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門道
字數:5965 加入書籤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百姓們紛紛歡呼終於盼來了青天大老爺。
吳德昭和鄭三槐二人卻脊背一陣陣發涼,激靈靈打了個冷戰。
無他,縣丞是國朝正式官員,任免權都在吏部。
按流程需要縣裏發公文去京城之後,吏部再回文。
這一流程最少三月開外。
甚至吏部會直接駁回此事。
可這新任縣令上任不足半月,竟已然弄來了吏部批文,將縣丞給罷官了。
這說明什麽?
在將趙大戶的事交給張縣丞之時,就已經發文去了吏部。
這就是個坑!
吏部能如此快的發文到縣,也隻能說明一點。
那就是新任縣尊背景通天。
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便能讓吏部免了縣丞!
更何況那趙成與張文遠狼狽為奸數年,一朝變臉竟成了埋葬張文遠的幫凶。
今日堂上那哪裏是來對質的,那就是來領罰的。
縣尊是何時將這大戶攬入麾下的呢?
兩人怎麽想也想不明白,但是知道一點。
這位新任縣令,不是他們所能揣測的了。
……
在他們看不見的角落,趙成拉住了唐師爺。
滿臉恭敬獻媚的模樣哪有在堂上的氣定神閑。
“唐師爺,您看我都按您說的做了,我那個事?”
“事?什麽事?”
趙城微微一愣,立刻反應過來連忙諂笑。
“草民說的是那六人告我的狀子,大人叛的英明,草民一時糊塗差點釀下大錯”
“多虧了縣尊,才讓草民迷途知返”
“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說話間趙城熟練的塞了張銀票過來,唐師爺順手接過塞入懷中
公門技術活,熟能生巧。
“誒,縣尊最近去了趟縣學,年久失修....”
“師爺放心,縣尊對草民大恩,此次所需草民捐了”
“嗯?那怎麽行,不可不可”
“草民一時貪念險築大錯,都是因不讀書不明理所致,出資修建縣學,讓學子多讀書、多明理,此乃草民生平之願,您就成全草民吧”
“誒呀也好,但不可多捐,衙門也會給你送塊匾額”
“多謝師爺,多謝縣尊”
唐師爺領著趙大戶去吏房簽了捐獻文書,將其送出衙門後這才來到後堂。
蘇青橙遣丫鬟銀環送來了茶水點心。
此刻陳牧正美滋滋的品著夫人的手藝。
眉開眼笑間,不見一絲縣尊風範
這才真像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
“東翁好享受呀”
陳牧笑著將托盤推了推
“先生來嚐嚐,青橙剛做的”
“呦,老夫算有口福了”
唐師爺捏起一塊糕點放入口中,頓時咯嘍一聲,整個人都僵在那了。
一雙眼睛瞪的比牛都大,直勾勾的盯著陳牧。
陳牧憋著笑,將茶水遞了過去
“您來順順,別噎著”
“啊..”
唐師爺用力咽下口中的不明之物,連喝了兩杯茶才算緩過神來,看陳牧的眼神仿若看一股怪物。
“你...這...”
“誒,東翁辛苦了”
“哈哈哈青橙還是有些進步的”
陳牧開懷大笑,一掃多日陰雲。
小插曲過後,倆人開始談論正事。
唐師爺將趙成送的銀票和捐獻文書遞了過來
“東翁請看,趙城答應捐獻五百兩銀子修建縣學”
“先生收好就是,跟學生無須如此”
陳牧拿過文書掃了兩眼,十分滿意的點點頭,忍不住笑道:“這趙城也是聰明人呐”
唐師爺把銀票揣了回去,笑的格外真誠。
“趙城如果不聰明,怎麽能想出賦稅轉移這一招,”
“勾結張縣丞將稅負都壓在貧民身上,不為人子呀”
陳牧對這話深表讚同
他就夠壞了,可也沒想著薅貧民的羊毛。
官員為天子牧民,若把民都牧成光頭。
那這官也做到頭了。
“先生,一會替我給那兩個捕快送點傷藥和銀子,這次算委屈他們了”
唐先生趕緊站起來拱手道:“東翁體貼下屬,老夫代他們謝過縣尊”
陳牧笑著擺擺手,取過紙筆遞給唐師爺。
“先生,有件事您幫學生算算”
“如果靜樂縣境的汾河兩岸都修上石堤,需要花費多少銀子?”
唐師爺下意識的接過紙筆,腦子還沒反應過來,緩了數息才驚疑道:“東翁說的是石堤?還全部?”
陳牧自然的點點頭,這事自從他視察了一番大堤就在心中醞釀了。
靜樂縣的大堤年久失修,幾乎都是壘土以及砂石的土堤。
從洪德年間開始,幾年就會決口一次。
百姓可謂怨聲載道。
他此次來靜樂,景運帝給的任務是做一根釘子,深深紮根進山西官場。
如同昔日揚州府的李衝。
官場講究的是名正言順,想在這地方紮下根,政績就必然不能差了。
而整個靜樂如今最容易出政績的地方
一是治河,二是剿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治河就是汾河,剿匪的匪就是礦匪。
前幾日吳德昭憋不住了,說出了心中之事。
便是那礦匪!
靜樂縣境內以及周邊,有鐵礦以及其他礦石,礦匪一直都有。
可從景運二年開始,礦匪不但多了不少,而且還被人組織起了數個山頭。
如今已是靜樂縣百姓的心腹大患!
吳德昭是真的期望這位掛著鎮撫銜的縣令,能把這事辦成了。
可惜被陳牧給暫時搪塞了回去。
剿匪陳牧當然沒把握。
可治河的膽子還是有的,而且很大。
唐先生看他模樣就知是鐵了心要做,自己空勸無用,還是用數字說話吧。
年輕人,還是年輕呀!
“東翁,縣衙的記錄中提到,縣境內汾河段總長一百裏,兩岸同修就是兩百裏”
“石堤規製為丈高的坡形,所需條石大概一百五十萬塊”
“若征發五千人修河,大約兩年至三年,若有其他意外譬如徭役災荒,可能需要三至四年”
“所需食材,灰漿,木材,工匠,民夫等等花費,大約需要紋銀六十萬兩”
“如今靜樂縣在籍不到六萬,去年全縣賦稅四萬八千兩”
唐師爺不愧公門老狗,這帳一筆一筆算的門清。
聽的陳牧臉都綠了。
當年隋煬帝修運河,征發勞力也沒超過全國十分之一,那就已經是亡國之兆,整整被罵了一千年。
他陳牧一個縣令何德何能敢與隋煬帝比肩。
全縣賦稅不到五萬兩,花費六十萬修河,缺口把他陳牧全族賣了也不夠。
陳牧沉吟片刻,終於還是不死心。
這件事在他預想中是能動薛皇商的好機會,實在不忍放棄。
“先生,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麽?”
“譬如太宗親製的水泥,乃築城的無雙利器”
“非但造價低廉而且修建極快,用以修建堤壩再合適不過”
唐師爺長歎一聲,依舊不忘恭維道:“東翁能知曉此物,可見狀元之才絕非虛言”
“水泥的確是個好東西,非但造價低,成品也與青石無異”
“原本此物是皇家所秘藏,產量極低,隻供應邊軍”
“百年前皇家終於將此方交於工部,準備用於天下,可卻被當時的兵部尚書劉大廈衝入工部,一把火給燒了”
“如今水泥依舊隻由皇家窯場出產,隻供給邊軍使用,想用之築堤難矣”
陳牧揚天長歎,哪怕他這種自私自利之人,都想不明白怎麽會有這種棒槌。
“劉大廈,千古罪人呐!”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