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團滅
字數:4080 加入書籤
長隨很同情自家公子,顧七小姐看起來很是缺根筋,半點沒察覺公子的心思。
沈嘉文無視長隨的目光,返回府衙繼續辦公。
洛陽城裏,收到宣王奏章的平元帝砸了手中茶盞,並把飛龍衛指揮使萬千大罵一頓。
萬千暗自叫苦,他派人滿天下尋找骨力巴奴,誰知道他就在峽口關,他們要是晚一天動手,骨力巴奴定插翅難逃。
“還請陛下再給微臣一次機會!”
“好”,平元帝坐回禦座,“留在茶馬互市的探子稟告,吐蕃使臣即將來京,與朕商談吐蕃商人多吉夫妻被殺一事。”
平元帝冷哼,“區區一個商賈的死,有什麽好談的!”
萬千將平元帝的話在腦子裏過了一遍,心領神會道,“臣定辦的幹幹淨淨!”
平元帝滿意,“去吧!”
半個月後,吐蕃讚普果然派遣使臣,借道突厥前往大渝洛陽,浩浩蕩蕩的人馬走了兩個多月才抵達秦州。
自平元帝登基後,原本歸屬於魏王一脈的秦州被徹查,從上到下的官員被換了一遍,如今已經完全掌控在平元帝手中。
到了驛站,腰酸背痛的吐蕃使臣下了馬車,用過飯菜後覺得疲憊不堪,早早便歇下。
是夜,巡守的吐蕃守衛哈氣連天,三三兩兩說著話提神。
驛站兵卒笑容滿麵走來,“各位貴客值夜辛苦,如今雖已進入四月,但夜裏天還是冷的,我們領頭特意準備了酒水,給各位貴客暖身。”
吐蕃守衛接過酒,用蹩腳的大渝話感謝。
驛站兵卒笑著躬身離開。
吐蕃守衛拔下酒塞,仰頭大口灌下,轉瞬間就半瓶下肚,“真是痛快!”
其餘守衛見頭領都喝了,紛紛按耐不住喝起來。
“好酒,味道不錯!”
“不錯什麽?”一名吐蕃守衛不同意,“甜甜的,比我們的青稞酒差遠了!”
頭領取笑,“大渝人軟趴趴的,哪裏能喝得了烈酒!”
“可不是”,一名守衛垂涎地到處瞅,“這樣好的地方被大渝人占了,真是暴殄天物。”
“總有一天,高原上的烈馬會占據”,頭領一句話還沒說完,腹中的絞痛引得他彎下身子,“酒裏,有毒。”
一句話說完,頭領的身軀便摔在地上,沒了氣息。
其餘吐蕃守衛見狀嚇得立馬扔掉手中酒瓶幹嘔,然而已經來不及了,劇烈的腹痛讓他們抑製不住哀嚎,但偌大的驛站,沒有一個人回應。
很快,吐蕃守衛一個個死去。
這時,隱藏在角落裏的飛龍衛脫掉身上的兵卒服飾,上前挨個檢查,確定沒有活口,才飛快向驛站奔去。
驛站裏,萬千領著一眾飛龍衛正與剩餘的吐蕃守衛奮戰。
被一盆冷水潑醒的吐蕃使臣眼睜睜看著自己的人越來越少,急得用吐蕃語大喊大叫。
然而飛龍衛一句話都沒聽懂,他們也不需要聽懂。
半個時辰後,萬千殺掉最後一個吐蕃守衛,拎著長刀走到吐蕃使臣麵前去。
吐蕃使臣麵如土色,害怕的跪在地上求饒。
“現在知道求饒了?剛才不是還說大渝人都是軟骨頭,這大好山河總有一天都是你們吐蕃的?”
萬千冷笑,“真是不自量力!”
他們大渝內部如何爭鬥都不要緊,無論誰人登頂那個位置,都是正統的中原人。
吐蕃區區邊遠異族,也敢肖想?
活該要死!
萬千舉起刀,幹脆利落一把砍下吐蕃使臣的頭顱。
他叫來一個飛龍衛,吩咐道,“送去吐蕃讚普手裏。”
飛龍衛抱著頭就走。
萬千領著剩餘飛龍衛將吐蕃使臣與守衛的屍身都聚集在一起,與驛站一起燒了個幹淨。
半個月後,吐蕃王宮。
捧著盒子的侍女道,“讚普,宮門外有人放了一個木盒,上麵留了字條,說是特意孝敬給您的。”
吐蕃讚普道,“哦?拿來給我瞧瞧。”
一旁的侍衛長不讚同,“還是讓屬下先行看過。”
吐蕃讚普頷首,侍衛長打開木盒,待看清裏麵的東西後瞳孔瞬間放大,手不自覺一鬆,盒子跌落在地,一個圓滾滾的東西從盒裏滾了出來,半響才停下。
吐蕃讚普好奇的目光看去,隻見那赫然是個頭顱。
五十多歲的讚普被嚇得心一陣亂跳,好半響才看清那頭顱的麵容,“王弟!”
侍衛長與一眾內侍跪地,“請讚普節哀!”
怪不得遲遲收不到王弟的來信,原來早已遭了毒手!
吐蕃讚普氣急,當即寫了一封國書發往大渝質問,同時加兵三萬,停在茶馬互市外。
收到消息的宣王質問原因。
吐蕃將領義憤填膺道,“爾等心裏清楚!”
宣王心裏大罵:我清楚個鬼!
這時,一貫從容平和的江一鳴難得神色嚴肅,“王爺,剛剛收到消息,吐蕃使臣一行在秦州境內全部被殺!”
宣王猝然回頭,奪過江一鳴手中的信看了起來,隨即暗罵一聲。
江一鳴詢問,“王爺,可要增加兵力?”
宣王很快平複心緒,“調遣三萬兵馬駐守峽穀關外,立即遣返茶馬互市的大渝百姓,告訴昭昭封鎖武威,務必不要讓百姓再來茶馬互市。”
江一鳴領命而去。
武威城內,收到消息的唐昭在護國將軍府叉腰大罵平元帝,隻恨大渝沒有網絡和電話,否則唐昭一定親自致電罵死平元帝。
“挑事也不是這麽挑的,生怕自己皇位坐的太穩了是吧!”
護國將軍府親衛立即傳令下去,武威城東南西北四處城門同時關閉。
沈嘉文在府衙內計算城內物資,陸英則趕去護國將軍府詢問原因,得知後深深歎了口氣。
陛下這是要自掘墳墓啊!
高祖與先帝掌控朝堂數十載,不惜將西北賜給宣王為封地,就是為了宣王府與西北軍能誓死守衛西北。
如今陛下這招臭棋一下,宣王府和西北軍定與陛下離心!
這日子,要不安定了啊!
唐昭也沒心思勸他,“多想無用,陸大人還是以即將的戰事為重。”
“下官來此,還有一事”,陸英道,“下官有一人想舉薦於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