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戍邊之命,危機再臨
字數:4638 加入書籤
在平南王與蕭逸塵於書房中全神貫注地商議如何進一步深入調查之時,朝堂之上的局勢卻如暴風雨前的海麵,陡然間波濤洶湧起來。太子那敏銳的耳目察覺到了平南王舊部的些許異動,盡管暫時還未能完全洞悉他們的具體意圖,但出於對潛在威脅的忌憚,太子決定果斷出手,先下手為強。
早朝之上,宮殿中氣氛凝重,大臣們分列兩旁。太子一臉憂國憂民的神情,邁著沉穩的步伐出列,向皇帝躬身奏道:“父皇,如今回族邊境局勢愈發不穩,那些部族時常肆意騷擾滋事,邊疆百姓苦不堪言。兒臣近日聽聞,平南王父子雖遭罷官,但他們的軍事才能在朝中一直備受讚譽。若能派他們前往戍邊,憑借其威名與謀略,定能保我邊境安寧,護百姓周全。”
說罷,他微微抬起頭,眼神中透露出恰到好處的關切與憂慮,觀察著皇帝的神色。
其他幾位與太子暗中勾結的大臣心領神會,趕忙紛紛附和:“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極是。平南王父子素有威名,在軍中威望頗高,定能震懾回族,叫他們不敢再輕舉妄動。有他們前去戍邊,實乃我朝邊境之幸,百姓之福啊。”這些大臣們一邊說著,一邊整齊劃一地躬身行禮,那模樣仿佛平南王父子已然是挽救邊境危局的不二人選。
皇帝坐在高高在上的龍椅之上,眉頭緊緊皺起,形成一個深深的“川”字。他的目光在殿下群臣身上掃過,心中滿是猶豫。作為一國之君,他自然深知平南王父子卓越的軍事才能,派他們去戍邊,從軍事角度而言,確實是一步妙棋。然而,帝王之心,總是充滿了猜忌與權衡。他擔心平南王父子此前被罷官,心中難免會心懷不滿,倘若在邊境擁兵自重,割據一方,那將會給周國帶來滅頂之災。
太子何等精明,瞬間便察覺到了皇帝的顧慮。他趕忙上前一步,言辭懇切地說道:“父皇,兒臣以為,可挑選幾位忠誠可靠、深得父皇信任的將領隨行。如此一來,一方麵能夠協助平南王父子更好地應對邊境戰事,發揮他們的長處;另一方麵,也可對他們起到監督之效,確保萬無一失。如此安排,既能讓平南王父子的才能得以施展,為國家效力,又能讓父皇安心,實乃兩全之策啊。”太子說罷,再次恭敬地低下頭,等待著皇帝的裁決。
皇帝思索再三,反複權衡其中的利弊。最終,覺得太子的提議似乎確實可行,於是神色嚴肅地下令:“傳朕旨意,平南王父子即刻官複原職,但需即刻啟程前往回族邊境戍邊,不得有誤。務必早日穩定邊境局勢,保我周國太平。”
旨意如一道驚雷,迅速傳至王府。彼時,平南王和蕭逸塵正在書房中對著滿桌的線索和地圖,熱烈地討論著下一步的調查計劃。聽到旨意的瞬間,兩人皆是一愣,仿佛時間都在這一刻凝固。隨後,蕭逸塵的臉上瞬間浮現出擔憂之色,他焦急地說道:“父王,這明擺著就是太子的陰謀啊!他就是想將我們調離京城,讓我們無法繼續調查真相。此去邊境,不僅路途遙遠、環境惡劣,而且戰事頻繁、危險重重。再者,朝中局勢瞬息萬變,我們一旦離開,恐怕會徹底錯失查明真相、洗清冤屈的機會啊!”蕭逸塵一邊說著,一邊不自覺地握緊了拳頭,眼中滿是不甘與憂慮。
平南王神色凝重,緩緩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的天空,沉默片刻後緩緩說道:“塵兒,聖命難違啊。太子此舉確實陰險至極,但身為臣子,我們不能抗旨不遵。邊境之事,關乎周國萬千百姓的安危,既然陛下如今信任我們,將如此重任交付於我們,我們便不能推辭。至於調查之事,隻能從長計議,另尋他法了。”平南王的聲音低沉而堅定,帶著一絲無奈,又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心。
蕭逸塵無奈地點點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失落:“父王所言極是。隻是這一去,山高路遠,不知何時才能歸來,更不知何時才能洗清我們的冤屈,讓真相大白於天下。”
平南王轉過身,走回蕭逸塵身邊,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塵兒,莫要氣餒。我們即便身處邊境,也可暗中聯絡京城的舊部,讓他們繼續留意朝中動向,收集線索。隻要我們堅持不懈,總有一天能查明真相,還我們清白。”
此時,世子妃聽聞消息,心急如焚地匆匆趕來。她神色堅定,眼神中沒有絲毫猶豫,大聲說道:“世子,王爺,我也要一同前往。”
蕭逸塵和平南王皆是一驚,蕭逸塵趕忙上前,一臉擔憂地說道:“王妃,此去邊境,可謂凶險萬分,戰火紛飛,刀劍無眼。你一個女子,如何能承受這般艱辛與危險?留在京城,有人照應,才是最安全的選擇。”蕭逸塵一邊說著,一邊緊緊握住世子妃的雙手,仿佛想將自己的擔憂傳遞給她。
世子妃微微搖頭,眼中滿是決然之色,她深情地看著蕭逸塵,緩緩說道:“世子,我知道邊境危險重重,可我不願與你分開。我們夫妻本就該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而且,我也想盡自己的一份力,在生活上悉心照顧你們,在遇到難題時,或許還能幫著出出主意。若我留在京城,雖身處安全之地,可每日為你們擔驚受怕,度日如年,這般煎熬,我實在不願承受。”世子妃說著,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那是對愛情的執著,也是對責任的擔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平南王看著世子妃,心中頗為感動,眼中滿是讚許之色,說道:“兒媳,你有這份心,老夫很是欣慰。隻是此去路途遙遠,且戰事無常,隨時都可能有生命危險,你當真考慮清楚了?”
世子妃毫不猶豫地堅定地點點頭,說道:“王爺,我考慮清楚了。我與世子夫妻一體,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我都要陪在他身邊。”
蕭逸塵見世子妃心意已決,知道無法勸阻,隻好輕輕歎了口氣,說道:“既然王妃心意已決,那便一同前往。但你一定要答應我,無論遇到什麽情況,都要以自己的安全為重,切不可意氣用事。”
世子妃輕輕點頭,眼中滿是溫柔與堅定:“世子放心,我會照顧好自己,也一定會照顧好你們。”
於是,平南王父子不得不暫時放下手中的調查,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前往回族邊境。世子妃也迅速忙碌起來,她細心地收拾著行李,將各種生活必需品和應急藥物一一整理好,還特意為平南王和蕭逸塵準備了保暖的衣物。每一件物品,都飽含著她對他們的關心與牽掛。
而在遙遠的北狄王宮,璃月也得知了平南王父子被派去戍邊的消息。她心急如焚,在寢宮中來回踱步,心中深知這背後必定是太子那陰險的陰謀在作祟。她擔心蕭逸塵此去邊境,會遭遇各種難以預料的危險,隨時可能陷入生死危機。同時,她也憂慮這會對他們查明真相的計劃造成更大的阻礙,讓本就錯綜複雜的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璃月緊緊抱著阿穆爾,仿佛從孩子身上能汲取到一絲力量。她在寢宮中來回踱步,每一步都踏得沉重而焦急,心中思索著應對之策。她明白,自己雖身處北狄王宮,看似尊貴,實則行動多有受限,但為了蕭逸塵,為了那份深埋心底的情誼,她不能坐視不管。於是,她決定再次鼓起勇氣,向北狄可汗求助。
璃月精心整理好衣裝,抱著阿穆爾,懷著忐忑的心情來到可汗的營帳。見到可汗後,她趕忙恭敬地行禮,聲音中帶著一絲焦急與期盼:“可汗,臣妾聽聞平南王父子被派去回族邊境戍邊。臣妾深知他們為人正直,一心為國,此次被派去戍邊恐有蹊蹺,背後定有不可告人的陰謀。還望可汗能念在兩國友好的份上,看在臣妾多年為北狄盡心盡力的情分上,暗中相助,確保他們平安。”璃月說著,眼中滿是懇切之色,微微抬起頭,注視著可汗的眼睛,希望能從他的眼神中找到一絲希望。
北狄可汗坐在營帳之中,看著璃月,心中有些猶豫。他對璃月與蕭逸塵之間的關係始終心存疑慮,那些謠言雖然沒有確鑿證據,但卻如一根刺,時不時地刺痛他的心。然而,此刻璃月所言也確實有幾分道理。若能借此機會暗中相助平南王父子,一來可彰顯北狄的友好姿態,與周國交好,對北狄的發展有利;二來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觀察璃月的反應,試探她對自己和北狄的忠誠。
思索片刻後,北狄可汗神色嚴肅地說道:“璃月,本可汗可以派人暗中留意他們的情況,確保他們在邊境不會遭遇無端的危險。但你需向本可汗保證,你與蕭逸塵之間並無不清不楚的關係。本可汗絕不允許任何人破壞北狄與周國的關係,更不允許有人背叛北狄。”北狄可汗說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威嚴與審視,緊緊盯著璃月。
璃月趕忙再次行禮,言辭懇切地說道:“可汗,臣妾對您和北狄忠心耿耿,日月可鑒。與蕭逸塵隻是在過往的一些場合中有過交集,純粹是普通朋友關係。還望可汗明察。臣妾願意以阿穆爾的名義起誓,若有半句假話,甘願受罰。”璃月說著,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一隻手輕輕撫摸著阿穆爾的頭,仿佛在向可汗表明自己的決心。
北狄可汗微微點頭,神色稍緩:“好吧,本可汗暫且相信你。你退下吧,本可汗會即刻安排此事。”
璃月謝過可汗後,憂心忡忡地回到寢宮。她深知,平南王父子此去戍邊,前途未卜,猶如在黑暗中摸索前行,隨時可能陷入萬丈深淵。而她自己在北狄宮中的處境也愈發艱難,阿依娜日益得寵,如同一個逐漸膨脹的陰影,對她的敵意似乎也在與日俱增。但為了蕭逸塵,為了查明真相,她決定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堅強地堅持下去,如同在暴風雨中堅守的燈塔,永不熄滅希望的光芒。
平南王父子帶著一隊人馬,踏上了前往回族邊境的征程。世子妃身著一身利落的勁裝,英姿颯爽地騎著一匹白馬,緊緊跟在蕭逸塵身旁。一路上,黃沙漫天,狂風呼嘯,那滾滾黃沙如惡魔的巨手,試圖阻擋他們前行的腳步。道路崎嶇不平,馬蹄踏在布滿碎石的路麵上,發出沉悶的聲響。他們深知,等待他們的將是未知的危險和重重挑戰,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與不確定性。而京城中的真相調查,也因他們的離開陷入了更加艱難的境地,猶如被迷霧重重籠罩,真相愈發遙不可及。
喜歡和親公主之北狄請大家收藏:()和親公主之北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