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用兵之道

字數:3496   加入書籤

A+A-


    項小滿的神色還算平靜,並沒有再像往常那樣插科打諢的跟項謹耍貧嘴。
    其實,這次的最終結果也並非他想看到的,義軍的目標不是偏安一隅,早晚會有攻取整個冀州的那一天,而三原關被徹底焚毀,且不說損失了十數萬石糧草,丟掉如此一個戰略要地,無疑會對日後的軍事行動造成一定阻礙。
    他心裏也有很多疑惑,或者說,他也很想知道,自己防守三原關的過程中有無過錯,若是項謹在的話,又會怎麽排兵布陣,以保關隘不失。
    “師父,您說,徒兒聽著呢。”
    項小滿的態度很認真,這倒是讓項謹極為滿意,微微一笑:“那些小問題就不提了,隻是你大擺空城,卻是……”
    他頓了頓,又說,“所謂「示弱於敵,誘敵以虛」,你能在短時間內拿捏住羅不辭的謹慎性格,製造出一種城中空虛的假象,誘使他不敢輕易進攻,從而化險為夷,這一點,倒是足可展現出你對兵法的理解。”
    “單拿這一點來說,確實很妙,為兄也甘拜下風。”赫連良平插話道,“我和嫂夫人聽說以後,可都被震驚的說不出話呢。”
    被人當著麵的誇,就算是項小滿沒臉沒皮,此時也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隻是憨笑兩聲,並未多說什麽。
    然而,項謹卻又突然微微搖頭,一改話鋒:“可你後麵所為,卻又實在不盡人意啊。”
    赫連良平認同的點點頭,項小滿看看他又看看師父,笑意逐漸消失,眉頭又微微蹙起。
    他突然就想起來,當時羅不辭謹慎了一天,就連張峰做出那種極具侮辱性的動作後,都能忍得住怒意而沒有輕舉妄動,可退兵不久,又派出兵馬前去探關,這一點可是讓他到現在都沒想明白。
    “師父,我也覺得奇怪,為什麽羅不辭突然就敢行動了?”
    “因為這種計策的本質,就隻是為了爭取一個時間,同時,它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一旦被敵人識破,局勢就會瞬間逆轉。”
    項謹解釋道,“你確實贏得了時間,但你沒有意識到,這段時間的持續性是極其有限的。羅不辭雖然謹慎,但絕非庸才,不可能一直被這種簡單的虛張聲勢所迷惑。”
    項小滿若有所思,卻又沒完全明白,問道:“師父,那照您所說,我後麵應該怎麽辦?”
    “怎麽辦?”項謹笑了笑,“若你一開始就是準備舍棄三原關,擔心棄關後引羅不辭大軍追殺,而設下此計爭取時間,待其退兵你便走,可稱得上千古奇謀;亦或者你有援兵可在短時間內抵達,而當時關內守軍並無一戰之力,設下此計拖延到援軍到來,也可在後世史書上傳為佳話。”
    說完,項謹又突然斂了神色,正色道,“但你妄想用這一個計策,拖住羅不辭三天,那可就無異於癡人說夢了。”
    這評價著實不好聽,基本就算是完全否定了項小滿的這一策略。
    他當初沒想著棄關而走,援軍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到達,那他大擺空城,除了將自己置於險地,似乎再也沒有什麽實質性意義了。
    對此,項小滿也沒有反駁,事實就像師父說的,最終的結果也是計策被識破,他還險些命喪郭彝手中,無疑是印證了這個計策的致命弱點。
    見徒弟不說話,項謹也知道他都聽進了心裏,便又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帶兵之道,最重靈活多變,任何策略都不可能是絕對正確或錯誤,為師的解釋,也隻是基於一種理想化的分析,一旦上了戰場,實際情況也會因為敵人的反應、戰場環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這一點,你要銘記於心。”
    項小滿輕輕點了點頭,他能明白師父並非是在單一的批評,而是趁著這個機會,教導他軍事行動中“策略組合”的重要性,不充分考慮到後續的應對措施,單一的計謀往往難以應對複雜多變的戰場情況。
    這就像是在下一盤棋,每一步棋看似精妙絕倫,但如果隻著眼於眼前的一招,而忽略了後續的布局和變化,最終隻會陷入被動的局麵。
    真正的高手,往往能在落子之前,就將後續的幾步甚至十幾步都了然於心,進退有據,攻守自如。
    “師父,我想,我應該明白了。”項小滿籲了口氣,“兩軍對陣,不應隻想著用一招製敵,而是要多考慮後續的應對,讓計策相互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體係。”
    “嗬嗬嗬……孺子可教也。”項謹撫須長笑,一臉欣慰,“戰場之上,局勢瞬息萬變,唯有隨機應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你這次雖然吃了虧,但能從中吸取教訓,也算是一次難得的成長。”
    項小滿嘿嘿一笑,點了點頭,沉默片刻,又問:“那別的呢?”
    “別的……”項謹微一沉吟,說道,“別的倒沒什麽,不過我要再提醒你一句,日後凡臨軍陣,萬不可以身涉險,莫說你是義軍首領,就算是一軍之將,安全也至關重要,一旦有失,不僅自己的性命受到威脅,還會影響整個戰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話師父已經不止一次跟他說過,在三原關,張峰也一再提及,還因此對他發了火。不管他日後還會不會弄險,反正現在是應了下來。
    項謹點了點頭,又說:“另外還有一點,算是為師給你的一個忠告吧。”
    “您說。”
    項謹凝視著徒弟,遲疑片刻,長長歎了口氣:“我們舉旗造反,是出於戡平亂世,救萬民於水火,解百姓之倒懸,並非是為了隨意的殺戮和破壞。”
    他站了起來,背著手,背對項小滿,“兵書有言:「發火有時,起火有日。」火攻雖有奇效,但絕不能隨意濫用,一旦使用不當,極有可能造成大量無辜百姓的傷亡和財產損失,實在有失天和。你放火燒關,雖是無奈之舉,但日後定要慎之又慎。”
    項小滿猛地怔住,望著師父的背影,眼前似乎又浮現出了熊熊烈火,耳畔像是又縈繞著一連串淒厲的慘叫。
    說來也是,恐怕就連項小滿自己都沒發現,自打他有了造反的決定,到現在一年有餘,一共參與指揮了四場戰鬥,其中有三次,用的都是火攻。
    柳溪村大敗劉文康、漠南草原突襲鐵勒部、以及這次的火燒三原關,單論一場戰鬥而言,每一次都可稱得上大獲全勝,但每一次的戰場,又都是難以言說的慘烈。
    一直在傾聽的赫連良平見他一臉呆滯,手中輕搖的折扇不禁緩緩停了下來,沉吟片刻,笑道:“項公的意思是,火攻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輔助軍事行動,達到「勝敵而益強」的效果,你熟讀兵書,自然也理解這裏麵的道理,無需太過介懷。”
    喜歡大召榮耀請大家收藏:()大召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