒臣也方便些?”
宮城禁地若無金魚袋,非召命不可進出駐留。皇城一側是皇子重臣的洞府,另一側則是中書門下朝廷中樞。外臣小官沒有銀魚袋的,每次出入都需要登記署名,得批複確認後才可以在規定區域行動。莊清雲有了銀魚袋就可以自由出入皇城,駐留穿梭不受約束。
“為善長進了。賜希夷散人莊清雲銀魚袋。天元神君袁乘風金魚袋。”天尊一直對這個嫡三子不甚滿意,就是因為他窩囊的性格。今天淩煙閣內,他居然兩次主動奏對,且頗有章法,心中十分喜歡。
“天色不早,也議了一天了。乘風,子房陪朕進膳。泰褒留下作陪。為善,你還有什麽事嗎?沒有的話,陪希夷去天街走走。晚上朕賜一席酒宴到你府裏。你們年輕人多聚聚。”
喜歡心相之天界唐史請大家收藏:()心相之天界唐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