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帝王心術
字數:4002 加入書籤
要麽說知不知足,全靠比!
相比於傳說中的那道菜,陳牧覺得眼前名字稍顯粗俗一些的菜品
堪稱佳肴!
巳時正,開宴
禮部尚書郭睿舉起金爵
“聖天子臨軒策士,拔諸生為股肱”
“今日恩榮,非獨諸君之幸,實乃社稷之福也”
眾人齊呼:“吾皇萬歲”
下一個流程是三通酒。
光祿寺卿獻“天祿酒”
狀元陳牧獻“鹿鳴酒”
二甲進士周敬中獻“瓊林酒”
獻酒三巡,這鹿鳴宴才算走完繁瑣的前期流程,進入大家喜聞樂見的詩文唱和環節。
禮部尚書郭睿率先開口:“值此盛事怎麽無詩文為賀,狀元公可有佳作?”
陳牧起身一禮:“稟宗伯,晚生偶有所感,還請諸位前輩及同年賞析”
“玉陛傳臚曉日曈,瓊林開宴沐恩隆
三千禮樂歸陶鑄,四百山河入彀中
敢謂文章魁多士,願將忠盡報宸宮
白頭豈昨誇詡計,長策須成社稷功”
陳牧吟誦完畢,郭尚書立刻讚道:“忠義此作,有夏元吉之忠,有解縉之宏闊,真台閣氣象也”
有陳牧開了好頭,其餘人等你一首詩,他一首詞,各個不落。
都是寒窗苦讀多年的個中翹楚,瓊林宴做詩詞又是多年的規矩,自然早有準備。
譬如憋著一口氣的李道玄,就在席間一展才華。
“丹墀對策氣如虹,鵷鷺分行拜紫宮。
一代衣冠瞻闕下,九重雨露滿江東。
敢言稷契非吾事,惟向夔龍學古風。
他日麒麟閣上客,肯教勳業負宸衷”
不過作為一名二甲進士,可就沒有陳牧那麽大麵子了。
郭尚書點評道:“鋒芒太露恐非好事,還需順應本心為妙”
把原本道骨仙風的李道玄,羞的好像關二爺一般。
相比於他人的精心準備,反倒是陳牧剛作的那一首,才是真正的臨時起意。
他本來準備的詩是一首專為李閣老準備的。
畢竟程閣老都有,恩師也叫了,總不能厚此薄彼才是。
結果李閣老沒來。
“也不知我這位便宜老師,為何今日不曾列席,難道國朝目前還有什麽事大得過瓊林盛不成?”
還真有!
程閣老致仕了,李閣老新任首輔
一朝得勢之餘,自然也接過了原本程閣老的滿腦袋漿糊。
說的就是給陛下選秀女這事。
這事說起來也是一個曆史遺留問題。
當年先帝駕崩,景運帝朱君洛登基已十三歲了。
按照國朝慣例,那時就應該選皇後,妃嬪充實後宮。
可這個奏本被薛太後以皇帝年紀尚幼為由給否了。
原因很簡單。
這位太後娘娘想讓自家侄女做皇後。
然而有洪武大帝親編的皇明祖訓在,老太師也不能敢同意這個荒唐的提議。
就這麽著,小皇帝的婚事就給耽誤了。
以至於如今都親政了,後宮裏連個皇後都沒有。
古往今來也算罕見了。
終於把老太師熬死了,太後娘娘覺得自己終於盼來了曙光。
結果斜刺裏殺出個白霜靈。
直接把太後娘娘打懵了。
太後娘娘一看大事不好,不敢固執連忙準備給皇帝選秀。
然後內閣首輔程閣老因此致仕,這個鍋就此完美的落到了李閣老頭上。
不偏不倚。
首輔大人今日之所以沒去瓊林宴,就是因為後宮中的母子二人又為這事頂了起來。
景運帝一怒之下搬去了西苑,他得趕去說和。
西苑內,景運帝站在龍書案前筆走龍蛇
首輔李承宗躬身苦勸
“陛下,江山為重啊”
景運帝恍若未聞一般繼續執筆,片刻後終於成詩一首。
“閣老,看看這首詩如何?”
李承宗緩步上前,低聲輕吟
“貢闈左近起危樓,槐序香茗倦心休.......”
“好詩,好詩,不知是何人所作?”
“嗯?就不能是朕作的?”
李承宗撫須笑答:“此詩雖好,字裏行間去有些文人酸氣,不似陛下詩文氣魄恢弘,一派皇者氣象”
這龍屁拍的舒服,景運帝讚道:“不愧是當年父皇欽點的狀元,李閣老好眼力”
“此乃巡城禦史練子寧近日所做,閣老不妨猜一猜,這詩文中所寫何人?”
李承宗思索片刻,還是搖了搖頭
“臣近日一直忙於處理公事,未曾留意到京中傳聞,請陛下恕罪”
景運帝掃了他一眼,笑道:“君臣閑談罷了,閣老何罪之有”
“此文中所述之人,就是新科狀元陳牧,前幾日他被人刺殺了........”
李承宗認真聽完,忍不住連連讚歎
“陳牧此人忠孝仁義,真國士也”
“臣恭喜陛下,喜得良才”
景運帝嘴角掛起一絲意味難明笑意
“陳牧確是賢才,但畢竟年紀尚輕,需要有人悉心栽培才是”
“紀誠即將致仕,閣老與他同為狀元出身,將他收為弟子如何?”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