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狀元及第
字數:5649 加入書籤
景運四年 四月二十日
卯正三刻
整個北京城還沉浸靛藍色的晨霧之中
陳牧卻已經早早的站在皇極殿外
身軀筆直,宛若青鬆。
辰時牌動
錦衣衛鳴鞭三響
景運皇帝朱君洛著一身玄色袞服升蟠龍禦座。
伴著炎精曲,陳牧攜三百貢生齊齊五拜,山呼萬歲。
景運帝透光冕旒看著丹墀下的新科進士,終於體會到了昔年唐太宗的心境。
“天下英才入吾彀中矣”
皇極殿前隨即響起陣陣龍吟之聲。
“朕以衝齡嗣承大統,承先帝遺澤,幸的太祖太宗庇護,尤賴太師夙夜輔弼,得以安居九五”
“太師於國有定鼎之功,於朕亦有啟沃之德”
“去歲太師薨逝,朕猶喪肝膽,每每思之五內俱焚”
“今開恩科,一為太師祈福,二為傳承太師衣缽”
“爾等將來為官,務必愛民如子,恪守清廉之道,方不負太師在天之靈”
“宣誥”
鴻臚寺卿沈墨展開黃帛,高聲宣讀。
“景運四年癸巳科一甲第一名”
“山東濟南府陳牧”
陳牧應聲出列,跪於丹墀之下。
“一甲第二名”
“江西吉安府陸稟”
“一甲第三名”
“浙江紹興府高郡”
“一甲三人,上殿麵君”
陳牧等緩步上前跪倒在地,行五拜大禮。
“平身吧”
“陳卿”
景運帝臉上露出一抹笑意:“朕親閱爾之策論,深契朕心”
“去歲你即有功於朝廷,對你的封賞是朕壓下了,如今便一並還你吧”
未等宣旨,陳牧便跪在地上高聲奏稟
“啟稟陛下,臣有下情回稟”
景運帝微楞,不禁失笑道:“陳牧,莫非又想頂撞朕?”
陳牧忙以頭搶地高呼:“臣不敢”
“你這膽子還有什麽不敢的!”
“說說吧,朕也聽聽狀元郎有何高論”
陳牧朗聲奏道:“啟稟陛下,臣父當年曾受先朝右副都禦史嚴剛救命之恩,臨終之時仍念念不忘,囑托臣必報此恩”
“如今恩公已在昭獄關押五年之久,臣願遵父遺命,以這狀元之身和往昔之功,求陛下開恩放嚴公出獄”
陳牧說完免冠叩首再拜,等待皇帝裁決。
誰也沒想到陳牧突然來這麽一手。
這可是傳臚大典!
豈同兒戲!
從內閣大學士到翰林學士,所有觀禮的官員不禁都為陳牧捏了一把汗。
話本裏都沒這精彩!
大學士李承宗更是一掃心中對陳牧的成見,心道:真忠義也!
景運帝自然也是麵色陰沉,話語中不由得帶出三分怒意。
“陳牧,你是想用功名,換嚴剛出獄?”
陳牧狠狠咽了口吐沫,神色異常堅定
“是”
“哈哈哈哈哈哈”
景運帝手指陳牧,突然放聲大笑
“不愧是朕欽點的狀元,果然忠孝仁義”
“然而狀元功名是你的,也是朝廷的,不是你想換就換的”
“嚴剛也曾與國有功,今日朕便再賜你一道恩賞,成全你這份情義”
“傳旨開釋嚴剛”
陳牧使勁一掐大腿頓時滿眼含淚,納頭便拜。
“謝陛下隆恩”
景運帝又開口勉勵了一番其餘兩人,授予進士及第身份,入翰林院。
三人換上深藍色進士巾服,從此便是官身。
隻是陳牧這麽一折騰,原本就是三鼎甲中陪襯的二位,愈發顯得光芒黯淡。
傳臚大典繼續,二甲共錄四十五人,賜進士出身
其中會試榜眼李道玄,僅獲二甲三十四名,險些掉到三甲去。
其餘人等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宣讀結束,新科進士山呼萬歲。
禮部官員將金榜張掛於長安左門,傳臚大典才算徹底結束。
……
午時初刻,長安左門前
八名順天府皂吏扛著鎏金香爐當街一擺,沉水香混著龍腦的煙氣籠住金榜。
順天府尹張九陵親手給陳牧等三鼎甲戴上簪花。
將七尺紅綢斜跨在陳牧肩頭,綢麵金繡四個大字
“天子門生”
“咚”
“咚”
“咚”
東便門三聲炮響,禮儀官大喝一聲。
“起儀”
順天府青袍衙役在前,十二麵銅鑼開道。
旗牌官緊隨其後,“肅靜”“回避”“狀元及第”“禦賜翰林”等八麵藍緞旗迎風招展。
旗杆頂端的鎏金槍尖,幾有破雲之勢。
四名壯漢扛著猩紅銷金羅傘,站在陳牧身後。
傘麵十六道金線匯成的五爪團龍鱗爪飛揚。
兩名鑾儀衛抬來金鞍牽來禦馬,縱聲高呼:“請狀元公上馬”
陳牧踩著朱漆凳翻身上禦馬,由榜眼探花左右隨行,鼓樂儀仗開道,開始了「禦街誇官」。
遊街隊伍出承天門,經長安左門,過棋盤大街,趕往順天府衙。
一路之上百姓的驚呼與讚歎聲不絕於耳
“快看,新科三鼎甲來了”
這是純路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咦,今年狀元長得不錯呀?”
這是單純的欣賞。
“兩年之後,三人必有我焉”
這是借此勵誌的。
“京城最好的蜜餞果子,狀元都說好吃”
這是會做生意的。
“狀元郎,來呀”
這是早起的海鮮商人們.....
陳牧現在覺得自己不像狀元,像耍猴的。
他是那猴!
不過轉頭看看左榜眼右探花,心中頓時平衡許多。
“哼,這倆連猴都不算”
比起往年的誇官遊街,今年朝廷又整出了不少花活。
鴻臚寺就搞出了個“九老觀禮”,特選京城中九十歲以上老者九人,坐特製紅漆交椅於街側觀禮。
有綢緞莊高懸十丈紅綢,是為狀元紅。
更有外邦使節臨街觀禮,朝鮮使者更是獻上了高麗紙百刀。
一路遊行終於到了順天府,順天府尹張九齡再次親迎。
贈了金花綢緞後,這才把三人引入大堂,設宴款待。
是為「狀元宴」!
.......
狀元宴後,陳牧被順天府以傘蓋儀從送回宅邸
「狀元歸第」
陳牧中了狀元,宅子也換上了「翰林清貴」的匾額。
自然而然的,他這個小宅子也暴露在了人前。
一時間,陳牧的小院門前人頭攢動,被各色人等將此處圍得風雨不透水泄不通。
然而,新科狀元卻並不在府內。
陳牧回來就將家中托付給了孫桐和孫掌櫃。
他則更換行裝,懷揣早已備好的禮物,敲響了長公主府的大門。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