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王祥所請
字數:6198 加入書籤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獨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詩經·小雅》
殘陽已落,北風蕭瑟。
喧囂的戰場,逐漸安靜下來,雜草上的血跡,還有那些殘破的兵器,無人在意。
就和那些殞命於此的征夫和士兵一樣,被亂世的巨輪碾壓,化為塵埃。
傷兵和俘虜的清理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這一次,士頌終於完成了他反過來,突襲司馬懿部隊的算計。雖然晚了一些,但戰果同樣豐富。
司馬懿木龍渡河,趕上了先前逃走的鍾繇等人。
但楚軍的這次突襲,當場擊殺曹軍超過兩萬,更有同樣數字的曹軍被俘。
司馬馗、夏侯廉、任先,任覽等曹軍將領屍體也都找到,梟首後,會掛在長安城門一段時間。
至於逃散的,士頌覺得也不是問題,潼關以西,曹軍再無翻盤之機,這些人被抓捕起來,不過是時間問題。
等自己在黃河南岸和西麵沿岸,建立軍事據點,曹軍就再難偷偷進入關中。
後續在黃河上建立起水軍,哼哼,那時候,攻守易形。
倒是樂進,又給自己抓回來一個有意思的人。
投降自己,而後又叛投司馬懿,還和司馬懿裏應外合,獻了長安城的杜摯。
當時樂進父子圍攻他們時,夏侯楙仗著青釭劍鋒銳,硬生生殺出了一條血路逃走。
這個杜摯,卻當場跪在地上乞降。
“一個懦弱廢物,何必帶到我的麵前,暫且收押,等我大軍回到長安,我當親手斬殺,以祭奠郝昭將軍。”
士頌說完,也懶得去看癱軟在地的杜摯,調轉的盧馬,便向南而去。
他給馬良說道:“這些曹軍俘虜,先做軍奴,修建武關到長安的馳道,而後再修長安到陳倉的馳道,修完之後,再去修陳倉到汧縣的馳道。總之,關中各地的馳道都由他們去修,直到他們累死為止。”
說這些話的時候,士頌麵無表情,好似一個冷血的屠夫,這麽輕飄飄的幾句話,就決定了這些曹軍戰俘的人生。
其實這次在關中,士頌前後損失的人手不少,這些人裏麵,底子不錯的人也有,但士頌此刻,就是不想接納這些人。
不為別的,這些人可都是破長安後,擊殺郝昭和他留在那裏的四萬楚軍的人。
在突襲司馬懿的路上,他就得到消息,長安城陷落後,其實還有不少楚軍被俘虜的。
隻是司馬懿為了方便,為了趕時間,為了方便他“藏軍”。
直接把那些人都殺了。
士頌都恨不得把這些俘虜也都殺了,堆起京觀。隻是轉念一想,這麽一刀殺了,太便宜這些人了,士頌要讓這些人當一輩子軍奴,活活累死這些人。
幾日後,士頌的大軍回到了長安。
霍峻和鮑隆,早就已經用輔兵,完成了對長安的包圍。
這一次,長安城城樓上,願意跟著倉慈守城的人,依舊也隻有少數百姓。
就連原來長安城內的富戶,也早就跟著司馬懿跑了,隻是現在,他們要麽被楚軍,在追殺曹潰兵部隊時,順手滅了。
要麽,躲避戰場的他們,將會遇到狼狽逃離戰場的曹軍潰兵。
總之,還不如繼續留在長安城內,躲在倉慈的庇護之下。
“孝仁,楚軍圍而不攻,而且還是一支偏師,多半是看破了司馬督都的計謀了。”
站在倉慈身邊這人,年紀三十多歲,穿戴整齊,服飾幹淨,濃眉大眼,山羊胡須。
這人,便是本可以不灘這一趟渾水,但最終還是決定站出來幫助倉慈的王祥。
不為別的,是他真的佩服倉慈,覺得倉慈真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
漢末大亂,他王祥跟著家人隱居多年,躲避戰亂,曹操大軍南征,他也為了避開南方混亂,才來到長安。
結果,他還是避不開。
這混亂的天下,又怎麽可能真有世外桃源。
倉慈苦澀一笑,說道:“士頌早有才名,又征戰多年,經驗豐富。即便是前番吃了一兩次虧,這次也該醒悟過來了,司馬督都,還是托大了。”
說罷,他對著王祥拱手道:“這次麻煩休徵了,以休徵之名聲,去為長安百姓求情,想來士頌定然是會答應的。”
王祥搖頭道:“那《武陵傳語》上說,士頌殺曹操時,曾怒吼過,難道就你曹操會屠城,我士頌一樣會屠!”
“而後,在襄陽,在宛城,雖然沒有屠城,但也殺得人頭滾滾。”
“這次我們長安城,降而複叛,還讓四萬楚軍被殺,就靠你偷偷藏起來的那個郝昭,真能讓士頌不屠城嗎?”
倉慈閉上眼睛,說道:“我留在長安不走,不是為了給司馬懿他們拖延時間的。”
“長安百姓信任於我,我又豈能辜負他們,一走了之。”
當時司馬懿本想帶倉慈走,卻被倉慈拒絕。
倉慈給出的理由是,自己在長安城內頗有人望,若是司馬懿的計謀順利,士頌真的率領大軍來反撲長安,他可以在長安,幫助司馬懿多拖延幾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是他心裏清楚,不論士頌是否再次被司馬懿算計中,士頌大軍到來之時,就是他請降之時,大不了通過來回談判,幫司馬懿爭取幾天時間。
現在看來,司馬懿的謀劃,多半是被士頌看破了。
那他倉慈,更可以心無負擔,直接投降了。
“你可以告訴士頌,隻要他不屠城,我倉慈,不但放還郝昭,還任由他士頌虐殺泄憤。”
王祥連連擺手,說道:“不至於,不至於。士頌此人,早年間,也頗有仁德之名。對其治下百姓,更是善待,他的新法,你不是也很推崇嗎?”
倉慈苦笑一聲,說道:“你也知道,他是善待自己治下的百姓,我和長安城,可是叛徒啊,他對叛徒,何其殘忍,你又怎麽不知。”
“我最擔心,士頌可以免長安百姓之罪,卻要殺我,而長安百姓知道我被他所殺,而又起暴亂,若是如此,我死不足惜。”
“若他要殺我,還請告訴他,求他隱誅。”
看到士頌率領楚國主力大軍到來,又拿出了曹軍諸將的首級,而空虛的長安城,自然再次請降。
“又投降?”士頌在軍營內聽到消息後,臉上輕蔑笑著。
“直接把來使砍了,把首級丟到長安城下。”
士頌身上的暴虐氣息,也隨著他來到長安,越發的明顯。
“慢,此人不能殺。”負責情報的伊籍,立刻站了出來。
士頌輕哼一聲,笑道:“你可別說什麽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種鬼話。我的使者就被殺過。”
說起這事,士頌忽然想起被自己抓到的那個衛家子弟,還順便問了兩句。
“對了,上次抓到的那個衛珍呢?不會跑了吧。”
馬良回稟道:“那衛珍身上有傷,當時並未留在長安城內,而是和傷兵一起南下了。”
伊籍等馬良說完,才上前一步,說道:“來的使者,可是王祥,侍母至孝,天下聞名,這人楚王殺不得啊。”
士頌此刻,依舊不覺得王祥有什麽特殊的。“大漢四百年來,舉孝廉的人多了去了,這個王祥又有什麽不一樣。”
伊籍這才確認,自家主公對於這些名士的事跡,是真的一點都不興趣。
他隻能把自己知道的情報,告訴士頌。
“王祥也算是官宦子弟,但其生母早逝,由繼母朱氏撫養。但這個繼母對他並不好,還破壞他和他父親之間的關係,但不論如何,也算是將他養大了。”
“而他明知道繼母對自己不好,但也依舊恭敬侍奉。有一年冬天,繼母朱氏想要喝鮮魚湯,他便不顧三九天寒,脫了衣服,化開湖上冰塊,而後捕得鯉魚,回去給朱氏熬湯。”
“此事當時傳的沸沸揚揚,王祥也因此贏得孝子美名。”
伊籍說到這裏,士頌當然明白,這個使者殺不得。
搞了半天,這個王祥,是中華二十四孝中,“臥冰求鯉”的原型主人翁。
這種人,還真殺不得。
你總不能看著以後的曆史上,說起天下至孝的人物裏麵,有個人是因為當使者,就被你砍了。
這種留在曆史書上的汙點,可大可小,但對於孝道認可至極的中華文化。
對於你的評價,可就不會那麽友好了。
既然如此,士頌自然讓步。“讓他進來吧,看看他想說些什麽。”
“拜見楚王。”王祥規規矩矩,大禮參拜。
士頌擠兌道:“長安城又準備投降了?上次投降之時,為何不見王大孝子前來見我啊?”
“慚愧。”
王祥回答道:“前番楚王入城,秋毫無犯,善待百姓,我等庶民,敬仰萬分。隻是也不敢輕易拜見,以免耽誤楚王戰事。”
“哼,說得好聽。這次是知道,你們降而複叛,怕我報複,特地來求饒來了?”
“司馬懿鍾繇,領兵來犯之時,倉慈大人也是組織城內百姓,為郝昭大人提供支持,後來杜摯暗中搗鬼,才讓長安城陷落,倉慈大人無奈,為避免曹軍屠城,不得不再次歸順,還請楚王明察。”
士頌順著他的話,問道:“那麽今日,是不是也是為了避免長安百姓,被我楚軍屠戮,倉慈也才不得不再次向我投降?”
“以後,曹軍再來,他倉慈,又會再次投降過去,是也不是?”
“你輕飄飄的一句,不得不降,那我留在長安的郝昭將軍,還有那四萬將士的性命,又算什麽!”
聽到士頌這一聲怒吼,王祥立刻跪倒在地:“楚王容稟,郝昭將軍尚在城內,長安城破之時,倉慈大人將郝昭將軍藏於府內,騙過了司馬懿。”
“還請楚王看在倉慈大人保住郝昭將軍的份上,饒倉慈大人一次吧。”
軍營之中的氣氛,隨著他曝出的消息,瞬間變得安靜。
喜歡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