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活字印刷
字數:3979 加入書籤
此話一出,滿場皆靜。
陳將軍下意識四處看,見隻有他們幾人聽見才心下一鬆,抬手擦了一把冷汗。
宣王也被嚇了一跳,“回王帳!”
唐昭慢條斯理吐出最後一塊骨頭,掏出帕子慢悠悠擦幹淨手,才跟著進了王帳。
宣王坐在主位上,“昭昭,你仔細說說,到底是怎麽回事?”
唐昭將武威城破的前因後果一一道來,“康治三十年,戶部左侍郎為還是郡王的平元帝挪用軍餉一百五十萬兩白銀,為掩蓋其罪行,平元帝與唐征勾結突厥,在開戰時命人私開城門放突厥騎兵進城,前後夾擊致使宋家軍潰敗。”
陳將軍疑惑,“為什麽懷疑是平元帝?”明明先帝更有可能?
“我原本也以為是先帝,可若曹陽是先帝的人,先帝不可能會對戶部虧空一無所知。”
“而曹陽又是當時身為太子的先帝舉薦,可見曹陽確實是他們的人,不是先帝,就是平元帝和魏王。”
但事實證明,曹陽不是魏王的人,不然穆閣老與安王不可能對付曹陽。
江一鳴搖著羽扇,“要想證實這件事也不難,隻要看從曹家莊子上搜出的一百五十萬兩銀子是不是吳家出的就可以。”
宣王沉聲道,“立刻去查,若當年武威城破當真與陛下有關,那他就不配坐在那個位置!”
江一鳴領命而去。
“在事情未調查清楚之前,都把嘴閉嚴實,不允許泄露出去半個字!”
宣王用從未有過的嚴肅語氣對唐昭道,“這話,不得再與他人提及。”
“昭昭明白。”
唐昭回了護國將軍府,計算著來往江南的時間,“拿紙筆來。”
秋雨高興,“姑娘!您要寫新故事嗎?”
“對”,唐昭文思泉湧提筆落字,“寫個鳳凰男為了攀附權貴與表妹一起殺害原配妻子與授業恩師全家的故事。”
顧辭:。。。。。。
這故事是不是太露骨了?
你直接寫上唐征的名字得了?
唐昭下筆如飛,在扉頁上唰唰寫道:“這世上鳳凰男比比皆是,可恨卻無人寫書痛斥這等不要臉的行徑!”
“作為善良公正的代表,我毅然決然扛起這個重任,本故事由真實事件改編,望天下女子嫁人前好生思量斟酌,萬萬不可重蹈故事中女主角的覆轍。”
顧辭走過來替代了研墨的春風。
唐昭提筆蘸墨,略一思考便寫道:話說大渝洛陽有一衛國公府,在前朝曾顯赫一時,奈何祖上不成器,在新朝敗落,隻留下一個國公府的空招牌。
這衛國公府有一子湯爭,年十七,自幼與寡母相依為命,平生唯一所願就是恢複先祖輝煌。
為此,湯爭偽裝良善成功拜入頌老將軍門下,頌老將軍視其如親子,交其武功謀略,帶其上陣殺敵。
但湯爭仍不滿足,他不想辛苦拚殺攢功勞,一心想要走捷徑,因此他盯上了頌老將軍的獨女,頌大小姐。
頌大小姐是西北最負盛名的明珠,天真爛漫不諳世事,很快就掉落湯爭設下的愛情陷阱。。。。。
顧辭:真的,你直接寫唐征的名字得了。
這欲蓋彌彰真的沒必要。
唐昭不理,繼續下筆如飛,三天後,一本二十萬字的短篇著作就此問世。
吳家書鋪的吳大郎看一眼書,悄悄瞟一眼唐昭,看一眼書,悄悄瞟一眼唐昭,看一眼書,悄悄。。。額,猝然對上唐昭的視線,吳大郎倏地低下頭告罪。
唐昭不在意,“什麽時候能出版?”
吳大郎掐著手指算,“最快一個月。”
唐昭:。。。。。。
唐昭:我等不及。
吳大郎苦著臉,“郡主,這本書字太多了,草民家的書鋪一共隻有五個雕版師傅,一人一天不吃不喝也就能雕版一千個字左右,一個月真的是最短期限了。”
“你們書鋪印書都是一個字一個字雕的?”唐昭很震驚,“沒有活字印刷嗎?”
“活,字印刷?”吳大郎一臉迷茫,那是什麽東西。
“活字印刷,顧名思義就是字可以按照需要拆卸排列再進行印刷。”
唐昭詳細講解,“把常用的字雕刻在一塊塊小木頭上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
吳大郎眼中泛起光亮,“這,這活字印刷當真神奇!”
“有了這活字印刷,省下不少雕版費用與人工費用不說,還能大大縮減印刷時間!這,這”,吳大郎激動地站起身行了個大禮,“多謝郡主娘娘傾囊相授,草民定不負郡主期望,早日將這活字印刷研製出來。”
唐昭笑容僵在臉上。
等等,我叫你來不是研究活字印刷的。
吳大郎顯然已經聽不進去任何話,撒丫子跑回書鋪,與雕版師傅們研究活字印刷。
唐昭無法,隻得求助世子妃。
明氏看完話本,一臉欲言又止,“當真要印?”
“印!”唐昭斬釘截鐵,“不僅要印,還要多多的印,大大的印,能賣就賣,賣不了就白送!”
“我還請了戲班子把這話本排成大戲,在大渝巡回演出!”
我就不信氣不死唐征!
氣不死我也要膈應死他!
“好好好”,明氏幫唐昭順氣,別魏國公還沒氣死,你自己先氣出個好歹來。
明氏拗不過唐昭,派人連夜將這話本送往江南,十天後,最新一批話本新鮮出爐。
聽聞最愛的作家金庸先生又出新作,廣大真愛粉們紛紛前往明家書鋪購買,到了卻發現,明家書鋪外早已大排長龍。
書鋪夥計扯著嗓子大喊,“各位客官不要著急,書鋪已經加緊再印了,很快就能買第二版!”
而早已通過走後門買到書的鄭世子已經迫不及待翻閱起來,不知道這回又是什麽故事?
鳳凰男。
什麽是鳳凰男?
鄭世子繼續讀下去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靠妻子裙帶關係爬起來反對付妻子與嶽家的渣男啊。
還以為是個好詞呢!
等等,金庸先生說這個故事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那就更要仔細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