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你們黃江到底是想幹什麽?

字數:4298   加入書籤

A+A-


    在市直機關裏發脾氣?
    聽到唐紀誠的這句話,黎衛彬當即就是一愣。
    “老唐,這事兒不算小吧。”
    “你具體跟我說說到底是怎麽一回事,他怎麽會跟市裏的人產生這麽大的衝突。”
    黎衛彬對年學成還是比較了解的,說他有脾氣那是肯定的。
    年學成年少有成,三十剛出頭就已經提任副縣長了,再加上有年家華這麽一個老頭子,沒點脾氣都不可能。
    但是年學成並不是那種玩世不恭的二代子弟,除了做人很規矩,做事情也是細致。
    要說他跟領導產生衝突的確沒毛病。
    但是在市直機關裏麵發作,那就有點不可思議了。
    好在唐紀誠也沒賣關子,立馬就說明了一下情況,原來是年學成上半年因為縣裏的事情去市裏開會。
    結果因為指標的問題跟市委宣傳部的人產生了分歧,認為宣傳部一碗水沒端平,所以就跟宣傳部的一位副部長拍桌子吵了起來。
    最後市裏介入這個事情,發現的確存在年學成說的這個情況,但是事情也隨即捅到了市委常委會上。
    有唐紀誠給年學成背書,他這個縣委副書記自然不會受到什麽處分,不過唐紀誠也因此對年學成的來曆產生了懷疑。
    正如唐紀誠所說,以年學成的性格,如果不是底氣很足的話,恐怕一般人是做不出這種事情來的。
    畢竟官場上嘛。
    下麵都是唯上的心思。
    哪怕是吃了虧,也多半會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忍氣吞聲揭過去。
    “是這樣的話那就沒問題了。”
    “不過看來他在基層磨礪的還不夠,我看你也不用太照顧他了,讓他自己碰碰壁。”
    “當然了,事情要有所控製,別把人給折騰出毛病來就成,回頭我讓人請你吃飯。”
    跟唐紀誠自然不用客氣。
    實際上參加了兩次培訓,黎衛彬結交的幾個同學裏麵,唐紀誠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能信任的人之一。
    讓唐紀誠加大對年學成的考驗難度,他也不是信口開河。
    此前年家華就專門跟他打過招呼,如果沒有這個情況他也不可能亂來。
    但是年學成的基層工作經驗的確太淺了,手段還顯得稚嫩了一些,讓他當麵跟年學成說這些話自然不太合適。
    讓唐紀誠來做這個事情無疑是最可行的。
    “吃飯就算了,你別給我添麻煩就行。”
    “你還不了解我,誇大事實沒必要,年學成的確是個好苗子,但是你說的對,經驗還是太淺了一些。”
    “說來說去差點被你繞過去了,你還是如實招了吧,他到底是什麽來頭?別弄到最後上麵突然給我弄個處分下來,到時候我可是跟你沒完。”
    聽到唐紀誠繞來繞去還是繞到了這個問題上麵。
    黎衛彬也是沒轍。
    思考了片刻後。
    他也沒瞞著唐紀誠。
    “你這個老唐,還真是不到黃河不死心。”
    “他確實有其他的來曆,不過這事你知道就行了。”
    “現在姓年的領導不多,你自己去琢磨琢磨吧。”
    沒跟唐紀誠廢話,黎衛彬也不點名,說完就直接掛了電話。
    而此刻。
    在宜山市正法委的書記辦公室裏。
    聽到話筒裏傳來的聲音,唐紀誠張了張嘴巴也不知道暗罵了句什麽。
    不過放下話筒後,他立馬挪了挪鼠標,隨即就在電腦桌麵上的瀏覽器搜索欄裏輸入了一行信息。
    隨著搜索鍵點下去,桌麵上立馬出現了一行行的信息。
    唐紀誠走馬觀花似的在這些信息上一掃而過,目光最終定格到年家華三個字上麵。
    一時間整個人立馬愣住了。
    年家華!
    年學成!
    都是江南容城的。
    好家夥!
    這來頭真不小了,難怪黎衛彬那家夥藏著掖著瞞了我這麽久。
    ……
    時間一晃就到了6月初。
    整個5月份,黃江的人事調整結束後,黎衛彬基本上已經把工作中心全部轉移到了高新區和槐林縣兩側。
    相比於這兩個工作,黃江今年的人才工作完全稱得上是一帆風順,收獲自然也極大。
    得益於高新區幾個光伏企業的通力合作,上半年人才辦不僅僅提前完成了全年的人才引進目標,而且還成功申請了一個“政企合作,打造先進平台推動人才工作發展”的省級項目。
    這個項目本身的級別並不高,拿到的項目資金也隻有百十來萬,但是項目本身的啟發性作用很大。
    據說這個項目在省人才工作會議上還得到了副書記易至卿的親口表揚,作為分管人才工作的省領導,易至卿的表態自然很重要。
    而作為這個項目的直接參與人和主要執行人,黎衛彬這個省人才辦公室的副主任當然也備受關注。
    然而隨著時間剛剛進入6月中旬。
    黎衛彬這位名字頻繁亮相的省人才中心副主任,黃江市委常委卻幹了一件令不少人都側目不已的壯舉。
    6月11號。
    作為分管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副市長。
    黎衛彬突然在市委常委會上提出對高新區的企業進行分流的建議,按照黎衛彬提交的方案。
    這一次企業分流改革主要包括兩個內容。
    一個是繼續保留已經跟市人才辦簽訂人才培養基地共建協議的高新企業,並在包括貸款,稅收等各項政策上麵給予更大幅度的優惠。
    另一個則是到期中止其餘企業的合作協議。
    在協議終止之後,這一批企業有兩種方式可以繼續開展合作。
    一種是搬遷至高新區以外的地區,但是不再享受高新區的企業優惠政策。
    一種則是重新接受黃江市的政策評估,評估合格的企業重新簽訂協議,不合格的則不再續簽協議。
    這個提議一提出自然是備受爭議,然而在市委常委會上,市委書記劉坤元跟市長王楷文卻很有默契地推動這個協議獲得了通過。
    當天下午。
    在這個通知正式發出之後。
    黎衛彬毫不意外地接到了常務副省長徐致遠的電話。
    辦公室裏,黎衛彬幾乎是剛剛拿起話筒,甚至還來不及開口,耳側就聽到了徐致遠暴跳如雷的聲音。
    “好你個黎衛彬!”
    “你告訴我,你們黃江市到底是想幹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