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危機升級,各方斡旋

字數:3846   加入書籤

A+A-


    北狄王在大牢對神秘吹笛人的嚴刑拷打並未取得任何實質性進展。神秘吹笛人被束縛在刑架上,遍體鱗傷,身上的衣物早已被鮮血浸透,一縷縷血水順著他的身體緩緩滴落在冰冷的地麵,匯聚成一小片暗紅。盡管如此,他依舊緊咬牙關,臉上帶著瘋狂且決絕的冷笑,眼神中透露出一種視死如歸的狠勁,仿佛所有的痛苦都無法讓他屈服。
    北狄王看著眼前這個頑固的敵人,心中既憤怒又無奈。他的雙手緊緊握拳,指節因用力而泛白,額頭上青筋暴起,眼中燃燒著怒火,但麵對神秘吹笛人的強硬,卻又有些無計可施。從大牢出來後,北狄王深知不能僅依靠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獲取線索。此時王城內謠言如洶湧的潮水般四處蔓延,百姓們被煽動得群情激憤,對周國的敵意空前高漲,原本就脆弱的與周國的合作談判此刻更是陷入了徹底的僵局。他必須盡快想出應對之策,否則局麵將徹底失控。
    蕭逸塵同樣心急如焚,他深知此次危機若不能妥善解決,不僅他與璃月團聚的希望將徹底破滅,還極有可能引發兩國之間的全麵戰爭,無數百姓將因此生靈塗炭。他主動向北狄王請命,言辭懇切且態度堅決,希望能協助調查真相,以證周國的清白。北狄王看著蕭逸塵堅定的眼神,雖心中仍存疑慮,但當下局勢緊迫,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暫且答應。
    蕭逸塵迅速召集自己帶來的謀士與北狄王派出的人手,組成聯合調查小組。他們來到兵器庫,這裏一片狼藉,彌漫著一股混亂與詭異的氣息。蕭逸塵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撿起一塊帶有周國標識的碎布,仔細端詳,眉頭緊緊皺起,形成一個深深的“川”字。他深知,這標識太過明顯,幾乎是明目張膽地指向周國,很可能是敵人故意留下誤導他們的。
    “世子,您看這……”一位謀士指著地上淩亂的兵器說道,聲音中帶著疑惑與思索,“此處痕跡雜亂無章,兵器丟棄的方式毫無章法,不像是正規軍隊所為,倒像是故意製造的混亂,試圖混淆我們的視線。”
    蕭逸塵點頭表示認同,站起身來,目光在四周掃視一圈,神情嚴肅地說道:“沒錯,靈月國遺孤及其同黨意在挑撥離間,他們心思縝密,不會如此粗心大意地留下確鑿證據,這背後定有更深的陰謀,我們必須小心謹慎,不能被表象所迷惑。”
    與此同時,璃月在寢宮得知外麵的混亂後,心急如焚。她在寢宮內來回踱步,手中無意識地揉搓著衣角,眼神中滿是擔憂。她深知蕭逸塵此刻麵臨著巨大的困境,也明白北狄王對周國的懷疑一旦加深,後果將不堪設想。經過一番思索,她決定去見北狄王,為蕭逸塵說情。
    璃月精心整理了一下衣衫,抱起阿穆爾,邁著匆忙而又略顯慌亂的步伐來到北狄王的書房。北狄王正坐在書桌前,眉頭緊鎖,手中的毛筆在宣紙上來回劃動,卻始終沒有落下一個字。看到璃月進來,北狄王眼中閃過一絲柔和,放下手中的筆,起身相迎。
    “公主,你怎麽來了?”北狄王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
    璃月輕輕行禮,眼神誠懇且焦急地說道:“王上,此次之事必有蹊蹺,蕭世子一心為兩國和平而來,以我對他的了解,他定不會參與這種陰謀。還望王上明察,不要中了敵人的奸計。”
    北狄王看著璃月,心中有些動容。他深知璃月心地善良,且一直希望兩國能夠和平共處。但如今百姓的憤怒如熊熊烈火般難以平息,朝堂上也有不少大臣主張對周國采取強硬措施,他實在難以抉擇。
    “公主,本王也希望能查明真相,還兩國一個公道。可如今證據似乎都指向周國,百姓又情緒激動,本王不得不慎重考慮,畢竟要顧及國家和百姓的安危。”北狄王無奈地說道,臉上寫滿了糾結與沉重。
    璃月抱緊阿穆爾,眼神中滿是祈求,說道:“王上,阿穆爾是您的孩子,我也希望他能在和平的環境中茁壯成長。若因誤會引發戰爭,受苦的還是兩國無辜的百姓。還請王上給蕭世子一些時間,他定會查清真相,還大家一個明白。”
    北狄王沉思片刻,目光在璃月和阿穆爾身上停留片刻,緩緩說道:“好,看在公主的份上,本王再給蕭世子一些時間。但他必須盡快找出幕後黑手,給本王和百姓一個交代,否則本王也無法平息眾怒。”
    璃月微微鬆了口氣,感激地說道:“多謝王上。”
    而在周國,皇帝得知北狄王城發生的變故後,大為震驚。他立刻召集大臣們在朝堂上商議對策。朝堂內氣氛凝重,大臣們交頭接耳,神色憂慮。太子趁機再次提議對北狄出兵,以彰顯周國的威嚴。
    “父皇,北狄如今這般肆無忌憚地汙蔑周國,我們絕不能坐視不管,應立刻出兵,讓他們知道我們周國的厲害,不能任由他們這般挑釁!”太子慷慨激昂地說道,臉上帶著憤怒與急切。
    平南王卻站出來反對,他神色沉穩,語氣堅定地說道:“太子殿下,此事背後疑點重重,此時出兵正中敵人下懷。我們應冷靜應對,協助蕭世子查明真相,化解兩國矛盾,貿然出兵隻會讓局勢更加惡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皇帝坐在龍椅上,眉頭緊皺,權衡利弊後,緩緩說道:“平南王所言有理。傳朕旨意,命周國在邊境的軍隊保持克製,不可輕舉妄動。同時,派遣更多的暗衛前往北狄,協助蕭逸塵調查。務必盡快查明真相,避免兩國戰爭的爆發。”
    此時,羅羽得知北狄王加大了調查力度,且蕭逸塵也參與其中,心中有些擔憂。他並未前往大牢,而是在一處隱蔽的據點裏,與同黨們緊急商議對策。據點位於一座廢棄的破廟內,四周牆壁破敗不堪,幾支蠟燭在寒風中搖曳,發出微弱的光,勉強照亮了眾人焦慮的臉龐。
    羅羽麵色陰沉,壓低聲音說道:“如今北狄王和蕭逸塵全力調查,情況對我們不利。師傅雖被困,但交代的任務不能停,我們必須製造更多混亂,讓他們無暇他顧。”
    一名同黨皺眉道:“可我們之前的行動已經引起他們的警覺,接下來該怎麽做?稍有不慎,我們就會暴露。”
    羅羽思索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說道:“我們設法混入周國邊境的城鎮,挑選幾個防守相對薄弱的地方,製造一些事端,偽裝成北狄人的襲擊,燒殺搶掠,進一步激怒周國。同時,在周國京城散布假消息,說蕭逸塵其實是內應,早已與北狄王勾結,要出賣周國。這樣一來,周國皇帝必定對蕭逸塵產生懷疑,召回他甚至治罪,讓北狄王也失去與周國合作的信心。”
    眾人紛紛點頭,覺得此計可行。隨後,他們便各自散去,趁著夜色,如鬼魅般朝著各自的目標而去,準備按照計劃展開行動。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周國邊境城鎮便傳來“北狄人襲擊”的消息,一時間人心惶惶。百姓們扶老攜幼,四處奔逃,哭聲、喊聲交織在一起,整個城鎮陷入了一片混亂。同時,關於蕭逸塵背叛周國的謠言也在京城內如瘟疫般四處傳播。街頭巷尾,人們都在議論紛紛,對蕭逸塵的背叛感到憤怒和震驚。
    皇帝聽聞這些消息後,心中起了疑慮。朝堂上,大臣們為此爭論不休,雖有平南王等大臣為蕭逸塵辯解,但架不住謠言愈演愈烈,且邊境傳來的消息也讓皇帝心中的天平逐漸傾斜。最終,皇帝無奈之下,傳旨命蕭逸塵即刻返回周國,解釋清楚一切。
    蕭逸塵接到旨意,心中滿是無奈與擔憂。他深知這必定是神秘吹笛人的同黨所為,是他們精心策劃的陰謀,目的就是要破壞他在北狄的調查,讓兩國關係徹底破裂。可此時他在北狄的調查剛剛有了一些頭緒,卻不得不中斷。他擔心自己離開後,北狄王會更加懷疑周國,兩國之間剛剛緩和的關係將徹底破裂,也擔心璃月和孩子會因此受到牽連,陷入危險之中。但皇命難違,他隻能收拾行裝,帶著滿心的憂慮,在侍衛的護送下,踏上回周國的路途。而這場因靈月國遺孤引發的危機,在各方勢力的複雜博弈下,變得愈發錯綜複雜,所有人都被卷入其中,命運的走向愈發難以預料,仿佛一張巨大而無形的網,將所有人緊緊地籠罩其中,讓人喘不過氣來。
    喜歡和親公主之北狄請大家收藏:()和親公主之北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