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想抗旨嗎

字數:3727   加入書籤

A+A-


    順天十五年,七月下旬。
    冀北的早晨,天氣已經有了些許涼意,微風下,一輛馬車迎著朝陽緩緩東行。
    車廂內不斷傳出一陣針輕語,駕車的張峰則時不時斜眼往裏麵瞥上一下,而後又罵罵咧咧。
    罵得不算髒,無外乎什麽:“小爺好歹也是領軍大將,怎麽現在倒成了個車夫?”
    亦或是:“真是暴殄天物,居然用涼地青曲拉車,連帶我的寶馬也一起受累!”
    還有就是:“年紀輕輕,如此沉迷女色,就算日後平定天下成了皇帝,也是個昏君!”
    當然,是他自己覺得不髒,而且還是光張嘴不出聲的那種,車廂內的二人自然也聽不見。
    昨夜接風宴,項小滿主動與眾人說出了自己的計劃,項謹聽完,心中疑惑算是有了答案,對於徒弟的思慮之深遠,除了暗暗感到驚訝之外,依舊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隻說了句既然有了主意,那就放手去幹。
    另外,當他提出帶赫連良卿一起前往永安時,想象中的阻撓卻並沒有出現,甚至連赫連良平都未發一言,似乎眾人都已經有了心理準備,早晚會有這麽一天。
    如此,剛剛返回定安沒幾天的赫連良平與林如英,便又各自帶領「龍驤軍」和「鳳翥軍」,合計四萬騎兵南下冀中。而項小滿與赫連良卿,則在同一時間趕往永安。至於張峰,自然還是跟在項小滿身邊,成了隨行的車夫。
    車廂內,兩人相對而坐,赫連良卿臉上的笑容從始至終都沒消失過。
    她心思細膩,再加上席間林如英的提醒,已經知道項小滿答應帶她同行,是為了彌補那一段有關“異族”的言論傷害。對此,她也沒放在心上,不論出於何種原因,能跟他在一起,她心裏就是歡喜的。
    兩人聊了一路,漸漸從家長裏短聊到此次的軍事行動。赫連良卿本就有意為項小滿出謀劃策,早在其攻打鐵勒部前就和他說過,自己有心研讀兵書,此時談及“圍魏救趙”的計劃,便有了自己的看法。
    “四萬騎兵圍困冀州城,是不是還不夠?”她沉吟道,“之前你帶領一萬鐵騎吸引羅不辭的注意,與這次何其相似,不帶攻城器械,羅不辭還會上當嗎?”
    “當然不止四萬騎兵。”項小滿說道,“我已經派人通知岷洮,讓聶雲升領兩萬大軍奔赴梁縣,同時命周蓮溪募集民力,並派出五千兵馬一起押送糧草和攻城器械,屆時會有十數萬之眾陳兵冀州城下,羅不辭定不會坐視不理。”
    這裏就不得不再多說一句,岷洮的三萬駐軍,半年前曾在與劉文康所率雍州軍的血戰中曆經生死洗禮,又經昔日鎮北將軍聶雲升的日夜操練,其戰力已經有了很大提升。
    而鎮守興安郡的主將周蓮溪,雖說一直在負責後勤糧草,但其練兵能力與聶雲升也不遑多讓,派出的五千兵馬,也絕不再像剛剛入伍時那般羸弱。
    赫連良卿輕輕點頭,想了想,又問:“可三原關不是讓你燒毀了嗎?你還令曹貞開山鑿石,將道路徹底封死,他們再去梁縣,又如何能快速趕到冀州城?”
    “遇山開路,遇水搭橋,能封死就能再打開,再慢也比繞道來得快。”
    “唉,那你豈不是多此一舉嗎?”
    “我哪知道羅不辭的動作那麽快?”項小滿也歎了口氣,“早知道我就讓大哥和姐姐直接帶兵駐紮在梁縣了,何至於如此奔波,還多耗費不少的糧草!”
    戰事多變,在這一刻又體現出來,計劃永遠也趕不上變化。
    赫連良卿看項小滿有些頹喪,沉默片刻,突然微微一笑,說道:“沒準這台戲唱著唱著,就變成真的了。”
    項小滿眨了眨眼:“何出此言?”
    赫連良卿笑道:“哥哥足智多謀,極通兵略,你說有沒有可能,他能在羅不辭回援之前,真就一鼓作氣,攻下冀州城?”
    “這……”項小滿微微一怔,下一刻,便也露出一絲笑意,“那就讓咱們拭目以待吧!”
    ……
    馬車在兩人的閑聊與張峰的不滿中繼續東行,數百裏的路,走了五六天。
    而在這幾天內,不論是岷洮、梁縣,還是冀州城內,都是兵甲列列,密布戰雲……
    自羅不辭三原關退兵之後,當日便派出加急快馬上書朝廷,自陳其罪,自求處分。
    不過數日,朝廷便有旨意下發,聖旨上隻寫了一句話:「勝敗乃兵家常事,卿為我大召肱骨,自當勉勵之」。
    沒有苛責,也沒有處罰,羅不辭接旨之後,當即下令,調冀東三萬黑甲軍,九口關外一萬五千輕騎同時趕赴五門關,如今七八日過去,各地兵馬陸續抵達,五門關外已經有六萬大軍駐紮。
    而冀州城內,羅不辭也已經將城內兵馬重新整編完畢,隨時準備出征。
    可就在出征前夕,刺史府內卻迎來了一場有關兵權的爭執。
    大堂內氣氛壓抑,羅不辭高坐堂上,直勾勾盯著堂下坐著的劉耿,更是臉色陰沉。
    兩人已經因為留守城池而爭論了小半個時辰,此時,羅不辭再次說道:“劉將軍,本將已經不止一次的說過,冀州城不容有失,留你駐守,責任重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語氣冰冷,似是再下最後通牒。
    劉耿卻仍是毫不退讓:“羅刺史,守城之責並非隻有末將可以擔任,您麾下郭將軍、白將軍、甚至杜長史、甄司馬皆可擔此重任,您為何偏偏要將我留下?”
    被點到的郭彝、白鬆平、杜遷、甄懷同時凝視著劉耿,眼神中或有怒意,或有不解,怒的是他膽敢違抗軍令,不解的同樣是他為何會如此抗拒。
    劉耿迎上眾人的目光,站了起來,抬起自己那條殘廢的腿,搭在椅子上,冷笑道:“莫非諸位都看不起劉某,覺得我身有殘疾,不堪為將?”
    眾人麵麵相覷,卻沒有一人開口,包括羅不辭在內,也隻是微微蹙起了眉,盯著劉耿那條腿,不發一言,似有默認之意。
    劉耿像是受到了莫大的侮辱,臉色陰雲密布,就連呼吸都變得有些紊亂。
    他沉默良久,最後似是下了某種決定,冷哼一聲,驟然喝道:“劉安!”
    身後劉安當即上前,將一份聖旨和錦盒捧到劉耿麵前。
    劉耿拿出錦盒裏的調兵虎符,同時接過聖旨展開,環視一圈眾人,而後朗聲念道:“著劉耿統禦八萬新軍,賜調兵虎符、令牌,許便宜行事之權……”
    他猛地合上聖旨,往前遞了出去,凝視羅不辭,咬牙質問,“羅刺史,您不會不知道,「便宜行事」四字是為何意,莫不是想抗旨嗎?!”
    喜歡大召榮耀請大家收藏:()大召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