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信任之源
字數:3953 加入書籤
“這話說得,怎麽能叫白挨呢?”張峰拍了拍裴恪的肩膀,不顧他疼得連連倒吸冷氣,笑道,“最起碼讓我發現,你是真心投效,三箭喚來我的信任,你不虧!”
項小滿生怕裴恪沒死在戰場上,再被張峰幾巴掌拍出個好歹,連忙把他拽到一邊,狠狠瞪了他一眼,而後又看著裴恪,無奈道:“這人是個瘋子,你別跟他一般見識,要不是他對我有數次救命恩情,我早把他趕走了。”
裴恪勉強的擠出微笑,表示自己無礙,心裏卻在暗想,難怪看二人如此親近,原來是有著救命之恩在裏麵,而且,還不止一次。
他偷摸瞟了張峰幾眼,見他正在那隨意打量著房內陳設,儼然一副對任何事都不在意的樣子,不禁對他產生了幾分好奇,隻是想著他剛才說的話,又暗自揣度,莫非他之前對我並不信任?
猶豫片刻,試探著問道:“末將有一事不解,還請主公解惑。”
項小滿頷首,坐到床邊:“裴將軍有話,但說無妨。”
裴恪道:“主公為何如此相信,末將不是在請君入甕?”
“他又不是鱉,入哪門子甕?”項小滿還沒來得及回答,一旁的張峰隨口來了句,“他是賭徒,不止一次幹這種事了。”
項小滿看了張峰一眼,沒有反駁更沒跟他鬥嘴,反而點了點頭:“他的話雖然不好聽,但也差不多。”
裴恪愕然,項小滿微微一笑,反問,“裴將軍相信直覺嗎?”
“直覺?”
“不錯。”項小滿解釋道,“我打聽過你的過去,知道你當初為何會脫離邊軍,也知道你後來為何歸附宇文家。你不願與贓官同流合汙,也不忍拂了宇文崇澤的三顧之情、知遇之恩,這樣的人,又怎會不顧民族大義呢?”
他停頓片刻,笑道,“我在想,你應該隻是一開始沒有注意到宇文崇澤的異族身份,我給你點破,給你足夠的時間思考,你自然能反應過來,我相信自己的直覺,賭一把又何妨?”
裴恪嘴唇緊抿,目光流轉,沉默許久,歎道:“裴某何德何能,敢讓主公如此涉險。”
“這些話就不要說了。”項小滿擺了擺手,盯著裴恪,稍一思索,又說,“我也有個問題,想問問裴將軍。”
“主公請說。”
“你那天以箭傳信,為何不一早就給我?”
“這……”裴恪稍顯遲疑,但見項小滿笑容和煦,便把心裏的那一點憂慮壓下,解釋道,“末將不敢隱瞞,起初因為您年紀的原因,末將很懷疑您能在這亂世中走多遠,因此很想看看,您是否可以在短時間內察覺出平章關內的異樣……很明顯,您看出來了。”
項小滿微微點頭,明白裴恪說的,正是他當時把注意力放在陳寅身上的短短一瞬。
“另外,您那百步穿楊的箭法,也讓末將佩服。”裴恪又說,“年紀輕輕,武藝不俗,心思縝密,又胸懷大義,這樣的人,末將哪會不願輔佐。”
“嗬嗬,其實我的箭法不算好,有燕朔日日指導,練了這麽長時間,還夠不上他的三分呢。”
“能與神箭手之稱的燕行之相比,已經不輸任何人了。”
項小滿笑而不語,他實在受不了被人如此直接的恭維,本想著暗中轉移一下話題,不曾想換來的還是誇獎。
稍一思忖,連忙又問:“要是我當時沒有覺察呢?”
“沒有覺察……”裴恪有些失神,呢喃道,“沒有覺察,我就會按照您當初從閭州回來時,在東關外與我說的話照辦。”
項小滿微微皺眉,腦海之中乍然浮現了裴恪口中所說的畫麵,以及當時對他丟下的一句話:「你若尚存良知,便當解甲歸田,就此隱姓埋名」。
項小滿長舒了一口氣,暗自慶幸自己看出了裴恪對陳寅的憂慮,也暗自感謝赫連良卿,在他離開永安前的那些分析。如若不然,別說不費一兵一卒的收服平章關和三萬大軍,就連裴恪這位智勇雙全的大將,也要離自己而去了。
他再次露出笑容,起身說道:“不早了,裴將軍好好養傷,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吧。”
裴恪點了點頭:“一切,就有勞主公了。”
項小滿沒再多留,招呼張峰,離開營房。
……
一夜過去,大雨漸歇,卻又沒有完全停止,稀稀拉拉的下個不停。
項小滿站在東關城樓上,遙望遠方,除了漫天煙雨、東一塊西一塊的水窪,以及一眼望不到頭的泥路,再沒別的什麽了。
少頃,原屬裴恪麾下的那名守城校尉匆匆而來,抱拳道:“主公,探馬傳來消息,陳寅已經連夜撤離,現在不知去向。”
項小滿微微皺眉,仍是目不轉睛的望著東方:“下了一整夜的雨,道路泥濘難行,他還帶著那麽多糧草,能跑到哪去?”
“這……”校尉猶豫了一下,回道,“幽州多山多林,再有大雨掩護,他想藏起來,確實不是難事。”
“嗯……三十萬石糧草,不奪回來可惜了。”項小滿沉吟道,“繼續加派人手,分散探尋,這種天氣,他跑不了多遠,務必把他的藏身之地給我找出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校尉領命離去。
項小滿又站了一會兒,也沒有再多留,自行去了議事廳,尋來紙筆,給燕朔寫了一封信,講明平章關現在的情況。
與此同時,冀北討伐幽州的檄文,已經在燕朔的刻意推動、以及百姓的口口相傳下,如同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北方六州。
……
邯城,昭陽宮,永昌殿。
朝會上,內侍司總管石念及,正朗聲誦讀著那份檄文,隨著最後一句話落下,殿內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順天皇帝劉閔環視群臣,淡淡地說道:“列位臣工,都說說吧,如何看這檄文?”
群臣無人應答,劉閔挑了挑眉,目光遊走,落在門下省左諫議大夫身上,“王增懷,王大夫,你平日不是最善言辭嗎?怎麽今日也不說話了?”
王增懷微微躬身,卻仍舊保持沉默。
劉閔嗤笑一聲,又叫道:“嶽給事中?王常侍?”
被叫到的二人與王增懷的反應如出一轍,腦袋恨不得縮到脖子底下去。
這些個門下省言官,平日可是逮著一個借口就諫言,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是忠臣、能臣,可一旦真問他們點兒事,又全都跟個鵪鶉似的。
劉閔眼中滿是鄙夷,最後瞥了他們一眼,看向秦安道:“秦尚書,他們都不說,你來說說吧。”
秦安道同樣無話可說,但他臉皮厚,出班問道:“不知皇上想讓臣說些什麽?”
“你是兵部尚書,要說的自然跟兵部有關。”劉閔似是很隨意地問道,“你來說說,能否趁著項瞻和宇文崇澤交戰之際,出兵將冀北三郡收回來?”
喜歡大召榮耀請大家收藏:()大召榮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