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接踵而至
字數:5121 加入書籤
“於光,你意下如何?”
可惜慶王今天點太背,他的媚眼再次拋給了瞎子。
於光短暫愣神之後也便恢複了鎮定,聽見此言立刻狠狠唾了一口,將脖子一挺斥道:“呸,我於光飽讀聖賢書,豈能做那等附逆之人,今日有死而已,何懼之有”
“無需多言,可從速殺我”
慶王爺被氣的咯婁一聲,保養極好的粉白麵龐漲的通紅,當即決定要宰了這個所謂的大明福星。
天王老子都救不了你!
不過有些疑惑還是要先問清楚,他心中著實疑惑?
這裏說一句題外話,慶王這就是沒經驗呀,碰見這種選手,得學陳牧。
能動手盡量動手。
多少人和事,毀於話多呀!
“於光,你等今日為何如此?”
於光突然麵上掛起一絲笑意,朗聲道“這對王爺來說,也許難以理解,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我於光雖不才,也願為顏常山舌,為張睢陽齒”
“你!”
慶王聞聽此言不禁勃然大怒,用此話罵他,真是髒的不能再髒了。
文化人罵人,沒點學問都聽不懂。
“給我砍了他!”
黑衣武者剛要動手,就聽於光猛然抬手道:“且慢”
“嗯?”
慶王急忙抬手阻住,心道:難道他改主意了?要不本王原諒他?
這邊他還在自我找借口,那邊於光也將目光轉向巡撫翁行愷。
“翁巡撫,李副總兵,同僚一場下官死期將至,不知可否為我解惑,你等為何願意附逆?”
“又為何勾結蒙古韃子破我城池,害我百姓?”
“難道就不怕九族罹難,列祖列宗於地下蒙羞!”
慶王眼睛都紅了,這麽多年頭一次被人這麽無視過,更有一絲深深的被挫敗感浮現在心頭。
他根本不等翁行愷回話,厲聲高呼:
“給我宰了他們”
於光嘴角掛起一絲嘲諷的笑意,緩緩閉上了雙目。
有些事就是這麽玄妙,容不得你不信。
這位都閉目等死了,卻到底沒死成。
就在慶王下了格殺令的下一刻,一名黑衣武者翻牆快速跑了進來,湊到慶王耳邊低聲稟報:“稟王爺,王國梁重傷,帶著五千騎從西門逃了”
“什麽!”
慶王勃然變色,失聲道:“射雕手沒殺了他?埋伏的人馬難道也失敗了?”
“是徐懷仁,那個狗官不知如何得了消息,射雕手刺殺失敗後,王國梁就快進埋伏圈時,卻被那狗官所阻。
咱們的人見事不好強行刺殺,也僅僅重傷卻未拿下人頭,王國梁被親衛背起,帶著五千騎從西門離去”
翁行愷心裏咯噔一下,急忙追問道:“他們去了何處?”
“榆樹堡”
“壞了!”
翁行愷扭頭看向依舊不明所以的慶王,急的直跺腳:“榆樹堡是進軍京城的必經之路,有守軍三千人,最新運來的軍糧還在此處囤積,必須趁他繼續未穩拿下此地,否則悔之晚矣!”
相比於翁行愷,慶王反倒有些不介意的擺擺手:“放心吧,城外有十萬蒙古大軍,哪裏能讓他們輕易的遁去”
“誒呀王爺!”
翁行愷心中大罵盧方,這狗賊找的什麽合作對象,其蠢如豬!
“王國梁隻帶走五千人,那是因為那是大同邊軍中最精銳的大同鐵騎,其中應該還包括夜不收和遊弩手,若非其重傷和賀倫等都在衙門,以致群龍無首,就憑這五千人……”
翁行愷沒有繼續說下去,意思卻已經表示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什麽!都是廢物!”
看報信的黑衣武者點頭確認了這個消息,慶王也急了,立刻怒視副總兵李崇義道:“大同鐵騎不是在你控製之中,怎麽會被王國梁輕易帶走?”
“那是因為王國梁未死,本將要派心腹人去截殺,是王爺你說說的絕無問題!”
李崇義將劍柄握的吱吱響,一雙虎目怒視慶王朱君洵。
此刻幾乎和翁行愷一個想法,心裏埋怨盧方,您老怎麽找了這麽一位?
昔年他犯了殺良冒功的大錯,即將麵臨極刑,最終是如今的郭尚書給平的事,世人都以為其的恩主就是郭尚書。
其實當初真正起作用的是盧方!
郭尚書不過是做個順水人情罷了。
他是隱藏極深的鐵杆盧黨!
前些時日盧方親自來大同,他很輕鬆的就被說服了。
當然其中固然有恩義的成分,最重要的是盧方給他分析的朝中局勢以及即將麵臨的境遇,使他不得不反。
當年他做的事收尾不幹淨,有個遺孤活了下來,已經將此事捅給了老嚴剛,朝中的巡邊禦史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可你老精明了一輩子,怎麽會選這麽一個棒槌,來當合作夥伴?難道那依舊在析洲王府的吉王,會有何不同?”
魚找魚蝦找蝦,烏龜專找大王八,他不信能和慶王這廝混在一起的吉王,會有多高的水準!
李崇義的反問把慶王堵的臉色通紅,就在剛想發作之時被翁行愷攔了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爺,王國梁未死消息必然走漏,快速進京城之路又斷絕,當務之急是盡快南下接應吉王殿下,否則大事危矣!”
這位和李崇義入夥的理由不同,他為的隻有一個目的,為太師報仇!
盧方前來給他透露了驚天秘聞,太師趙昇居然是景運帝毒殺的!
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可去質問的魏康安死了,官方死因居然是病死!
這本身就是最大證據!
因為如果根本沒有這事,魏康安刺王殺駕,定會處以極刑,卻不會被遮掩起來。
遮掩本身就是另一種形式的承認!
翁行愷孤家寡人,一輩子追隨老太師,如今就想去京城問問當朝皇帝一句話:“你憑什麽!”
慶王爺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榆樹堡是大同鎮邊疆防禦計劃中僅次於大同的內地堅城,更是大同去往京城的必經之處,根本不是短時間能打破的。
一旦消息傳入太原,被層層包圍的吉王可就凶多吉少!
沒有了吉王,所謂靖難就是一個笑話!
皇家曆來有母憑子貴之說,但很多時候是子以母貴。
慶王的生母是誠肅侯的女兒,說起來也不差,可在宮中的位份僅僅是個嬪,而吉王則不一樣。
吉王的生母是先帝後期最寵愛的貴妃鄭氏,在後宮無主的情況下,協理六宮事務的鄭貴妃幾乎相當於皇後。
更不要說先帝駕崩後,鄭貴妃悲痛之餘以一條白綾殉葬而去,當今天子親自追封的皇貴妃。
要不是太後阻攔,非被追封皇後不可。
所以隻有吉王才有足夠的身份能得到天下人的認可。
畢竟朝野早有傳聞,若非先帝猝然駕崩,吉王繼位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這事換作他慶王來做,根本不可能服眾,被滅隻是早晚的事。
哪怕吉王要死,也不能死在現在!
“翁巡撫,李總兵,你們著手整頓邊軍,本王出城麵見徹辰汗,使其迅速南下接應,務必不能害了五弟性命”
這位帶著人匆匆而去,把巡撫大堂空了出來。
翁行愷看著挺胸抬頭閉目等死的於光,不由得一陣羞愧之意湧上心頭。
老頭還是有些羞恥心的。
“誒,今日死的人夠多了,本官再給你們個機會,下去好好想想”
“來人,將他們打入大牢”
誒,還是那句話,有些事不能迷信,可不能不信。
你看看,這不又活了!
喜歡大明偽君子請大家收藏:()大明偽君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