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風起隴右

字數:8320   加入書籤

A+A-


    翌日,士頌在劉茜的院中,和她一起吃著早飯,接見了送來情報的伊籍。
    “主公,劉夫人。”伊籍對於如何稱呼劉茜,完全沒底。
    士頌的後院裏,楊夢茹自然是正正經經的楚王正妃。
    袁穎兒和呂玲綺也都有封號,但就是這個劉茜,這位大漢公主,直到現在都沒有個說法。
    為此,他也隻能繼續稱呼其為劉夫人了。
    看出伊籍的尷尬,士頌當場也給了劉茜交代。“以後,便是楚王賢妃了。”
    劉茜自然喜滋滋拜謝不提。
    士頌接過伊籍的情報,看完後發出一聲冷笑。
    “那關羽對於封王的流言,絲毫不為所動?並沒有任何反應?”
    伊籍說道:“好像是徐州那邊,送來了劉備的口信,說是諸葛亮特別給過交代,讓關羽不要輕易和東吳起衝突。”
    “還有消息說,關羽性格高傲,既然劉備已經分封三王,那他覺得,自己也有資格封王才是,他關羽,認可了流言中的那些話。”
    士頌笑著看向劉茜,問到:“你二叔,果真如此狂妄,視天下英雄如草芥嗎?覺得他關羽,就是天下無敵之人,靠著一把青龍偃月,便能裂土封王?”
    劉茜頭一低,耳朵也紅了,小聲說道:“我在家裏,都住在後院,和各位將軍叔伯,並不熟悉。”
    也是,別說關羽張飛了,她們這些劉備家眷,隻怕是連劉備本人,都見不到幾麵。
    但以士頌對關羽的記憶來看,伊籍說關羽覺得自己也夠資格封王,隻怕還真有可能。
    獨自掌握一個地區的集團軍,如今又是季漢前將軍,漢壽亭侯。
    這樣狀態下的關羽,隻怕真有這股傲氣。
    士頌伸了個懶腰,而後說道:“也罷,還好文和先生這邊,此計還有後招,不怕他們兩家,不起矛盾。”
    他揮揮手,讓伊籍靠近一些,而後說道:“派出人手,先去淮南,繼續散布流言,而後讓這些流言逐步傳向江東。”
    “就說孫權其人,不是孫堅的種。”
    伊籍臉色一變,這事能瞎說的,而且還故意在關羽的地盤內先流傳出來,擺明就是栽贓關羽,弄得好像是關羽這邊的反製手段一樣。
    隻是他沒有想到的是,士頌後麵的話,更加的勁爆。
    不得不說,賈詡這個老狐狸,弄出來的計謀,都是直指人性軟肋的陰謀詭計。
    正史上,隻說孫權不是吳國太親生兒子,但他母親是誰,並未明確記錄。
    演義故事裏,孫權的母親,是吳國太的親姐姐。
    就是吳家姊妹兩個,一起嫁給了孫堅,都給孫堅生了孩子。
    而且在孫權的對外公告中,當年他親媽,才是孫堅的正室,他孫權才是嫡出。
    於是,賈詡這流言就有意思了。
    士頌對伊籍說道:“就說當年,吳國太為了能當正妻,故意給親姐姐下了迷藥,之後,讓西域奴仆睡了她。所以,她才生下了孫權,這個紫髯小雜種。”
    別說伊籍了,就是一旁的劉茜都瞪大了眼睛,覺得不可置信。
    “後來,孫堅因為孫權生母吳氏,不守婦道,直接毒殺,對外就說病逝。而吳國太這時,又跑出來裝好人,說孩子是無辜的,還親自撫養孫權。”
    伊籍看著士頌,內心狂跳,這消息傳到東吳,那吳國太聽了,還不得直接氣死。
    他心說,你這沒有任何證據,就這樣純潑髒水,純汙蔑啊。
    好像看穿他心思一樣,士頌說道:“孫權的胡子,就是最好的證明。哈哈哈。”
    “喏,屬下這就去辦。”伊籍剛剛準備退下,卻被士頌喊住。
    “你慌什麽,這還隻是開始,這流言,還有周邊配套的話術。”
    緊接著,他繼續說道:“後麵安排人在江東,暗中引導輿論,向三個方麵去說。”
    “第一,便是他孫權繼承江東的禮法,他既然不是孫堅之子,也非孫策之弟,他憑什麽占據江東?就說孫翊、孫匡、孫朗已起了心思,想要投靠季漢,求劉備改封吳王。”
    “第二,就說江東門閥,聽到這消息後,關起門來,都在笑話孫權。孫權其人,如今已經成為了江東士族,茶餘飯後的笑料。”
    “第三,吳國太這個毒婦,謀害親姐,虛偽奸詐,當殺之,以儆效尤。最好是能挑起孫權和吳國太之間的矛盾,讓這一對虛情假意的母子,反目成仇。反正當年孫權她媽怎麽死的,也沒人知道。”
    伊籍聽著,頭上冷汗就出來,這計謀毒啊。
    這流言過去,再加上這樣一引導輿論。整個江東軍政,還不得引起一場地震,孫權和關羽之間,哪裏還有緩和的餘地。
    士頌說完,看了劉茜一眼,來了靈感,又補充了一條。
    “另外,底層閑漢,市井無賴,都喜歡權貴後院之事。可以找好事之人,把當日那西域奴仆,是如何侮辱主母的過程,詳細描述一番。”
    “至於,過程嘛,便是如此這般。”
    士頌也不避諱,就這麽說了起來,倒是一旁的劉茜聽得麵紅耳赤。最後一想,不對呀,這不就是昨晚,她和士頌之間的事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怎麽現在,忽然就變成了,孫權他媽被占身子的過程了?
    說白了,也是士頌的惡趣味,白占孫權便宜。
    你老爹老媽這樣有的你,我昨天也是這樣過來的。
    反正對於孫權,士頌心裏是沒有一點好感的,完全看不起這人,就這麽糟踐了。
    把孫權踩在地上羞辱,也就羞辱了。
    說不定別人孫權,還自詡這是勾踐之忍,是一種榮譽呢?
    “那孫權這番受辱,定然要查這消息。”
    “而這消息,又是從淮南流出。淮南那邊,關羽用兵自重,想要封王的流言剛過,就出現這種流言,東吳這邊定會認為,這是關羽的報複。”
    伊籍微微搖頭,這種沒下限的肮髒手段,他是想不出來的。
    就在這時候,士頌忽然笑道:“還沒完呢。”
    “反正人手都布置出去了,這連環謠言,還是要繼續下去啊。”
    為了保險,士頌這裏還有後續招數。
    他說道:“等到江東這番流言傳開之後,或者孫權關羽之間,劍拔弩張之時。便繼續在江東散布流言,而後傳入淮南。”
    “就說當年關羽,千裏走單騎的時候,對兩位嫂嫂,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這也太。”一旁的劉茜本來想說這樣太下作了,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國戰時期,一些侮辱人格的流言髒水,若是都承受不了,那還爭什麽天下。
    但有些人,性格孤傲,不可一世,暴露了他們自己這種人性的弱點,士頌身為敵人,為何不用!
    “關羽的流言,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流言,就說當時,關羽故意讓兩個嫂夫人服侍他。這種話,自然沒有人會信。”
    士頌自己也擺擺手,然後喝了口茶。
    “不過不要緊,隻是作為鋪墊,為第二種流言做個準備罷了。”
    “第二種流言,就說關羽在無意間,看到了兩位嫂夫人更衣。”
    “一定要詳細說明,是因為路上條件簡陋,他關羽雖然也有意避嫌,但這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過程中,真就無意間,看到了不該看的事,他也是沒有辦法。”
    伊籍聽了,都想要給士頌和賈詡豎大拇指了。
    是啊,這流言,妙就妙在是兩條流言。
    第一條說關羽不顧身份,欺負兩位嫂嫂,自然所有人都覺得不可能。
    但緊接著,第二條流言。說關羽是無意間,不小心的情況下,可能是因為路上住的房屋破舊,本就有了裂縫,可能因為馬車行走千裏,陷入泥地,又遇到大雨打濕了身子之類。
    而關羽本來就守護在兩位嫂嫂身邊,陰錯陽差之下,是很有可能的嘛。
    反正故事高手,都在民間,有了故事梗概,細節自然有人腦補全麵。
    故事裏,關羽是正人君子,但就是不湊巧,碰到了,看到了。
    這種流言,可信度那就高了許多。
    傳著傳著,三人成虎,自然也就有人信了。
    “那關羽,正看著孫權的笑話,結果反過來,他身上,就被潑了這麽盆髒水,他那麽狂傲的人,哪裏咽得下這口氣。”
    到了這時,士頌終於是把後續謀劃安排,布置完成。
    伊籍倒吸一口涼氣,心說,也隻有眼前這個腹黑心狠的士頌,還有那個陰險無比的賈詡,會拿出這種謠言連環計。
    每條流言,都是往別人心口上紮刀子啊。
    若隻是流言,孫權或許也就忍了,若是真讓吳國太被氣死了,孫權除了發兵問罪,還能如何?
    關羽這邊就更絕了。
    關羽一生,堂堂正正,最重名譽,這樣的流言,他能忍住?
    伊籍領命而去。
    劉茜在一旁,問道:“夫君,若是關羽和孫權,沒有起衝突,而是坐下來談判,互相拿出流言對質,會不會發現,是我們在後麵推波助瀾啊?”
    士頌一笑,似乎並不在意,心說他們才不會對賬本。
    孫權要是敢站在關羽麵前五百米,即便是數萬大軍護衛,關羽讓他活過五息,就算是赤兔馬腳程慢了。
    果然,隨著一道道流言傳開。
    一時間,長江下遊,劍拔弩張。
    孫權和關羽也在同時,額外得到了一條消息。
    那就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士頌,居然讓《武陵傳語》把這些流言都刊印出來,分發全國。最後還和後世的自媒體一樣,留個問題,詢問世人。“對於這些流言,諸君如何看待?”
    此外,武陵書院內,不少書籍,文人日記,都把這事記錄其中。
    雖然特別寫明,是江湖流言,但這些事情被記錄下來,對於關羽,孫權而言,本身就是奇恥大辱。
    這天,楚王府議事廳內。
    士頌正在津津樂道的說著自己“聽”來的流言,裝自己也是吃瓜群眾,和群臣討論這事。
    忽然,影爪衛都尉,明麵身份在暗組效力的沈修,快步走進大廳,給士頌送上了一份加急情報。
    議事廳內,瞬間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都知道,這種動用飛鴿傳書的消息,向來代表著緊急情況的發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士頌看完後,剛才那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立刻消失不見。
    “季漢如今忙著和孫權掰扯,主公表情嚴肅,難道是曹魏那邊,出兵南下?”蔣琬內心思慮一二,覺得不可能。
    而後他忽然想起一種可能,他站出來試探著問道:“主公,莫不是那西涼馬騰韓遂,有了什麽動作?”
    士頌先是點了點頭,而後又搖頭,把現場的文武謀士們,弄得迷惑了。
    士頌直接把信遞給了劉巴,而後才說道。
    “雖然沒有起兵來犯,但雍涼的情況,比我們想象中的要麻煩。”
    “本以為派出蔣幹前往雍涼,可以安住他們一段時間。開始的時候,蔣幹還挺順利的,結果曹魏那邊,周不疑和李典,忽然出現,差點沒殺了蔣幹。”
    “整個隴右,局勢又變得複雜起來,弄不好,西涼群賊,真有可能會搶先動手,想要和我們爭一爭關中之地。”
    劉巴看完情報後,順手遞給了顧雍,讓他和石韜等人一起查看。
    他捋了捋胡子,說道:“這周不疑,還把自己當做班超了啊,居然給我們玩這麽一手。但若是西涼群賊,真的有心和曹魏聯合,我們不能不防。”
    “但主公,曹魏若是真的願意放下身段,跑去和西涼群賊聯合,那麽也說明了一點,那就是曹魏本身,短時間內,是不會輕易動手了。”
    劉巴說完,現場諸臣,也紛紛認同。
    石韜看完信後,也是說道:“主公,我軍軍械錢糧,雖然不能支持和季漢曹魏一戰,若是撥付一部分前往關中,抵禦西涼群賊,還是足夠的。隻是,唉。”
    “隻是連年征戰,巴蜀糧草轉運艱難,若是再轉運一批糧草出來,巴蜀百姓,今年冬天可不好過啊。”
    這時,一直不說話的鄭度,接過話語:“可讓巴蜀百姓,選出部分青壯,分批次南下,去往南中就食。同時,讓他們將南中糧草,運向巴蜀。”
    不等其餘人提問,他繼續說道:“南中百姓也是一樣,可選出一批青壯,南下南疆都護府就食,同時將南疆都護府的糧草,運回南中。”
    “至於南疆都護府內的那些藩邦奴仆,讓他們自己下海找食即可。”
    鄭度的意思很簡單,東南亞的那些人,把國內的所有米糧上交。
    這個冬天,他們自己下海去捕魚過活。
    蔣琬心軟,說道:“那也是芸芸眾生啊,若是沒有糧食,不知多少人會被餓死。”
    但士頌就此拍板,說道:“就這樣辦,南疆緬人,泰人的死活,難道比我大漢子民還要重要?我不奪他們糧草,難道眼睜睜地看著西涼賊攻入關中,而我因為沒有糧草補給,而陷入被動嗎?”
    “既然曹魏不會輕動,把調配給潼關還有黃河,涇河一線的箭矢,先集中起來,放入西征軍備中。此外,攻城重弩,尖刺鐵車的準備,也要加速。”
    “所有軍備物資。”說到這裏,士頌想了想,還是沒有直接送入關中。
    “先放在武關。”
    布置完這些,士頌在心裏,反複念叨起一個名字:周不疑。
    喜歡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請大家收藏:()關於我魂穿漢末玩爭霸這小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