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一品繡娘複仇記35
字數:3556 加入書籤
在鳳羽國為臨滄國大軍特設的營帳內,燭火搖曳。鎮遠大將軍李霄眉頭緊皺,端坐在案幾前,手中握著毛筆,卻遲遲未落筆。麵前的宣紙潔白如雪,似乎正靜靜等待著他內心糾結的答案。
回想起與李雍的談判,李霄心中滿是顧慮。他深知收複被碧藍國占領的臨淵城和望海城,絕非易事。這不僅意味著要投入大量兵力,冒著無數將士生命危險,還需長途跋涉,解決糧草補給、地形不熟等諸多難題。
沉默許久,李霄長歎一聲,終於提筆蘸墨,在宣紙上落下第一筆:“陛下鈞鑒,臣今於鳳羽國,遇棘手之事。”他詳細描述了與李雍的對話,將鳳羽國願割讓臨淵、望海二城,但城池被碧藍國占據的情況如實匯報。“鳳羽國丞相李雍稱,願全力協助我軍,提供城防圖與向導。然收複二城,需付出巨大代價,勝敗亦難料。若不答應,恐傷兩國和氣,有負陛下援救鳳羽國之初衷;若答應,諸多風險,臣實難抉擇。”
李霄筆下的每一個字都飽含著他的謹慎與忠誠。他深知皇帝的每一個決策,都關乎國家興衰。在信的末尾,他寫道:“此事重大,臣不敢擅作主張,懇請陛下明示,臣當謹遵聖諭,萬死不辭。”
寫罷,李霄吹幹墨跡,仔細將信裝入信封,用火漆封印,蓋上自己的印章。隨後,他喚來一名親信侍衛,嚴肅叮囑道:“你務必將此信親手呈交陛下,日夜兼程,不得有誤。若有差池,提頭來見。”
侍衛領命而去,李霄望著營帳外的夜色,心中五味雜陳。他默默祈禱皇帝能做出正確決策,引領臨滄國在這場複雜的外交與軍事博弈中,走出一條光明之路 。
臨滄國的皇宮,暖煦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禦書房的金磚地麵,映出粼粼金光。臨滄國皇帝衛華章身著明黃龍袍,端坐在寬大龍椅上,正審閱堆積如山的奏章。
這時,門外傳來太監尖細又恭敬的通報聲:“陛下,鳳羽國加急密信,由李霄大將軍親信送來!”
衛華章手中朱筆猛地一頓,原本平和的麵容瞬間嚴肅,抬眸,目光如炬:“快呈上來!”
太監小步快跑,雙手高高捧著帶火漆封印的信件,小心翼翼遞到皇帝麵前。衛華章接過信,手指輕摩信封上李霄的印章,眼神閃過複雜神色。他深吸一口氣,緩緩拆開信封、展開信紙,目光迅速掃過文字。
隨著閱讀深入,衛華章眉頭越皺越緊。他時而眼神凝重,時而眸光閃爍,似在權衡利弊。看完信,他沉默良久,緩緩靠向椅背,閉上雙眼陷入沉思。
許久,衛華章睜開眼睛,眼神閃過決然。他猛地一拍龍案,震得案上筆墨跳動:“來人!”
一名侍衛迅速出現在書房門口,單膝跪地:“陛下有何吩咐?”
“宣兵部尚書包文夏、丞相王崇即刻入宮,朕有要事相商!”衛華章聲音低沉有力,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侍衛領命而去,衛華章再次將目光投向那封信,喃喃自語:“這鳳羽國的算盤打得倒是精妙,可朕也絕非等閑之輩……” 他眼神閃爍著智慧與謀略的光芒,顯然,一場關乎兩國命運的決策,即將在這禦書房中展開。
在臨滄國都城的一處幽靜府邸中,楚離正於庭院內悠然踱步,看似閑適,實則滿心憂慮。微風拂過,吹動他的衣角,卻吹不散他眉間的愁緒。
此時,一名身形瘦小、神色機敏的小廝快步走來,在離楚離幾步遠的地方停下,恭敬地彎腰行禮,聲音壓得極低:“殿下,小的有要事稟報。”
楚離微微點頭,示意小廝靠近。小廝湊到楚離耳邊,低聲說道:“殿下,據眼線傳來的消息,鳳羽國與臨滄國之間有了新動向。臨滄國鎮遠大將軍李霄向鳳羽國索要城池,鳳羽國丞相李雍回應,願將被碧藍國占領的臨淵城和望海城相贈。如今,李霄大將軍已寫信向陛下請示。”
楚離聞言,臉色瞬間變得凝重,他的眼神中閃過一絲驚惶,但很快又恢複了鎮定。他緊抿著嘴唇,沉思片刻後,低聲問道:“此事還有誰知曉?”
小廝連忙回道:“目前還在暗中傳播,知曉的人甚少。殿下放心,小的們一直小心行事,絕不會泄露消息來源。”
楚離微微頷首,從袖中掏出一錠銀子,遞給小廝:“做得好,此事關係重大,務必繼續密切關注,一有新消息,立刻來報。”
小廝雙手接過銀子,眼中閃過一絲感激,再次行禮後,便迅速退下,身影很快消失在庭院的回廊之中。
楚離望著小廝離去的方向,心中思緒萬千。他深知,這兩座城池的歸屬,不僅關乎兩國的利益,更與自己的命運息息相關。若臨滄國答應收複城池,勢必會與碧藍國發生激烈衝突,而鳳羽國也會借此機會,重新布局。這其中的每一步,都充滿了變數和危險。
“看來,局勢愈發複雜了……”楚離喃喃自語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我必須做點什麽,不能讓鳳羽國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說罷,他轉身快步走進屋內,一場關乎家國命運的謀劃,在他心中悄然展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禦書房內,氣氛凝重,衛華章高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在兵部尚書包文夏和丞相王崇身上來回遊走。手中那封李霄的加急密信,仿若一塊沉甸甸的巨石,壓在眾人心頭。
包文夏率先打破沉默,向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依臣之見,應當答應鳳羽國的提議。臨淵城與望海城,皆為鳳羽國的咽喉要塞。從地勢上看,臨淵城背靠險峻山脈,易守難攻,是絕佳的軍事堡壘。若我軍將其收複,便能在這片區域構建起堅固防線,極大增強我國邊境防禦能力。一旦有外敵來犯,我們便能依托此城,據險而守,讓敵人望而卻步。”
他稍作停頓,見皇帝神色專注,便繼續說道:“再說望海城,它緊鄰大海,擁有天然良港,海上貿易條件得天獨厚。這些年,因戰亂港口荒廢,但隻要稍加修繕,憑借其地理位置,很快便能成為重要的貿易樞紐。屆時,國內外商船往來不絕,貨物集散於此,關稅收入將不可估量。不僅如此,貿易繁榮還能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吸引人口聚集,促進商業、手工業等行業的興盛,為國家創造更多財富。”
丞相王崇微微皺眉,提出異議:“包尚書所言雖有道理,可收複二城談何容易。碧藍國必定全力死守,我軍要付出巨大代價,將士傷亡、糧草損耗,都是難以估量的。”
包文夏胸有成竹,反駁道:“丞相所言極是,但戰爭本就有風險。如今鳳羽國願全力協助,提供情報與向導,這大大增加了我們獲勝的幾率。退一步講,即便付出代價,可一旦成功收複,得到的好處將遠超想象。長遠來看,對國家發展的推動作用不可忽視。”
衛華章靠向椅背,沉思良久,目光銳利:“此事關乎重大,容朕再斟酌一番。但包尚書所言,確實值得考量。” 說罷,他揮了揮手,示意二人退下。
包文夏和王崇退至殿外,包文夏目光堅定,望向遠方,心中堅信自己的提議,將為臨滄國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
喜歡吸渣係統請大家收藏:()吸渣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