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千古罪人

字數:7068   加入書籤

A+A-


    池水城高樓內。
    崔瀺與崔東山,一老一少,依舊待在那座金色雷池內,依舊是相對而坐。
    倒是兩人身前的桌麵,除了那幅品秩極高的山水畫卷之外,還多了一封攤開的密信。
    這封飛劍傳信,並非來自於大驪,而是那書簡湖青峽島。
    崔東山瞥了眼畫卷中那個禦劍向北的年輕人,又再次拾起那封信,看了一遍,問道:“口氣這麽大,開口就是要一支大驪兵馬,老王八蛋,你不會真打算答應他吧?”
    崔瀺既不搖頭,也不點頭。
    崔東山略帶凝重,翻手間取出一張寶瓶洲形勢圖,在三個位置依次指了指。
    朱熒王朝,觀湖書院,書簡湖。
    白衣少年說道:“如果要答應他,調動一支擁有十萬軍士的大驪鐵騎,南下書簡湖,可沒有那麽簡單。”
    崔東山先是指向朱熒王朝,“離書簡湖最近的,是蘇高山的那支兵馬,打到現在,大概還有八萬人。”
    “朱熒王朝仍在負隅頑抗,蘇高山想要在小寒之前抵達書簡湖,就算不繞路,星夜兼程,也很難。”
    “中途要是遭遇朱熒王朝那邊的拚死攔阻,別說小寒,就算大寒時節,也不一定能趕來。”
    “這還隻是其一。”崔東山手指下劃,落在了觀湖書院附近。
    “大驪欲要統一寶瓶洲,此舉導致人間戰火紛飛,本就不妥,這兩年幾座書院多有彈劾,要是蘇高山在經過觀湖書院之時,再被攔阻……”
    “今年小寒?明年小寒都到不了。”
    崔瀺笑問道:“那你覺得該如何?”
    崔東山瞥了眼他口中的老王八蛋,咂了咂嘴,“大驪鐵蹄,蘇高山的那支先鋒,不宜南下。”
    “應留在一洲中部,繼續與朱熒王朝對峙,倘若因為那小子的區區一句話,就將大好戰局棄之不顧,
    就算真給他到了書簡湖,我們大驪先前打下的偌大疆域,可就極為空虛了,要是朱熒王朝再趁虛而入……”
    “如何是好?”
    崔東山補充道:“最關鍵是,寧遠能不能平亂書簡湖,做那江湖共主,還是未知數。”
    “根據大驪綠波亭的線報,消失三百年的劉老成,已經暗中返回,更別說,與他同行的,還有玉圭宗那個荀老兒。”
    崔瀺笑著點頭,“還有一個,咱們寶瓶洲那位遊手好閑的高冕,無敵神拳幫幫主。”
    高荀劉這三人,對於兩洲之間的山巔來說,不是什麽秘密。
    類似江湖本子上的三結義,三個老人互為知己,有意思的是,作為大哥的高冕,隻有元嬰境,是其中最低的那個。
    其次是玉璞境劉老成,仙人境荀淵。
    所以山上對於幾人,有不同的叫法。
    高老大,荀老二,劉老三。
    崔東山不在意這些,問道:“老王八蛋,書簡湖的最終歸屬,肯定是大驪,我唯一不清楚的是,最後到底是誰來做那共主?”
    誰是共主,誰就有資格,拿一座書簡湖,來跟大驪做生意。
    崔瀺給自己倒了杯茶水,緩緩道:“按照起初的拍板敲定,是玉圭宗。”
    “這件事,早在十幾年前,荀淵就找過我,開出了一個天價,我答應了,在這之後,玉圭宗會選址書簡湖,派人修建下宗。”
    崔東山無故冷笑,“這個荀淵,胃口還真不小,原以為他會去找桐葉宗的麻煩,結果居然在多年以前,就把賊手伸到了我們寶瓶洲?”
    他又問,“也就是說,最初的設想,是劉老成這個原書簡湖主人,返回之後,收複地盤,由他賣給玉圭宗,
    而我們大驪,打下朱熒王朝的時候,也會入主書簡湖,玉圭宗就要提前打點,再賣一次書簡湖?”
    崔瀺微微點頭,忽然笑著說了句題外話,“不錯,一口一個‘我們’,看來你崔東山,還算有點誠信,知道什麽是願賭服輸。”
    崔東山一連罵了很多個老王八蛋。
    崔瀺怡然自得。
    崔東山冷冷道:“你還沒回答我先前那個問題。”
    崔瀺說道:“不知道。”
    老人笑了笑,“我是傾向於答應的,不過隨意調動近十萬人的兵馬,還要看看宋長鏡的意思。”
    崔東山雙手攏袖,嗤笑道:“宋長鏡?那個狗屁的大驪藩王?出門在外,一直拿鼻孔朝天的十境武夫?”
    “老王八蛋,別以為我不知道,你這個國師,權柄遠大於他,這麽多年以來,大驪哪次出兵,不是你的意思?”
    “一個目中無人的匹夫,不值一提。”
    崔瀺微笑道:“十境氣盛,還是很稀少的。”
    崔東山似乎與那宋長鏡不太對付,隨口道:“武道十境,也是匹夫。”
    崔瀺忽然站起身,來到金色雷池邊緣,望向樓外的月夜湖色。
    老人說道:“我會答應他。”
    崔東山皺了皺眉。
    崔瀺自顧自點頭,“寧遠以真誠待我,為此甘願做我棋子,甚至不餘遺力的,以一個劍氣長城劍修的身份,替我印證事功學說……”
    “那麽我崔瀺,還有大驪王朝,必以國士待之。”
    崔東山歎了口氣,看向老人的背影,“能做到?”
    崔瀺搖頭,“不清楚,不過既然確定了此事,怎麽也要試試看。”
    “比如?”
    “比如臨時在大驪京師,還有之前打下的各處小國,大動幹戈,征收渡口船隻,用來護送我大驪兵馬南下。”
    崔東山喃喃道:“又要死很多人咯。”
    少年忽然問道:“崔瀺,有沒有想過,其實你是人間的罪人?罪大惡極?按照某些說法,你這樣的,死後在那地獄,至少得挨上百種酷刑。”
    這話沒有任何問題。
    因為不管崔瀺追求的真正事業,是如何,在尚未完成之前,他做的那些,都是天怒人怨。
    這幾年來,寶瓶洲的亡魂,比其餘八洲加起來,還要多。
    雖然大驪的兵馬,在南下推進過程中,從不做什麽屠城之舉,不傷任何平民百姓……
    可這又如何?
    該有的戰火,還是有,因為戰爭,一洲之地,多少男兒身死異鄉,多少妻子望穿秋水,都等不到丈夫的卸甲歸田?
    多少老人老無所依,多少孩子成了街邊販賣的兩腳羊。
    最後若是不能拿出該有的成果,似崔瀺這種,說他是千古罪人都不為過。
    沉默許久。
    崔瀺忽的一笑,“那又如何?”
    “生前都顧不好,還去憂心死後之事?”
    話鋒一轉,老人說道:“為書簡湖調動兵馬一事,誰去都有點不夠格,那我便親自走上一遭。”
    “我也不可能每天就與你待在這裏,反正書簡湖之局,你已經徹底輸了,再留下去,也沒有多大必要。”
    崔東山眼珠子轉動,沒說什麽。
    崔瀺轉頭笑道:“小兔崽子,我勸你老實一點,別想著等我不在,你就跑去書簡湖那邊,替你家先生分憂。”
    “別忘了,陳平安之所以會在書簡湖如履薄冰,就是因為你的畫蛇添足。”
    “身為學生,不能替先生分憂也就罷了,居然還到處惹麻煩,崔東山,你覺得可不可笑?”
    崔東山臉色難看,沒有開口,而是抬起雪白大袖,在身前擺弄了幾下,就像是在……掃地。
    “老王八蛋,快滾。”
    崔瀺麵無表情,“趁現在還有點時間,有什麽不懂的,就趕緊問。”
    崔東山瞬間換了臉色,嬉皮笑臉起來,問道:“劉老成返鄉,肯定是要收複書簡湖的,那麽他就一定會跟劉誌茂對上,
    以此延伸,劉誌茂與顧璨,顧璨與我家先生,就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老東西,劉老成要是打死了顧璨,怎麽辦?你在暗中有沒有留下後手?”
    崔瀺嗤笑道:“劉誌茂?顧璨?這兩個廢物死了之後,會影響什麽嗎?”
    “你不就是想問你家先生的死活,繞來繞去的,有意思?”
    崔東山板著臉。
    儒衫老人隨口道:“劉老成打死劉誌茂,還是打死顧璨,都無所謂,我大驪之前與青峽島的買賣,在寧遠涉足其中之時,就已經作廢。”
    崔瀺瞥了眼崔東山。
    “至於你家先生,放一萬個心就是,陳平安可能會死,但絕對不會死在一個山澤野修的手中。”
    老人冷笑道:“你以為待在文廟的老秀才,也就是我的先生,不用去學宮教書的他,整天都在忙什麽?”
    “隨便猜猜就能知道,先生此刻,肯定是站在那穗山之巔,想盡法子,瞪大眼睛,看咱們寶瓶洲呢。”
    崔東山說道:“劉老成若是下死手,我先生的先生,不一定能來。”
    崔瀺很是篤定道:“放心吧,先生肯定會來,因為小齊走後,先生就把陳平安,看作了第二個小齊。”
    “當年沒護住齊靜春,先生就已經很是愧疚,如果還護不住自己的關門弟子,按照先生的脾氣,真可能會一頭撞死。”
    白衣少年嘖嘖笑道:“難得,你這個老王八蛋,文聖首徒,居然會稱呼齊靜春為小齊?”
    “你倆不是一直不對付?”
    崔瀺微笑道:“做師兄的,說句小齊怎麽了?”
    老人又將視線偏移,望向北方。
    “崔東山,按照你說的,劉老成如果要下死手,就算文廟攔阻,老秀才來不了……”
    “可別忘了,破碎墜地的驪珠洞天,那座石拱橋底下,還掛著一把老劍條。”
    “雖然早年被老神君算計,被人斬了一次,可她依舊是她,哪怕隻有玉璞境的水準,殺所謂的十二境,還是沒問題的。”
    崔東山嗯了一聲,“如果要殺我家先生的,是寧遠呢?”
    崔瀺說道:“我會袖手旁觀,他們各自之間,生死自負。”
    到此,崔東山問出了所有的心中疑問,便默不作聲,第二次擺動衣袖,作掃地之姿,將老人視作垃圾。
    崔瀺指了指他,以教訓的口吻說道:“小兔崽子,記得以後與人對賭,不要輕易說那認輸之言,人的一口精氣神,下墜容易提起難,
    好比下棋對弈,無路可走,投子棋盤就是,有誰會在嘴上說認輸的?”
    崔東山瘋狂擺動大袖。
    “我就說,誒,站著說,躺著說,撒尿拉屎的時候說,你管得著嗎?”
    崔瀺並不動怒,看著這個少年崔東山,破天荒的,那張古板臉上,竟是還流露出些許緬懷之色。
    老人一步跨出,離開金色雷池的瞬間,如過門扉,消失不見。
    崔東山耐心的等了一會兒。
    直到確定老王八蛋真的走了之後,他才鬆下一口氣,大袖一甩,身前多出一副棋盤,兩罐棋子。
    再取出一件仙家紙人,捏碎一顆小暑錢,置入其中,頃刻之間,迅速膨脹,最後化作一名高冠老人。
    長得跟崔瀺一模一樣。
    崔東山正襟危坐,如臨大敵。
    與這個“紙人崔瀺”,下起了五子棋。
    好一場酣暢淋漓的對弈,雙方殺的難分難解,最終還是“崔瀺”棋差一招,投子認輸,敗下陣來。
    崔東山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