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割據時代

字數:8346   加入書籤

A+A-


    蔣琬的建議,讓士頌心中的萬千豪情,為之一振。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士頌本能的想到了朱升給朱元璋的這個戰略規劃。
    正是這個規劃,讓朱元璋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占據南方之後,在逐步北伐,驅逐韃虜,恢複中華。
    冷靜下來的士頌,開始盤算起自己的境況,甚至還默默地和當年的朱元璋進行了對比。
    當時朱元璋占據東南富饒之地,軍力強盛,可揮師出擊,收割地盤和財富。
    但就是聽了朱升的這條建議,穩紮穩打。
    對內加強防禦,精練士兵,安定地方,尤其是消化新占領之地,更是四處收納流民,加強自己的力量。
    對外,他一直隻是自稱吳國公,還是在大敗了陳友諒,幾乎一統江南時,才晉位吳王。
    而且大敗了陳友諒後,也是確認穩定江南地盤後,才北伐元朝。
    說白了,這個計謀的核心,便是不慮勝,先慮敗。
    首先把自己放在一個有穩固防守實力的位置上為先,不求自己進攻之勢如何強勢,但能保證自己的基本盤不丟。
    自己派出去的部隊,即便是打了敗仗,即便是損失完了,自己還能再一次聚集部隊,守住地盤。
    外麵,隻要是被自己占據的地盤,自己就有能力安定下來,收獲人心,而後再以此為根基,繼續擴展,蠶食天下。
    “當年劉邦,似乎也是如此。”士頌心中微微一歎。
    那劉邦和項羽交戰,屢戰屢敗,而又屢敗屢戰,不就是靠著後麵有蕭何不停地提供支持嗎?
    那些支持,不就是靠著穩固的益州和關中的根基,來作為前提條件的嗎?
    自己現在,看似是天下最強的諸侯勢力,但隻是因為曹操死後,中原大亂的背景下,才凸顯得自己強大。
    若是自己這個時候稱帝,無疑,也是站出來把靶子背到了自己身上,讓全天下的眼睛,都吸引到自己的身上。
    徒有虛名,卻把自己置於危險境況的“蠢事”,自己堅決不能做。
    自己若是稱帝,各地的小諸侯跟不跟,也很為難別人。
    人都有貪欲,別人若是也都稱王稱帝了,那和自己,豈不是對立起來。
    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即便是黃巾之亂後,依舊有著大一統的思想。
    天無二日的心思,所有人都有的。
    這也是劉備和曹丕兩家,必然不死不休的基本原因所在。
    自己若是為了虛名,把自己實際利益投入其中,白白消耗,自然是不明智的。
    若是自己緩一步。
    因為大的欲望,克製住了自己的小欲望。
    為了實際的利益,放棄一些虛有的名聲,有何不可?
    想到這裏,士頌剛才對“皇帝”二字熱烈又貪婪的眼神,已經消退。
    他的手,緩緩地鬆開了劍柄。
    眉眼間,也逐漸舒展開來,似乎有了些許的笑意。
    他看了看蔣琬,緩緩說道:“公琰之語,甚合我意。安疆域、廣積糧、緩稱帝,蠶食天下,以待實至名歸。”
    說完之後,別人的眼神,士頌沒有太多留意,倒是賈詡這個聰明人,第一時間反應過來。
    “這小子居然沒動心,居然想通了。”
    站在賈詡的位置,自然知道士頌若是不稱帝,甚至自己不主動稱王,才是最好的選擇。
    悶聲發大財,士頌目前具備這樣的條件。
    畢竟已經有兩個稱帝的人存在,他現在若是不稱帝,而是擴充地盤,占盡好處,才是最具有實際意義的選擇。
    但是啊,人心難測,人性貪婪。
    這是賈詡覺得最難的地方。
    麵對“皇帝”的位置,就擺在自己的麵前,唾手可得。
    而且即便是稱帝了,也沒有什麽太大的損失。
    這個時候,還能壓製住自己內心的貪念,那就很不簡單了。
    “主公明見萬裏,廣積糧、緩稱帝,蠶食天下,以待實至名歸之策既定,這天下,也就定了。”這一次,賈詡是真心恭賀和支持,現場的人,基本都能聽出來。
    此刻的士頌,當然已經想明白了。
    自己為了個所謂的“皇帝”名號,想這麽多做什麽。
    若是自己滅了劉備,曹丕,孫權,占據了全天下,自己即便不稱帝,隻怕天下所有人也要勸自己稱帝吧。
    實力到了,名譽自然也就來了。
    若是隻有名譽,而沒有實力。
    所謂的名譽,也就隻是一個笑話罷了。
    一切,為了自己的實際可得利益出發,為了增強實力出發。才是明智的選擇。
    士頌的決定,讓在場諸人反應不一。
    武陵書院這一係眾人,本以為士頌稱帝,已經不可違逆了。
    結果,卻是荊南派係的蔣琬站出來,為他們解決了最大的難題。
    倒是讓他們在慶幸之餘,也頗有幾分失落。
    但要說到最失落的,到底還是交州派係中的士家宗親們。
    若是士頌稱帝,他們就是皇族了。
    其實,還有不少人,想要繼續勸說士頌一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隨著賈詡的表態,士頌那堅定的眼神,士幹立即明白,自己這位幼弟,已經下定了決心,自己已經是多說無益了。
    士頌看著眾人,笑道:“你們也不必喪氣,諸位之心意,我之雄心,其實是一樣的。”
    “不過是我選取的道路,和大家的想法,略有不同而已。”
    “但正所謂,殊途同歸。最終,還是要安定這天下的。”
    “待我掃蕩天下,剪滅群雄,該是我們的東西,自然跑不了。”
    石韜心中感慨,大漢朝這回,隻怕真是難以回天了。
    士頌穩紮穩打之下,攻取天下,當是十拿九穩之事。自己今日站出來,勸說士頌不要現在就稱帝,也算是身為大漢子民,回報給大漢的最後一份情誼吧。
    以後士頌真是一統天下了,別說其他人了,自己隻怕也會站出來,請士頌登基為帝。
    至於劉巴,徐庶,馬良,黃權等等各派文武,自然也明白了士頌的意思。
    自家主公擋住了稱帝的誘惑,而且是在即便稱帝了,也沒什麽不行,也不會影響大勢的情況下,依舊忍住了,沒有去稱帝。
    這讓他們又喜又敬。
    喜的是,若是士頌能不貪戀帝位,那麽自家勢力,有很多的手段,可以去占據實際優勢。
    敬的是,士頌這樣的主公,似乎是越發的成熟了。
    為大局計,能做出這樣的取舍,真不容易。
    士頌既然定下了基調,後麵的事情,也就推展的很順利了。
    蔣幹先是領命前往下邳,回複劉備。
    表示士頌願意接受“季漢”的楚王冊封,但劉備得配合,把江夏,汝南二郡還回來。
    另外,特許士頌的楚國,獨立於大漢之外,自成統治體係。
    所謂的大漢朝廷征辟之類的事,楚國這邊,軍民士人,可不必理會。
    說白了,就是我名義上是你季漢的楚王,但是實際上,我士頌占據的地盤,我士頌自己做主,是一個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
    你劉備,隻是名義上比我士頌高一級,但我士頌,並非你劉備的手下。
    而劉備得到蔣幹回複的這個消息後,也是鬆了一口氣。
    現在他看似恢複中原,南麵趕走了孫權,北麵和曹丕隔著黃河對峙。
    但實際上,他已經沒有餘力在去和西麵的士頌較勁了,這也是他為什麽願意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封士頌,孫權,臧霸為楚王,吳王和齊王的原因。
    倒是諸葛亮聽了這個消息後,眉頭微微一皺,立刻就明白了士頌的心思。
    他對劉備說到:“江夏郡汝南二郡,自可交於士頌。另外,可令士頌兼任司隸校尉,統西南諸軍,北上關中,攻滅鍾繇。免去我軍西麵之憂。”
    “士頌如今占據荊,交,益三大州,若是在占據司隸,豈不是更加尾大不掉。”
    劉備怎麽可能會對士頌放心。
    現在不過是穩住士頌,在他心中,自己要如劉秀一樣,光複天下,恢複漢室江山的。
    那時候,還是要和士頌一戰。
    但諸葛亮卻笑道:“不論我們下不下這道軍令,士頌的部隊,都會進入關中。倒不如先給他一個可以接受的軍令,讓他為我所用。”
    看著諸葛亮輕搖羽扇,信心滿滿的樣子,劉備知道,諸葛亮定然還有後手。
    “既然如此,就依丞相之策。”
    一切的進展,就和雙方想的一樣,十分的順利。
    劉備這邊的季漢朝廷,對於士頌肯“低頭”承認他們的正統地位,接受劉備的“楚王”冊封很是滿意,甚至可以說是有些驚喜了。
    除了關張二位,本能的對讓出江夏和汝南二郡有些不滿之外,任何人都沒有說什麽。
    即便是二爺,也默認了楚國這邊,派出部隊,接手了江夏郡。
    如今,關二爺被封前將軍,領十萬人馬駐守廬江,總管淮南地區。
    威懾江東的同時,也對西麵的楚國,起到了牽製作用。
    即便是楚國國內,上上下下都覺得天下可定,但對於關羽和關羽麾下的十萬部隊,還真沒有任何人敢小覷忽視。
    而隨著士頌願意接受劉備冊封,名義上讓自己的地盤,自己的楚國成為大漢王朝治下的一個諸侯國的存在後。
    孫權,臧霸,也很快認清了現實,接受了劉備吳王和齊王的冊封。
    倒是山高皇帝遠的河西走廊那邊,馬騰和韓遂卻紛紛自立為王,馬騰在武威稱了雍王,韓遂在金城自稱了涼王。
    本來漢代的河西四郡,到了東漢時期,就是一筆亂賬。
    現在西涼軍動不動的殺入司隸關中,整個西北地區,早就亂了。
    可以說是軍閥割據,最為混亂之地。
    而這兩位,與其說漢朝忠義之臣,還不如說是大漢在西北地區,最大的地方軍閥頭子。
    周圍還有不少的小型軍閥頭子,聚集在他們周圍,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割據西北。
    現在這些人,也算是不裝了,老子就要在西北地區稱王稱霸,反正你們中原也是在打生打死,大家都差不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沒有稱帝,過過皇帝癮,純粹是覺得沒有必要。
    而且西北這一片地區,你要是稱帝了,那些小軍閥怎麽辦,難道還跟著你混?
    另外,人多少還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別說他們占據的那點地盤了,就算是真的讓他們占全了河西走廊的雍州四郡,這狹小地域內的資源人口,想要稱帝,無疑就是個玩笑。
    任何一個中原大一統王朝,都會把他們拿下。
    當然,他們也可以在占據雍涼之後,進兵關中,進而東向以奪天下。
    但前提條件,不是占據雍涼,有自己的基本盤嗎?所以他們內部,還又得鬧騰。
    這些西北軍閥之中,若是有誰真的統一了西北,還真就會直接稱帝,割據一方了。
    東北方向,遼東公孫康,也直接自立為遼王。和曹彰的幽州軍,算是直接對上了。
    而且和西北不同的是,公孫康居然給自己打上了大漢忠臣的標簽,還走海路,給劉備的季漢朝廷上表,表示自己是大漢臣子。
    他願意如士頌,孫權,臧霸一樣,為劉備的季漢討滅曹賊。
    至於曹魏內部,曹丕稱帝之後,曹彰這位任城王更是直接自稱了代王,算是半割據了幽州。
    讓曹丕手上,能直接統治的地區,僅剩下冀州和並州以及隔著黃河的司隸。
    但所有人都知道,黃河南麵的司隸,隻怕保留不了多久了。
    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從前的黑山軍造反頭子,因為迫於形勢而投降曹操的張燕,此刻也反了。
    當年他就是和公孫瓚一起對抗袁紹的,袁紹統一河北之後,他就流竄太行山中,在曹操滅袁時歸順了曹操。
    他沒有想到,當年曹操的部隊何其雄壯威猛,勢不可擋。可短短兩三年之間,就風消雲散了。
    此刻,他再次聚集舊部,打出旗號,自稱“大義天王”。
    轉戰多地後,進入太行山中。
    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諸盜匪紛紛響應,也算是在亂世中,打出了一片天,讓曹丕很是頭疼。
    成為楚王的士頌,也在這段時間,重新布置軍隊部署,做出一番安排。
    此刻,他在聽到這些消息後,站在宛城城樓眺望北方,忽然心有所感。
    他想起了某人的一句話。
    “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士頌嘴角微笑,看著遠處天空的一片白雲,笑著回答道:“兩人稱帝,八人稱王。這亂世,再臨人間。”
    不遠處,集結完成,正準備北上武關,進入關中的楚國大軍,已經整裝待發。
    這天下,亂世再臨。
    喜歡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