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陳青天又缺錢了
字數:5735 加入書籤
山西的洪水整整肆虐了半個月,朝廷的反應不可謂不快,緊急從外地調糧救災。
可就算如此,整個太原府也損失慘重
水災致死者數以千計,淹沒良田房舍無數。
大災之後又是大亂,賊匪趁機搶掠,衣食無著的災民也紛紛從賊。
一時間整個太原賊勢猖獗,甚至太穀縣城都被一夥偷偷流賊衝了進去,洗劫了一番。
相對於整個太原府的危機局勢,靜樂反倒成了一方淨土。
知縣陳牧應對得當,救災迅速。
縣內糧食充足,大戶紛紛慷慨解囊,哪怕受災的百姓也很快重新安置。
除了決堤之時淹死數人,整個靜樂未因水災餓死一人。
而流竄的盜匪對靜樂更是敬而遠之。
因為這裏有蕭鐸!
這位豪俠被朝廷恩賜了百戶的虛銜,臉色鐵青的帶領陳牧組建的巡防隊,一日連滅三夥流賊。
整個靜樂頓時再無流賊所困,哪怕礦匪也避其鋒芒躲入靜樂北部茫茫深山之中。
朝廷不會對有功之臣吝嗇,故此陳牧升官了。
加官戶部山西清吏司員外郎,提督靜樂析州數縣鐵冶事務
陳牧就此再次成為朝廷官員特例中的特例。
本職靜樂知縣,區區地方正七品文官。
兼職振武衛鎮撫,從五品軍職中的文官。
按國朝軍製,相當於地方文官正六品。
戶部山西清吏司員外郎,從五品京官!
唐師爺拿著陳牧的任命文書,不住的嘖嘖稱奇。
“東翁啊,您這官做的,老夫都看不明白了,怪哉怪哉”
陳牧笑著擺擺手,親手倒了碗茶遞了過來,看的唐先生一臉茫然
“先生就別打趣我了,這麽多差事,學生哪忙得過來啊”
“以後還得先生多多分擔才是,學生在此多謝先生了”
唐師爺臉都黑了,這狗賊難道又憋出什麽壞水了?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東翁,您又想做什麽?”
該說不說這唐先生是真敏銳,陳牧剛撅屁股他就知道要幹嘛了。
既然看出來了,陳牧便索性直言,這事還真隻能唐師爺去不可。
別人去他還真不放心。
“先生,朝廷委派了學生鐵冶事務,自然要先將數縣的賬冊帶回來一一驗看”
“可學生怕其中有人搗鬼,故此想請先生替學生跑一趟”
唐師爺聽完苦笑著搖了搖頭,手上的茶杯仿佛有千斤重一般。
“東翁,老朽就是個師爺.....”
“哈哈哈先生之才可非一般師爺能比,學生謝過先生了”
“誒,老朽這個命啊”
唐師爺長歎一聲,將手中茶水一飲而盡,算是應下了這個差事。
那位要說不就取個賬冊麽,怎麽好像很難似得。
其實陳牧交給他的哪裏是取賬冊,那根本就是查賬去的。
而國朝官兒,有一個算一個,沒有一個喜歡查賬的。
懂的都懂,造假遺漏幾乎是必然的。
更何況,這是山西呀。
“先生放心,此行有韓捕頭以及四位衙役隨行,安全方麵不是問題。”
“誒,希望如此吧”
.....
陳牧把最撓頭和繁瑣的事推給了唐師爺,原本想著還能歇息幾天。
可惜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他比唐先生還忙。
因為十月十五開始,天降暴雪,深達二尺。
為了不讓災民凍死,陳牧一咬牙再次調了一千民夫,配合災民一起修繕房屋,一切花費都由官府承擔。
縣衙所有官吏更是一個不留,在陳牧帶領下衝在最前方。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青天大老爺拚命救災,下麵人自然不敢怠慢,百姓更是踴躍救災。
據事後統計,光無償參與救災的靜樂百姓,就超過兩千餘人。
十天時間,陳牧帶領全縣官吏百姓共同努力下,共蓋房二百七十三間,修繕三千八百四十五座房屋。
再次硬生生的未讓一人凍餓而死,實乃國朝奇跡。
然而奇跡的背後,銀子也花海了。
一次水災一次雪災,大戶那坑來的銀錢愣是花出去一半還多,就這還不算未付給薛家的三千兩糧錢。
陳青天又缺錢了....
畢竟收買人心要花錢,邀買名聲也要花錢。
沒錢他就是有心,也什麽都做不了。
然而這次已經不能再薅那幾家大戶了,人都是有底線的。
程家雖然有些家底,可人去屋空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案子根本無法定罪。
一日不曾定罪,家產自然也不能充公。
可官兒缺錢了,怎麽辦?
陳牧的目光放到了寧家頭上。
本縣有六大戶,分別為
薛家、趙家、魯家、段家、徐家、寧家。
其中趙家最先被被坑過,最先捐了銀子
薛家這次救災也出了大力。
魯家,段家,徐家上次已經薅慘了,再榨油水必然適得其反。
最後剩下的便是這寧家!
這寧家在六大戶中排行最末,可若論財力,也就薛家能穩穩壓過一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蓋因其靠的釀酒發家,所釀醉月清烈酒行銷長江以北,特別是蒙古遼東。
這些年來賺的錢海了。
陳牧之前並未找其麻煩,一則是因為沒有把柄在手,二來也是留個靶子轉移一下仇恨。
國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也。
要不然大戶團結一起,他這個縣尊也做不踏實。
這次賑災縣中其他幾個大戶都出了錢出了力,陳牧投桃報李不但在免稅上大開其門,更是親筆題寫了匾額送了過去。
眼下正是自己與大戶關係正濃之時,現在處理寧家,倒是時機正合適。
因為有人舉報,寧家涉嫌私釀。
釀酒需要糧食,而糧食乃國朝命脈根基
故此大明律明文有載,酒坊需“報官納課”。
按定釀酒,不得私自釀造。
當然大明律規定的多了,後世事實上早已放開,隻要商稅照繳,誰管你釀多少。
畢竟對於官兒來說,糧稅天大的事,乃是考成的重中之重。
但是這條條文可並未廢除,而且國朝早有先例,值大災之年,地方官可援引《大明律·戶律》中的條文,禁止私釀,違者“鞭答五十,酒醋沒收。”
現在陳牧就要用這個前朝的律法,懲治一下本朝的大戶。
打定主意陳牧立刻命人喊來吳德昭以及鄭三槐,畢竟發布公告是大事,總要商量著來。
二人很快來到後堂,相互見過禮後陳牧長歎一聲,滿麵愁容
“如今雖然大雪暫歇,河水封凍,災情有所緩解”
“可眼下靜樂的存糧也就將夠災民用到夏收,若發生一絲意外都恐生事端”
“故此本縣決議援引大明律,從即日起禁止私釀,以杜絕糧食浪費問題”
“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吳德昭和鄭三槐對視一眼,都看出對方的無奈
陳牧找他們倆來的心思昭然若揭,可作為佐貳官他倆也沒有任何辦法,隻能齊聲附和
“大人所言極是,下官讚同”
縣衙官員商量後的決議,就是徹底的官府行為,與個人再不相幹。
古往今來,不外如是。
“好,既然都沒意見,那本官這就出具告示”
陳牧提筆親手寫了封告示,蓋上知縣大印,還十分貼心的將生效時間延後一天。
一邊命人將其張貼出去,一邊給這二位派了個差事。
“縣中有不少釀酒大戶,本縣不能不教而誅,故此還得勞煩二位走一趟,將縣衙的決議傳達一下”
“免得突然禁令,使商戶蒙受損失。”
倆官兒心裏怒罵:你就給了一天的時間,能不能有損失心裏沒數麽?
當然也就心裏罵罵,嘴上還得是縣尊仁德雲雲、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