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大觀園(十三)

字數:3000   加入書籤

A+A-


    臨風師兄在為這風姓女子診治時,發現她的病症極為怪異:她體內的靈氣運行紊亂,生機如殘燭,血液的顏色甚至帶著不正常的暗紫。他以“鬼目決明”細察,更發現她的經絡深處似乎潛藏著某種強大的禁製,讓她每次運轉靈氣時都如刀絞般痛苦。
    經過反複調理,臨風師兄也隻能暫時緩解她的症狀,卻始終無法找到真正的病因。女子雖未顯露失望,卻也對所謂的“正道醫治”心生疑慮,常常冷言冷語:“你莫不是連我病從何來都不知曉,又何談醫治?”
    對此,臨風師兄並未動怒,隻是耐心回應:“病因不明,或許是緣於天道中的某些因果。但隻要有一絲希望,便不可放棄。你也要相信,你的命運不是靠殺戮來改寫的。”
    其實,臨風師兄的判斷並不算錯。風姓女子的病症,放在今天來說,恐怕便是類似白血病的一種:體內的生命機能逐漸衰竭,血液的功能近乎崩潰。然而,古代沒有現代醫學,也不可能有骨髓幹細胞移植手術這樣的技術支持。在那個時代,這樣的病被認為是絕症,甚至有人將其歸為靈體的異變,稱之為“鬼血之症”。
    而這女子原本所習的魅惑妖法,雖能暫時壓製病情,卻也讓她的病情更加惡化。所謂的“煉丹”之法,隻是以人的鮮血來激發靈氣中的生機短暫續命,而根治之法則更加匪夷所思。據她門派典籍記載,這種病隻有兩種方法可以徹底治愈,要麽是親人之血要麽是龍血也即“天命之血”,傳說隻有皇帝或真正的龍脈血統才有可能擁有這種奇效。
    可惜這風姓女子自幼被遺棄,從小在師門長大。而龍血這種說法太過癡人說夢,於是隻得作罷。
    風姓女子接過臨風師兄遞來的幾副藥包,雖未道謝,眼神中卻難掩複雜情緒。臨風師兄囑咐道:“這些藥雖不能根治,但能緩解疼痛,你切勿輕舉妄動,三日後我再來與你詳談。”
    女子點了點頭,轉身離開,心中卻仍舊充滿戒備。她始終不信正道的這些虛偽說辭,認為臨風不過是為了利用她的病症探究術法玄機。然而藥效的確稍稍緩解了她的痛楚,這讓她對臨風的態度稍微軟化,但並不意味著她願意信任更多的“道士”。
    這日,女子照常隱身潛行,在幽潭附近觀察四方動靜,卻意外發現了葉語閑的身影。葉語閑身上散發的那種與臨風師兄相似的氣息讓她心生忌憚。那股氣息雖比臨風師兄要微弱許多,卻顯得更加古怪,像是被某種力量束縛住了一般。這讓女子不敢輕舉妄動,但心中也生出試探之意。
    她尾隨在葉語閑身後,小心翼翼地觀察。然而,她的病情使她難以保持最佳狀態,再加上“疏影”雖精妙,卻並非無懈可擊。葉語閑憑借“燃犀”技能,很快察覺到了她的蹤跡。
    察覺自己被發現,女子暗罵一聲,瞬間心生退意。她想起前日對臨風師兄的偷襲不僅失敗,反被製住的窘境,便不願再冒險與葉語閑硬碰硬。於是,她迅速從懷中掏出一把紙扇,隔空一揮,扇子瞬間飛向葉語閑。
    葉語閑注意力被紙扇吸引,下意識伸手去接,而就在他分神的一瞬間,女子身影一晃,再次啟動“疏影”隱身,瞬間消失在樹林中。
    年關,寒意蕭瑟,但廟內仍透著一絲古樸而莊重的書卷氣。
    他推開廟門,堂內隻見兩位先生,一位約莫五十上下的王夫子正在整理書卷,另一位是須發皆白、眼目失明的老先生,靜坐在案幾後閉目養神。見有人入內,王夫子起身相迎,略帶疑惑地問道:“這位先生,年關將至,不知前來有何貴幹?”
    葉語閑掏出金陵巡察的腰牌,沉聲說道:“我是巡察使葉語閑,奉命巡視金陵學事。煩請借用教書先生的花名冊一閱。”語氣雖不咄咄逼人,卻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王夫子一聽,連忙肅然,拱手道:“原來是大人駕到,失敬失敬。這年關學子多回鄉團聚,隻餘我與張老先生留守,記錄全在後堂存放,大人稍待,我即刻取來。”
    不一會兒,王夫子從後堂捧來厚厚一卷花名冊,小心翼翼地遞給葉語閑。葉語閑翻開花名冊,隨意翻閱幾頁,見上麵詳細記錄了本地學子的籍貫、年齡以及師從等信息,心中暗自點頭。
    “金陵學子多才俊,這般詳盡的記錄,足見夫子廟教化之用心。”葉語閑隨口稱讚道。
    王夫子聽了,臉上露出幾分謙遜的笑容:“承蒙大人誇讚,實不敢當。如今讀書人雖多,但能考中者寥寥,還需朝廷加以引導、鼓勵,才能真正興學。”
    葉語閑點點頭,隨手將花名冊合上,又問道:“平日授課之事如何安排?如今年關,學堂是否仍有留守的學子?”
    王夫子答道:“平日授課分四堂,按學子年齡、進度分別講解。至於年關,大部分學子已返鄉,僅有幾位離鄉路遠或家中貧寒者仍留在廟中。張先生負責日常教導,老朽則協助處理雜務。”
    葉語閑心中想著金陵的教育風貌,翻看著花名冊的時候,目光不由被廟後的一片動靜吸引了過去。他看到幾個孩童正在嬉戲玩鬧,而其中一位穿著長衫的教書先生正蹲在地上,指導一個孩童玩耍一輛木質的小車。
    這小車頗為有趣,車身簡單,兩隻木輪相連,孩子騎在上麵,雙腳點地,用手扭動前軸操控方向,看起來就像是現代的扭扭車的木質原型。孩子滿臉興奮,來回推動著小車,速度雖不算快,但笑聲卻連成一片,顯得極為開心。
    葉語閑見狀,嘴角微微上揚,收起花名冊,信步上前打了個招呼:“這位先生好啊,在這寒冬臘月還帶孩子玩得如此開心,實在難得。不知先生貴姓啊?”
    那教書先生聞言抬起頭,見來人衣著不凡,又有巡察腰牌,忙起身拱手還禮,笑著答道:“小生許某,是婺州人。大人有禮了。”
    “婺州?哦,那就是現在浙江金華一帶了。”葉語閑點了點頭,忽而露出一抹戲謔的笑容,“許先生,我有一事相詢。這木車頗為有趣,若要用同樣的力氣,走同樣的距離,您說該如何駕駛,才能最快到達終點呢?”
    喜歡破曉之明:天命之燼請大家收藏:()破曉之明:天命之燼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