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稱王稱帝(三)

字數:7537   加入書籤

A+A-


    第620章 稱王稱帝三)
    “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
    “各路諸侯,層出不窮。”
    “強橫者,如袁紹,曹操,看似吞噬天地,可一朝身死,其勢力立刻分崩離析。原因無他,大漢之國威,尚在人心。”
    “如今陛下,猝然崩殂,人心喪亂。曹丕篡漢自立,正是天下將變之時。”
    “現在最重要的事,是要穩住人心。”
    聽著諸葛亮的分析,劉備倒是有些不明白了。
    他反問道:“討伐篡漢自立的曹丕,不就是穩定人心嗎?當年袁術自稱仲天子,曹操都能做到起兵討伐,我難道反而做不到嗎?”
    諸葛亮心中無奈,但是臉上還是保持笑容,解釋道:“袁術自大無謀,曹操兵馬精良,討伐袁術,自然是可以一戰而勝。”
    “而現在主公新定中原,極待恢複,曹家占據河北四州也有數年,根基尚在。倉促過河,反而不利。”
    “況且即便起兵,過河之後,便是鏖戰,勝負難料。”
    “主公不可將大漢傳承,當做籌碼,去賭這一把。現在大漢,已有起色,再也不能輕易置於險地了。”
    劉備聽了這話,才稍平怒火,問了句:“若是如此,我當如之奈何?軍師,計將安出啊?”
    諸葛亮看了看陳登和孫乾、陳群。
    之後,一臉嚴肅,很正經地行人臣大禮。
    說道:“如今安天下之計,唯有主公登基大位,繼漢室之正統。”
    “而後,安撫士頌,孫權,臧霸,馬騰,韓遂,公孫康等各路諸侯,維護漢室旗幟,則天下人心,可繼續安定。”
    “後麵各路諸侯之間,縱橫捭闔也好,逐一擊破也罷,先立起曹丕這個敵人,再伺機而動。逐步將天下各地,收歸大漢中央朝廷即可。”
    “這?”
    劉備聽了諸葛亮的勸進,反而猶豫了起來。
    他劉備能猶豫,陳登,孫乾,陳群哪裏會猶豫,立刻高喊起來:“還請主公為天下黎民計,為大漢四百年傳承計,繼承大位,延漢室之國祚。”
    周圍的人,也立刻應和起來。
    “這皇帝位置,大哥你不坐,難道真讓那曹丕小兒坐不成。”
    別的話,張飛可能說不明白,但是劉備當皇帝這事,在他這裏看,那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大哥,你是漢室宗親,是也不是。”
    “大哥,如今劉氏宗親中,能號召百姓跟從的人,除了你還有誰。”
    “大哥,如今大漢江山,是不是你這個姓劉的,撐著最後一口氣?”
    “既然是這樣,那大哥你為何不坐這皇帝位置?”
    “容我思量一二,也寫信問問雲長和文則,他們二人,率軍在外,也好給個建議。”
    劉備還是推托了兩句。
    而後他倒是問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軍師,若是我承皇位,那各路諸侯,便真的會安分守己,奉大漢國號嗎?”
    “這天下人心,本就已經喪亂。如今又有如此動亂,這些割據寰宇的地方諸侯,他們又怎麽可能不起心思?”
    諸葛亮羽扇輕搖,說道:“隻需穩住士頌,孫權,臧霸三家。則天下大勢可定,人心還能穩住。大漢名義上,便還能存在。唯一的篡漢賊子,便是曹丕。”
    “想要穩住這三位,怎麽想,也沒有那麽容易啊。”劉備的臉上,越發為難起來。
    說到這裏,就連諸葛亮也微微歎息一下。
    而後,他又振奮精神,說道:“當此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如今亂世將臨,可仿效高祖,行韓信,英布之封。”
    所謂韓信,英布之封,指得便是漢朝成立之初,楚漢爭霸之時。
    劉邦為了能聚攏天下豪傑之心,封韓信為齊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等等。
    前前後後,共有八個異姓王。
    後來劉邦這小人,等天下安定後,立刻翻臉不認賬,依次鏟除。
    然後,還弄了個什麽白馬之盟,說什麽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討之。
    說起來,這樣的統治者,這樣的劉家,不滅亡才是見鬼。
    一心一意想著自家的天下,想著如何壓榨天下以肥劉家一家,這樣的統治者,終究是要被取代的。
    “韓信,英布之封?那豈非違背先祖之規矩?”
    劉備倒是沒有想別的,比如這種封王之事,需要什麽樣的身份才可以去做,而是在想會不會壞了劉邦定下來的規矩。
    又或者,此刻的劉備,已經在心裏默認了,他自己有封王的資格。
    諸葛亮耐心解釋道:“高祖立業之時,光武再造河山之機。都需要大勇氣大氣魄去搏、去拚。”
    “更何況方今之時,要麽大漢就此消亡,各路諸侯稱王稱帝,統禦一方。”
    “要麽,大家還認大漢朝廷,所占據地方,不過是大漢名下的城池。所謂楚王,吳王之論,也不過是大漢之楚王,大漢之吳王。”
    諸葛亮說完之後,氣氛略微有些安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刻,頗有一番當年韓信派人找劉邦求封“假齊王”時,張良拉住劉邦衣袖,讓劉邦醒悟的感覺。
    劉備也是忽然間就想通了這一點。
    他說道:“既然軍師以為可行,那麽我們便這麽做。隻要他們認大漢朝廷,我們就認他士頌為大漢的楚王,孫權為大漢的吳王,臧霸為大漢的齊王。”
    “大家同仇敵愾,一起對付篡位的曹丕即可。”
    “喏。”諸葛亮連忙接令。
    周圍陳登,陳群,孫乾等人,也各個都麵露欣喜。
    他們不是張飛,他們明白劉備同意諸葛亮這個提議背後的含義。
    既然要給那三位封王,那麽劉備以什麽身份去封,當然是以皇帝的身份去做。
    很快,城內就有了傳言。
    說是為了延續漢室正統,諸葛亮已經率領文武群臣進言,請沛王登基。
    接著又有徐州,兗州父老,當地門閥名士上書,代表“百姓”請求劉備登基。
    再接著,便是關羽,於禁等各路駐在外部的武將上書,請劉備登基,延續大漢國祚。
    這樣三次下來,劉備最終“上順天意,下和人心”,選擇了在下邳登基稱帝,自稱昭武皇帝,國號為“季漢”。
    這個時空中的劉備,此刻,其德昭昭,其武煌煌。
    當蔣幹作為觀禮嘉賓之一,把這個消息傳回荊州,傳回宛城前線。
    士頌看著這消息,整個人都懵住了。
    這還是自己知道的漢末亂世嗎?
    劉備怎麽這麽早就稱帝了,還昭武皇帝?
    不過很快他也釋然了,自己來了這個時空,一通亂來後,整個時空線,早就已經被自己攪亂,就連曹操都已經被自己親手砍了腦袋,何況劉備。
    這一刻,士頌的心裏忽然有些慌了。
    是的,從前他大敗之餘,一切都還好說,整個天下局勢的大概走向,他還是看得清的,畢竟曆史的走向大差不差。
    但是現在的他,失去了這個先知先覺的優勢。
    現在得曆史局勢,已經讓他看不懂了。
    這已經不是曆史上赤壁之戰後的局麵了。
    不會再有什麽劉備借荊州,然後入川。
    不會再有什麽漢中之戰,關公失荊州,諸葛武侯北出祁山了。
    但現在這個天下格局,他又該如何抉擇。
    仿佛是站到了十字路口後,他才切身地體會到,自己從前所謂的計劃,規劃,都是那麽的空虛,宛如紙上談兵。
    隻是從前,他對其餘人分析的天下局勢,別人可能不信,對於他自己而言,卻有十足的把握會成為現實。
    現在,以他的記憶,已經看不清未來的天下走勢了。
    未來的路,還真就得靠著他個人的實力去拚,去爭了。
    再說目前的宛城戰局。
    與其說是一場戰爭,不如說是一場強拆工程。
    現在整個宛城的南麵城牆,已經被楚軍拿下。
    南麵一大片的軍事據點,和居民生活區域都被拿下了。
    在楚軍的投石機不停的投放毒品的攻擊下,這些地方根本站不住人。
    站不住人的結果就是,楚軍的先投毒,後放火,而後占領其地。
    之後,楚軍反而建立碉堡高台,反過來守著這些軍事據點。然後逐步推進,逼迫曹軍繼續收縮空間。
    真正意義上的做到了“蠶食”。
    而且陸遜仗著自己這邊兵多將廣,把部隊分成了幾批,輪流攻擊,日夜不停。
    而且除了南麵之外,西北東三麵也都開始逐步推進。
    而且曹仁不能稍有懈怠,否則,楚軍這邊就能把騷擾打成主力突擊。
    這樣一來,曹仁是越打越難。
    若是繼續堅持原來死守的戰略,死活不出擊,繼續把士頌的軍隊拖在宛城一線。
    那麽,他就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控製的區域,一點點的減少。
    若是他不想讓出地盤,就得和楚軍死磕。
    但這個死磕,在城內打巷戰的局麵,也和他預料中的完全不一樣。
    本以為自己可以依據地利優勢,一點點的消磨楚軍,讓楚軍在攻克宛城的過程中,損失大批的軍隊。
    實際情況卻是,楚軍用毒和火攻,配合其製作更加精良的攻城器械,直接就把他設置在城內的一處處據點,一個個陷阱,都弄成了無法防守的狀態,逼著曹軍退出防守位置。
    然後,楚軍直接毀掉那裏之後,再重新建造起新的據點。
    可以這麽說,楚軍把距離自己五百步的曹軍據點毀掉後,便前進兩百步。
    在距離那個據點三百步的位置建設新據點,然後攻擊距離自己七百步的曹軍據點,逼退曹軍之後,再前進兩百步,修建新的據點。
    這便是後世湘軍結硬寨,打呆戰的思路。
    看似很蠢笨的辦法,但也是最穩妥的辦法。
    曹仁對此根本沒有破解的辦法,曹仁想要破局,要麽能把楚軍硬頂回去,要麽就能在毒和火的攻擊下站住腳。
    但是這兩點,他顯然做不到。
    最後,被逼到絕路,自己也發現了問題不解決,局麵不可逆轉的曹仁,終於做出了最終的決斷。
    他這種曹家宗親大將,是不可能投降士頌的,士頌也不可能接受的。
    他手底下的精銳部隊,也是不可能留給士頌的。
    就連這個宛城,他都不想這麽“完整”的交到士頌手上。
    就在士頌在考慮是不是要催促一下陸遜,加快一點點攻城的速度時。
    曹仁集中了自己麾下的三千精銳,作為反擊的主力。
    而後又將有決死之心的門閥世家的仆從軍,整理集合,作為壓陣的監軍。
    他舉火為號,直接在宛城內部放火焚城。
    我曹家得不到的東西,也絕對不會便宜你士頌!
    “殺楚狗,報國成仁!”
    曹仁帶著牛金,在大火之中,衝向了楚軍在南麵的諸多據點。
    曹軍上下,一心赴死,曹仁所部精銳,器甲充足,精力充沛。
    這邊老老實實,穩步推進的楚軍,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甘寧所部的部隊,順風順水地打了好一段時間了
    麵對曹仁忽然全力出擊,多少有些放鬆懈怠。
    結果曹仁所部人馬,這樣反撲回來,他們還真就沒有能擋住。
    倉促之間,被曹仁攻克了數個據點。
    不說突圍而走,但把楚軍的攻勢壓回去,或許真有可能。
    喜歡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