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態度曖昧
字數:3889 加入書籤
龐廣陵目送二人離開,緩緩吐出一口濁氣,緊繃的神經驟然鬆弛,冷汗瞬間浸透了內衫。
他慢慢整理好衣襟,遮住胸前那道恥辱與賭注並存的疤痕,眸中映照出深不見底的疲憊與憂慮。
項小滿的態度晦暗不明,此行成敗猶未可知,他雖焦急,卻也隻能等待。
驛館大門外,項小滿與張峰出來後未作停留,直接催馬回家,徑直闖入書房。
書房內檀香依舊,項謹仍靜靜地仰坐案後,他一直在等二人回來。
此時的項小滿,就像一頭被激怒又陷入迷茫的困獸,裹挾著一身戾氣與沉重的思緒,將那染血絹帛重重地拍在書案上,急促地將驛館內發生的一切,一股腦倒了出來。
項謹的目光落在血書上,並未立刻拿起,聽著項小滿的敘述,神色依舊平靜,直到講完,他的眼皮才微微抬了一下,一絲極淡而又難以捉摸的情緒,在深潭般的眸子裏一閃而過。
“血書所言,你覺得是真是假?”
“徒兒……信七分。”項小滿語氣沉沉,“不論草原部落還是西域藩國,凶名如出一轍,龐廣陵縱使為方令舟說項,也沒必要編造這種一戳即破的謊言。”
項謹微微頷首,拈起了那份血書,掃過上麵扭曲的字跡,良久,才又抬眼凝視著項小滿“那麽,你在猶豫什麽?是舊怨難消?還是……怕了方令舟?”
項小滿身體猛地一僵,心像被針刺了一下,張口急欲辯解,卻又說不出話。
一旁的張峰覺察到他的異樣,心裏頓時回憶起三年前的往事方令舟設計將他二人生擒,而後一層層撥開項小滿內心的謀劃和秘密,甚至逼得他不惜拔刀自刎,後又不許人道的將他二人鎖在帳內三天三夜……
兩百萬兩銀子、上百萬石糧草的“贖金”,最後落得個禁足頤園,狼狽逃離鄴邱的下場。
張峰很清楚,那時項小滿不過十三四歲,方令舟的多智與不擇手段,顯然是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他對方令舟,是有畏懼的。
可清楚歸清楚,他卻不知如何開解,便適時轉移話題“老爺子,您之前說對雍州之事有想法,倒是先說出來聽聽啊。”
項謹看了眼項小滿,遲疑片刻,淡淡說道“應下方令舟,出兵雍北。”
項小滿愣了一下,旋即斷然否決“不可能!”
他猛地一拍桌案,直勾勾盯著項謹,“師父,您不是不知道,我恨不得將他千刀萬剮!”
“且不說我們之間的私仇,他為一己私利,勾結東召,害死了多少無辜學子?彥文大哥也是其中之一,我若真應下他,日後還怎麽有臉麵對姐姐?”
“他當初能勾結山匪,今日焉知不是故技重施?他豎起大旗,收攏流民,究竟是真心抗胡?還是想借此壯大自身?誰又敢保證他是不是在利用我們,想著把我們也拖入泥潭?!”
一連串的質問,道出了他心中最深的恨意和疑慮,仇恨的種子早已種下,信任的基石,也早已被方令舟親手砸碎,想要重建,談何容易?
項謹靜靜地聽著,待項小滿說完,臉上依舊波瀾不驚。
張峰見氣氛不太對,連忙把項小滿拉到椅子前坐下,給他倒了杯水,勸道“老爺子這麽說肯定有深意,你先聽完了再說。”
項小滿接過張峰遞來的水,一飲而盡,而後又重重的將杯子拍在桌子上,胸膛不受控製的劇烈起伏。
項謹看著他,長長歎了口氣,緩緩起身,拿著那份血書,踱到項小滿麵前。
“還是這麽衝動易怒!”他先責備了一句,才將血書提起來,“你自己看看,「三戶裏七百餘口,婦孺皆釘門板焚之;白岩村九百餘口,幸存者十一人;黑石峪溪水斷流三日,蓋浮屍塞道也……」,人間煉獄啊,你難道忍心見死不救?”
“我……”
“讓你應下,不是為了幫他方令舟,而是幫那些被胡騎屠戮的百姓,也是幫我們自己。”
“幫我們自己?”
“當然。”項謹接著說道,“順天皇帝的本意,不過是想請外力快速擊退方令舟,可請神容易送神難!你自己也說屠那延誌不在小,那你有無想過,倘若雍州全境落入屠那延之手,他是否會攜滅雍之威,繼續入侵中原?那下一個目標會是哪?”
項小滿不及開口,一旁的張峰已然接過話茬“當然是冀州了。”
他稍一停頓,咂了咂嘴,“老爺子,您怎麽就斷定那個屠……屠什麽來著?哦,屠那延,就一定能擊敗方令舟?那老小子我還是了解一些的,雖然陰險,但心思詭譎,手段莫測,憑那些胡虜,怕還不是他的對手。”
“你也太高看他了,”項謹微微搖頭,“莫要忘了邯城之內的禁軍加上雍州軍,仍有二十萬之眾,能臣武將不在少數,光是那位小梁王,就連老頭子我也在他手上吃過虧。”
“那我就更不明白了。”張峰又道,“他既然還有這麽多兵力,為何又要請異族入關?難不成……是被方令舟打怕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武思惟和羅不辭!”項小滿突然開口,剛一說完,似乎又想到什麽,猛地抬頭看著項謹,“師父,方令舟是不是也聯係他們了?”
“嗯。”
“那他們的態度?”
“看我們。”
“看我們?”項小滿一怔,“這是什麽意思?”
項謹輕輕搖頭,意味深長地盯著項小滿“你現在太過急躁,不如靜下心好好想想,一定能想明白。”
項小滿的眉頓時擰成一團,下意識瞥了眼張峰,見他也在默默思索,不由深吸了兩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首先,拋開與方令舟的舊怨,眼下的情況就是,他領大軍攻克雍州南部大片土地,並直逼邯城。
而近期羅、武二人結成同盟,致使朝堂浮動,順天皇帝嗅到危機,擔心他們也會趁機出兵邯城,不得已召回在雍北平叛的梁王。
梁王入京,雍北那些零散叛軍極有可能死灰複燃,順天皇帝無暇顧及,便以雍北三郡為代價請外族入關,打算以迅雷之勢擊退方令舟。
隻要方令舟兵敗退回北豫,根本用不著朝廷再去追擊,盤踞在冀南的高順都不會放棄落井下石的機會。
雍州危機解除,朝廷隻需在收拾殘局的情況下,防著冀西的兩位反臣即可。
而方令舟,別說對抗西域和朝廷近四十萬大軍了,隻怕光是召回梁王後的邯城,就不是他能應對的,麵對這種局麵,他就隻能找幫手。
再站在武思惟的角度來看,他和羅不辭手中兵力加起來,也不超過十萬,若真答應方令舟出兵雍州,那就是十七八萬對上近四十萬,雖民心所向,但兵力劣勢過大,且不是主場作戰,就算能打贏,也一定元氣大傷。
如此看來,也難怪他們要看冀北的態度。
喜歡大召榮耀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召榮耀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