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烏雅的轉變
字數:5189 加入書籤
嘈雜聲越來越近,烏雅和蕭逸塵都不禁緊張起來。烏雅下意識地握緊劍柄,指節因用力而泛白,目光在蕭逸塵和聲音傳來的方向來回遊移,內心如洶湧的潮水般掙紮。她深知,此刻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著自己的命運,以及南烏國與其他三國的未來走向。
這時,一群周國的巡邏士兵出現在巷口。為首的小校身著鎧甲,腰間佩刀,神色警惕地打量著烏雅和蕭逸塵,大聲喝道:“你們二人在此做什麽?形跡可疑,跟我們回衙門一趟!”士兵們手持長槍,整齊排列,身上的甲胄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給人一種無形的壓迫感。
烏雅心中暗喜,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或許能打破眼前的僵局。她靈機一動,瞬間換上一副驚慌失措的表情,指著蕭逸塵,聲音顫抖地說道:“官爺,此人鬼鬼祟祟跟蹤我到此,不知有何企圖!”她的眼神中滿是驚恐,仿佛真的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蕭逸塵心中詫異,不知烏雅此舉何意,但也隻能配合:“官爺,切莫聽她胡言,我在此地做小買賣,路過此處而已。”他努力讓自己的語氣顯得鎮定,然而微微皺起的眉頭還是透露出一絲緊張。
巡邏士兵們麵麵相覷,小校皺著眉頭,眼神在兩人身上來回審視,思索片刻後,說道:“不管怎樣,都跟我們走一趟,到衙門說清楚!”說罷,一揮手,示意士兵們將兩人帶走。
烏雅和蕭逸塵被帶到了附近的衙門。衙門大堂莊嚴肅穆,地麵由青石鋪就,兩側擺放著各種刑具,在昏暗的光線下顯得陰森可怖。在公堂上,烏雅和蕭逸塵各執一詞。烏雅繼續編造著謊言,言辭急切,將蕭逸塵描繪成心懷不軌之人,甚至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些莫須有的行為。而蕭逸塵則冷靜地辯解,條理清晰地講述自己的“身份”和“路過此地的緣由”,稱自己隻是尋常百姓,以做小買賣為生。
就在局麵僵持不下時,烏雅突然話鋒一轉,臉上露出猶豫之色,對小校說道:“官爺,想必是一場誤會,我看此人也不像大奸大惡之徒,就請官爺高抬貴手,放他一馬吧。”她微微低下頭,讓人看不清她此刻的表情。
小校有些詫異,目光在烏雅和蕭逸塵之間來回掃視,似乎想要從他們的表情中看出些端倪。但見烏雅態度誠懇,且此事並無確鑿證據,便警告蕭逸塵一番後,將二人放行。
走出衙門,陽光灑在兩人身上。蕭逸塵疑惑地看向烏雅:“烏雅將軍,你為何……”他的眼神中充滿了不解。
烏雅深吸一口氣,抬起頭,直視著蕭逸塵的眼睛,緩緩說道:“蕭逸塵,你之前說的話,讓我想了很多。南烏國的野心,確實會給三國百姓帶來無盡災難。我雖為南烏國將軍,但也不忍看到生靈塗炭。”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疲憊和無奈,還有一份堅定。
蕭逸塵眼中閃過一絲驚喜:“烏雅將軍,你能這麽想,實乃三國之幸。如今南烏國的陰謀若得逞,後果不堪設想。無數百姓將流離失所,家破人亡。”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在訴說著一場可怕的噩夢。
烏雅微微點頭:“我雖不能立刻背叛南烏國,但我可以盡量拖延他們的計劃。你回去後,盡快將所聽到的消息告知周國國君,讓周國和雲川國做好防備。”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囑托。
蕭逸塵心中對烏雅的轉變又驚又喜:“烏雅將軍,多謝你的坦誠。若三國能因此避免一場大戰,將軍功不可沒。隻是你……如此做,會有危險。南烏國國君一旦察覺,你將……”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擔憂。
烏雅苦笑著說:“我會小心的。若能阻止這場災難,即便擔些風險也值得。我不想看到更多的人因為戰爭而受苦。”她微微閉上眼睛,似乎在回憶著那些戰爭中的慘狀。
蕭逸塵鄭重地看著烏雅:“烏雅將軍放心,若有機會,我定會助將軍擺脫困境。”他的目光堅定,仿佛在許下一個神聖的承諾。
烏雅看著蕭逸塵,心中五味雜陳。她知道,自己與蕭逸塵立場依舊微妙,但此刻,為了心中的正義,她願意邁出這艱難的一步。
告別烏雅後,蕭逸塵馬不停蹄地趕回王府,簡單收拾一番,便立刻進宮求見皇帝。他一路快馬加鞭,馬蹄揚起陣陣塵土。
在金碧輝煌的禦書房內,皇帝端坐在龍椅上,神色凝重。禦書房內擺滿了各種珍貴的書畫和典籍,巨大的書桌擺放中央,上麵堆滿了奏折。蕭逸塵大步流星地走進來,跪地行禮:“陛下,臣有緊急軍情奏報!”他的聲音在空曠的禦書房內回蕩。
皇帝微微皺眉,示意他起身:“平身,蕭愛卿,所奏何事,如此匆忙?”皇帝的目光銳利,仿佛能洞察一切。
蕭逸塵站起身來,將在小巷中聽到的南烏國準備製造周國與雲川國衝突,以及烏雅轉變態度願意拖延計劃的事,一五一十地詳細告知皇帝。他講述時,條理清晰,將每一個細節都描述得栩栩如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皇帝聽聞後,龍顏微變,神色愈發嚴肅:“沒想到南烏國竟如此陰險,妄圖挑起我與雲川國的爭端。這個烏雅將軍,她的轉變可信嗎?”皇帝輕撫胡須,陷入沉思。
蕭逸塵拱手說道:“陛下,從與烏雅將軍的交談中,臣能感受到她的誠意。她深知南烏國此舉將帶來的災難,出於對百姓的憐憫,願意暗中相助。而且,她身處南烏國,若有二心,對她自身極為不利,所以臣認為她值得信任。”他的語氣堅定,試圖打消皇帝的疑慮。
皇帝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即便如此,也不可掉以輕心。蕭愛卿,你即刻著手加強周國邊境防禦,不可給南烏國可乘之機。同時,傳朕旨意,命朝堂眾臣商議應對之策。”皇帝的聲音威嚴而有力,透著不容置疑的決斷。
蕭逸塵領命道:“是,陛下!臣這就去辦。隻是雲川國那邊,還需陛下盡快派人告知,讓他們也早做準備。”他恭敬地回答。
皇帝輕撫胡須,說道:“此事朕自有安排。烏蘭妃已修書給雲川國國君,想來很快便會有回應。如今三國聯盟迫在眉睫,切不可因南烏國的陰謀而功虧一簣。”皇帝的眼神中透露出對局勢的憂慮和對和平的渴望。
蕭逸塵再次行禮:“陛下聖明。臣定當竭盡全力,守護周國,推動三國聯盟順利達成。”說罷,他轉身匆匆離開禦書房。
隨後,蕭逸塵告辭離開禦書房,立刻投身到邊境防禦的籌備工作中。他深知,時間緊迫,每一分每一秒都至關重要,南烏國的陰謀如同一把高懸的利劍,隨時可能落下,而他必須爭分奪秒,為周國鑄就一道堅固的防線。他迅速召集將領,製定防禦策略,檢查軍備物資,巡視邊境防線,每一個環節都親自把關,不敢有絲毫懈怠。
就在周國緊鑼密鼓地準備應對南烏國陰謀之時,南烏國國內也發生了變化。烏雅回到南烏國後,憑借自己在軍中的威望和巧妙的言辭,逐步在朝堂上揭示了戰爭將給南烏國帶來的巨大風險,以及三國聯盟後南烏國可能麵臨的困境。她在朝堂上慷慨陳詞,列舉了無數因戰爭而導致國家衰敗、百姓受苦的例子,言辭懇切,聲淚俱下。她的話語如同一顆顆重磅炸彈,在大臣們心中激起層層波瀾,使得一些原本支持戰爭的大臣開始動搖。
在烏雅的努力下,南烏國國君也陷入了沉思。他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反複權衡著戰爭與和平的利弊。他深知,若執意發動戰爭,即便初期能取得一些優勢,但三國聯盟後的反擊必將讓南烏國付出慘痛代價,國家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經過深思熟慮,南烏國國君最終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
南烏國派出使者,帶著國書前往周國、雲川國和北狄。使者身著華麗的服飾,騎著高頭大馬,一路快馬加鞭。使者見到三國相關人員後,恭敬地呈上國書,表達了南烏國願放棄戰爭,尋求結盟的意願。國書中言辭誠懇,表達了南烏國對過去行為的悔意,並希望能與三國攜手,共同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國書的字裏行間,透露出南烏國渴望和平的決心。
三國收到南烏國的請求後,各自展開了商議。周國皇帝與大臣們在朝堂上激烈討論,權衡再三,認為南烏國的轉變雖有些突然,但若能化幹戈為玉帛,對三國百姓皆為幸事。雲川國國君在收到烏蘭妃的書信及南烏國的請求後,也召集大臣商討,眾人同樣認為這或許是一個難得的和平契機。而北狄可汗在得知消息後,與璃月公主商議,考慮到草原百姓渴望和平,且三國聯盟的初衷也是為了抵禦南烏國,如今南烏國主動求和,似乎並無拒絕的理由。
最終,三國決定派出代表,與南烏國進行和談,商討結盟的具體條款與事宜。一場可能爆發的大戰,似乎在烏雅的努力下,出現了轉機,和平的曙光開始在三國之間若隱若現。
在北狄部落,草原上依舊洋溢著生機。阿穆爾在這段時間裏,跟隨部落裏的勇士們刻苦練習騎射。這日,陽光明媚,湛藍的天空中沒有一絲雲彩,金色的陽光毫無保留地灑在廣袤的草原上,嫩綠的青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一片綠色的海洋。阿穆爾身著嶄新的騎射裝,那是用柔軟而堅韌的皮革製成,上麵鑲嵌著精美的獸骨裝飾,頭戴皮帽,英姿颯爽地站在草原上。他麵前擺放著一排箭靶,箭靶是用厚實的牛皮製成,上麵畫著鮮明的靶心。不遠處,一匹健壯的駿馬正刨著蹄子,馬身上的鬃毛隨風飄動,它的眼睛明亮而有神,似乎也在為小主人即將展示的技藝而興奮。
阿穆爾深吸一口氣,感受著草原上清新的空氣,拿起弓箭。這把弓箭是部落裏最出色的工匠為他打造的,弓身用堅硬的木材製成,弦則是用堅韌的牛筋,握在手中,有一種沉甸甸的質感。他搭箭、拉弓,動作一氣嗬成,手臂上的肌肉隨著用力而鼓起。隨著“嗖”的一聲,箭矢如流星般飛射而出,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穩穩地射中了遠處的箭靶中心。周圍的部落勇士們紛紛歡呼起來:“阿穆爾,好樣的!”歡呼聲在草原上回蕩。
阿穆爾興奮地跳起來,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他又接連射出幾箭,箭箭命中。每一次箭矢射中靶心,都引起一陣熱烈的歡呼。他高興地跑到正在一旁觀看的璃月公主身邊,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母妃,你看,我會騎射了!以後我也能像勇士們一樣,保護我們的部落,守護三國的和平!”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自信和對未來的憧憬。
璃月公主眼中滿是欣慰與驕傲,她輕輕撫摸著阿穆爾的頭說:“阿穆爾,你真棒!看到你學會騎射,母妃真的很開心。希望你能一直保持這份努力,將來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為我們北狄,也為三國的和平貢獻力量。”她的聲音溫柔而充滿愛意。
阿穆爾用力地點點頭,眼神中充滿了堅定:“母妃,我一定會的!”此時的他,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他期待著自己能在這片草原上,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守護住這份來之不易的和平希望。他仿佛看到自己騎著駿馬,在草原上馳騁,保衛著自己的家園和親人,與三國的人們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喜歡和親公主之北狄請大家收藏:()和親公主之北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