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合作走私

字數:4942   加入書籤

A+A-


    </br>1

    鄭斌細想,多少有些不理解,以趙廣路這種身份,為什麽會屈尊來找他?生產經營是公家的事,督促下麵的人做就行了,為什麽自己這麽上心?

    鄭斌想,是不是趙廣路私人想賺些錢?

    鄭斌想錯了。這件事,趙廣路要考慮的,不是自己賺錢。

    省軍區的司令員快要退休了,趙廣路今年也五十出頭了。

    那時軍隊也強調幹部年輕化。有個說法叫“團師軍,三四五”,即是說,團級幹部30歲,師級幹部40歲,軍級幹部50歲。

    所以,趙廣路在全力活動,想當上省軍區的司令員。如果這一次不能上去,別人上去了,等過幾年,他的年齡過了,就有機會也輪不到他了。

    趙廣路也找了關係,那個人也答應幫趙廣路。但那人畢竟不能一言九鼎,所以他跟趙廣路說,要有一些好的工作表現,這樣他說話的分量就會重一些。

    說到工作表現,趙廣路就為難了,他很難做出什麽特別的亮眼的工作表現。

    現在是和平年代,沒有戰爭。省軍區又是地方部隊,沒有演習演練的任務,主要就是做雙擁和征兵工作,不可能做出什麽特別的成績。

    生產經營這一塊,趙廣路也下了很多功夫,但成效不大。因為是省軍區統一進貨,貨一樣,成本也一樣,他很難超過別人。

    軍人做生意還是差一點。他們可以憑借權力過關,但在貨物銷售上,那些軍人不可能放下架子去推銷。

    開始時物資緊俏,生意好做。後來,全國不知有多少部隊走私汽車鋼材等物資,生意就大不如前了。

    趙廣路很苦惱。他知道盯著這個位置的人不少,每個人的背後都有關係,很難說誰有特別的優勢。這個時候,就要拚表現了。

    可是,要有好的表現,談何容易。

    就在這時,他遇見了鄭斌。

    在第69章裏,鄭斌為柳剛當兵的事找他。當時,也不知為什麽,他就帶他去軍營看了他的那些走私物資。那時他就朦朦朧朧有一個想法,如果找一個商人合作,會不會讓生意有所改觀?

    後來在第72章裏,他到正大礦去,鄭斌對他的生意說了兩條意見,他心裏的想法明確起來。

    再後來,鄭斌又建議可以進口成套設備、工程機械等,他就決定在冶煉設備到位以後,就跟鄭斌談合作的事情。

    冶煉設備的順利進口,讓他有意外驚喜,也看到了鄭斌的做事能力。

    他專門找黃炳德了解鄭斌。

    黃炳德告訴他,鄭斌剛來,做生意到底怎麽樣,他也不知道。但他認為鄭斌是一個真誠可靠的人,而且他感覺到鄭斌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

    黃炳德對鄭斌的評價讓趙廣路印象深刻。

    他拿出一張紙,用筆在中間畫了一條線,左邊寫“鄭斌的長處”,右邊寫“鄭斌的短處”。

    趙廣路想了一下,在左邊寫下:懂生意。有資金。有進貨渠道。

    右邊寫什麽呢?他想了一會兒,寫下:生意能力未知。

    這句話有點虛,它表達的是趙廣路對鄭斌的感覺,不是缺點;可他一時找不出鄭斌的缺點。

    他決定跟鄭斌合作,雖然不能預知結果,但總要試一試。

    試,就有機會;不試,連機會都沒有。

    鄭斌很看重這件事。

    因為曆史原因,我們國家機電產品的進口關稅很高。從1984年海南汽車走私到現在很多部隊都走私汽車,說明汽車關稅很高,逃稅利潤巨大。

    軍隊有能力搞到走私汽車,卻沒有能力給走私汽車上牌照。如果走私進口成套設備、工程機械就不存在上牌照的問題,銷售上沒有製約,而且利潤會大於汽車。

    跟軍隊合作,肯定是一個賺錢的生意。但其中有沒有風險,有多大的風險,鄭斌心裏也沒有底;不把這些問題弄踏實了,他就邁不出這一步。

    鄭斌請黃炳德吃飯,把趙廣路跟他說的事都告訴了黃炳德,並征求他的意見。

    黃炳安笑笑:“昨晚趙廣路給我打電話,說了這事,還要我做你的工作。

    鄭斌,我不當說客,我隻站在第三者立場,給你一些客觀的意見。

    走私緝私,主要是海關的事,如果要抓捕人,就會要公安部門出麵。

    以軍隊做事的風格,他們既然要大規模地做這樣的事,不會不給海關做工作。隻要海關無事,公安局也就無事。公安局哪裏知道誰走私,誰偷稅。

    至於邊防武警,本來就跟軍隊是一夥兒的。

    再說,你隻是銷售,頂天也就是個銷贓的罪,能有什麽。

    這事大有來頭,相關執法部門都心知肚明,不會去較真。因此,你承受的風險,就算有,也大不到哪兒去。

    老趙是軍人,耿直,做事格局大器,但並不擅長生意。我個人認為,你們合作是很好的搭配。

    老趙事前問過我,我說,在雲隨市,你是最佳不二的選擇。

    如果你們合作,利益與共。你的風險,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他們的風險,他們不會讓你一個人承擔的。”

    黃炳德吃了幾口菜,又說,“鄭斌,走私販私肯定是違法的,但軍隊的實際困難也要解決,有關部門也隻有睜眼閉眼,不好去硬性禁止。

    軍隊中現在有一句話叫‘生產自救’,實際上就是軍隊支援了國家建設,國家對軍隊的生產經營活動開一麵,以作補償。

    軍隊走私也是個階段性的事情,現在不管,隻是為補軍費不足,不可能允許長期走私違法;畢竟軍隊是打仗的,國家的法律也要維護。

    機會也是有時效的。”

    趙廣路與鄭斌合作的事,也給了黃炳德啟發,他也在考慮一些事情。

    鄭斌心裏踏實了,他聽出了黃炳德話語中的意思,是提醒他要抓緊。

    鄭斌去雲隨軍分區找趙廣路商討細節問題。

    趙廣路已經有個方案,鄭斌沒有不同意見,隻是嘿嘿一笑:“司令員,就按您的方案辦。以後司令員發財了,把方案修改一下,多給點油水我們。

    我們是小,你們是大,小的跟著大的走,不占點便宜也不像啊。

    這不是錢的問題,是心情的問題。”

    趙廣路大笑:“鄭斌,你的話說得堂皇,‘不是錢的問題,是心情的問題’;你占了便宜你心情好,那我們吃了虧,我們的心情在哪裏?

    我們合作,就要坦誠,吃虧占便宜,都在一個鍋裏。再說,我們是公你是私,能讓你吃什麽虧。”

    停了一會兒,趙廣路又說:“鄭斌,做生意,眼光寬廣一點。戲裏說‘堤內損失堤外補’,我也不是給你什麽承諾,隻是告訴你,這條路走下去錯不了。

    別隻盯著自家一畝三分地上的那點子收成,能有什麽格局。”

    “司令員,我可以在利潤裏給您留一塊兒出來。這一塊,您看是留在香港,還是留在國內?”

    趙廣路楞了一下才說:“能行嗎?”

    “司令員,留在國內肯定沒有問題,但我覺得還是留在香港更好一些。

    如果您同意,我可以設法安排您夫人到香港去,在香港設立一家公司,這塊利潤就留在那家公司裏。”

    趙廣路沒有說話,過了一會兒才問:“鄭斌,你對方案還有意見沒有?”

    這表示趙廣路已經同意鄭斌的安排了。

    “司令員,我沒有意見。”

    回到雲留縣,鄭斌請衛國和鄧瑋吃飯。鄭斌把與趙廣路合作的事說了,請衛局幫忙車輛上牌照的事。

    衛國說:“黃局已跟我打過招呼,這事可以做,過幾天我會安排。

    到時你直接找交警隊胡隊長就行了,隻是跟胡隊不要說太多的話。”

    鄭斌點點頭,然後把利潤分成的安排說了,衛國和鄧瑋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