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匡胤勢力覆滅,濟南郡防線告急

字數:4828   加入書籤

A+A-


    就在史敬思衝擊徐州軍大營之時,正在向千乘方向狂奔的趙匡胤,也被一彪人馬攔住了去路。
    為首之人乃是一身著白袍白甲,胯下白馬,掌中銀槍的小將,口中大喝道“常山趙子龍在此!賊眾速速跪地受縛!否則休怪某槍下無情!!”
    青州軍聞言大驚,楊大眼率先反應了過來,立刻帶領身旁的親兵殺了上去,趙雲也揮槍殺來,二將登時交戰在一起,大戰十餘回合,不分勝負。
    趙匡胤見狀看向了趙普“速速領兵分散突圍!!”說罷,二人各帶一部兵馬,向東西兩方跑去。
    趙匡胤此一路剛剛撤出不足六裏,便一頭紮入了徐晃的包圍圈,徐晃手持貫石斧笑道“趙使君,徐某在此等候多時了,速速放下武器,可免去皮肉之苦。”
    趙匡胤閉眼深吸了一口氣,隨後從身旁士卒手中接過了他的盤龍棍,隨後殺向了徐晃。徐晃揮動掌中貫石斧,催動胯下驊騮,領兵殺了過去。
    二人斧來棍往,大戰三十餘回合,趙匡胤落入了下風,趙匡胤麾下士卒不過數百人,徐晃麾下的士卒足有數千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匡胤麾下士卒盡皆被斬,僅少量人被俘。
    徐晃死死壓製住了趙匡胤,一招力劈華山,趙匡胤舉棍抵擋,二人開始角力,徐晃咬緊牙關,手臂發力向下壓,趙匡胤麵色漲紅,苦苦支撐。
    片刻過後,由於趙匡胤徹夜狂奔,方才又經曆一番大戰,胯下戰馬早已精疲力盡,馬失前蹄,將趙匡胤掀翻在地。
    徐晃喝令士卒上前擒拿,趙匡胤還想反抗,擊倒了兩個士卒,徐晃登時上前,一斧橫在了趙匡胤脖頸之上,這才製住了趙匡胤,隨後被士卒綁縛了起來。
    另一邊,趙普帶著手下親兵向西狂奔,隻見一手持銀尖涯角槍、後背一對狂歌戟的將領攔住了他的去路“東來太史子義在此!哪個敢來受死!?”
    趙普下令士卒一擁而上,太史慈揮動掌中銀尖涯角槍、催動胯下追鳳白凰,帶領士卒殺了上去,兩軍相交,僅一個照麵,太史慈便挑飛了數個士卒。
    趙普乃一介書生,見戰場形勢不利,便想趁機溜走,這豈能瞞過太史慈的雙目,太史慈拿出了鐵脊弓,迅速搭弓上箭,瞄準了趙普。
    “太史慈開啟箭無虛發屬性,武力+10,太史慈基礎武力97,鐵脊弓+1,當前武力上升至108。”
    太史慈猛地射出一箭,此箭如利刃破空般,射穿了趙普的胸膛,趙普當場殞命,跌落馬下。
    “趙普被太史慈射殺,獎勵寄主一張名鎧卡。”
    隨著趙普被射殺,其麾下士卒也放棄了抵抗,跪地請降。太史慈將之聚攏到一起,押解回營。
    趙雲與楊大眼的爭鬥業已進入尾聲,雙方激戰已達三十回合,趙雲見楊大眼麾下親兵盡數被擒,於是加大了力度。
    “趙雲開啟蒼龍屬性,戰意上升兩格,武力+6,趙雲基礎武力99,龍膽亮銀槍+1,照夜玉麒麟+1,當前武力上升至107。”
    麵對趙雲加大力度的進攻,楊大眼顯得手足無措,又勉強招架二十餘回合,便被趙雲一槍挑飛了掌中大斧,隨後被槍杆擊中胸膛落馬,被士卒綁縛了起來。
    此戰,徐晃全軍大獲全勝,殲滅趙匡胤軍一千餘人,俘獲趙匡胤、楊大眼、史敬思、史進四人及一千多士卒,陣斬隨軍軍師趙普,徐晃軍共計傷亡不足千人。
    如今趙匡胤所部僅剩下駐守千乘的越兮,徐晃令薑鬆與林衝立刻領兵從寥城出發,直逼千乘。
    千乘守將越兮得知此事,立刻派出快馬向臨濟趙匡胤處求援,不料一個時辰後,快馬返回報之,臨濟已被徐州軍攻破,趙匡胤已被生擒。
    越兮驚的跌坐在主帥案前,良久未曾回深,思索了近一刻鍾,越兮下令全軍卸甲,盡數散了,趙匡胤既然已經被擒,麵對徐州軍大軍壓境,沒必要在為趙匡胤枉送性命。
    越兮在遣散了手下士卒後,將官印留了下來,單人獨馬出北門,渡黃河,向冀州西北方向而去了。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薑鬆與林衝領兵抵達,見千乘城門大開,不由得以為裏麵有埋伏。派人打探許久,從百姓口中得知,千乘守將遣散了士卒,城內已是一座空城。
    薑鬆這才敢率軍入城,接管了千乘,薑鬆也曾派人打探越兮的下落,卻如泥牛入海,隻得放棄,出榜安民之後,與林衝一同返回臨濟向徐晃複命。
    至此,稱霸青州的趙匡胤勢力被徹底產出,是繼董卓、袁術之後第三個消亡的大諸侯。
    “寄主殲滅趙匡胤勢力,獎勵寄主兩張人才招賢卡,獲得冶鐵灌鋼技術。”
    陳陌聽到消息後大笑不止,加快步伐,此刻已經接近樂安郡治所臨濟縣。
    臨濟
    張賓於昨夜擒獲史敬思與史進之後,立刻讓人將其帶入了大堂之內,張賓親自解開了繩索。說道“二位將軍受苦了。”
    史進破口大罵“別廢話!要殺便殺!今日落得你們手中!是爺爺失手!刀斧加身!若是爺爺求饒半句!便不是好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史敬思瞥了一眼史進,隨後看向張賓緩緩說道“大郎所言,也是某心中所想,但求速死,絕不皺下眉頭。”
    王彥章與餘化龍握緊了劍柄,隨後看向了張賓,隻要張賓一聲令下,二人便叫其血濺當場。
    張賓笑了笑“二位將軍,乃是沙場猛將,如今趙匡胤已失勢,何苦再為他枉送了性命呢?”
    史進喊道“趙使君乃仁義之主!昔日我史進失足落了草,成為了強人,若不是趙使君,我恐怕早就身首異處了,人生在世,義字當先,況且忠臣不事二主,不必多言。”
    張賓微微一笑“早就聽聞,史進史大郎,乃是一條義薄雲天的好漢。可在下想問問史大郎,你所謂忠於趙匡胤,乃是義字當先。這豈不是因小義而失大義乎!?”
    史進一臉疑惑“你此話怎講!?”
    張賓說道“在下也曾聽聞,昔日史大郎受黃巾餘孽宋江的蠱惑,反叛朝廷,是時任膠東相的趙匡胤免去了你一死,這才得以報效朝廷。可趙匡胤上任青州刺史後又做了什麽?”
    “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也為了快速恢複青州的政績,不惜與青州士族沆瀣一氣,由青州士族提供錢財糧秣,而他則利用職務之便,打壓青州寒門與底層百姓,麵對士族任意欺壓百姓,卻不履行父母官之職責。招募士卒卻不招募士族子弟,卻強擄百姓充軍。身為君主,不體恤士卒,作戰不利非打既殺,這便是仁義之君所為嗎?”
    史進被張賓所言說的啞口無言,一旁的史敬思也有一絲鬆動。張賓繼續說道“而你深知趙匡胤的所作所為,卻不加以勸阻,反倒助紂為虐,這豈不是守小義而失大義?可笑你方才上得堂來竟然理直氣壯高呼趙匡胤乃仁義之君?”
    “汝豈不聞,我家主公陳子軒,到任徐州刺史已達十年之久,他為民生出了多少力?每年都拿出自己的俸祿修繕民生。嚴懲徐州境內多少蠻橫一方、仗勢欺人的士族惡霸。對待士卒更是不用多說,我家主公經常同士卒同甘共苦,了解軍中事務,為士卒做了很多改良,可以說我徐州效身行伍,九成以上的人都是自願參加,兩相比較之下,誰可擔當仁義之君的名號呀?”
    史進當時便漲紅了臉,史敬思也微微低頭,張賓繼續說道“二位將軍,我家主公實乃仁義之君,非是那偽君子,難道你們寧願為了趙匡胤這種殘暴之輩獻出生命?也不願意追隨我家主公為天下百姓謀福嗎?”
    史敬思與史進對視了一眼,隨後雙雙跪下,史敬思說道“聞聽先生所言,史某羞愧難當,願棄暗投明,追隨陳使君。”
    史進說道“史某出言不遜,還請先生責罰,在下也願與兄長一同追隨陳使君。”
    張賓笑嗬嗬的扶起了二人,讓二人暫時擔任別部司馬,待將來稟報陳陌再行封賞。
    徐晃此處也招見了楊大眼,也是解開繩縛,好言相勸,楊大眼倒也沒像史家兄弟那麽激動,見徐晃為一軍主將,親自解開了他的繩索,登時便覺得受寵若驚。
    “敗軍之將,蒙將軍抬舉,楊某願降。”
    徐晃大笑之,隨後帶領兵馬,將趙匡胤帶回了臨濟,命人好生看管,不可懈怠。
    就在徐晃書寫樂安郡戰況之時,忽有士卒來報,陳陌已抵達臨濟城外。徐晃立刻率領麾下文武前去參拜。
    陳陌讓其一一免禮,隨後走進了臨濟縣大堂,徐晃匯報了此次戰事所有經過,陳陌大喜,獎徐晃麾下將領按官職賞賜一千至五百黃金,麾下士卒皆有賞賜。
    隨後陳陌又任命楊大眼、史敬思、史進三人校尉之職,楊大眼明日前往關羽麾下效力,史敬思與史進留在徐晃麾下,待日後立功再論功行賞。
    就在臨濟城中其樂融融之際,忽有一快馬前來“稟報主公!秦瓊將軍急報!袁譚大軍已度過黃河!與袁紹、曹仁的大軍共同攻打秦瓊將軍的防線!秦瓊將軍告急!特來尋求增援!!”
    喜歡漢末亂入爭霸請大家收藏:()漢末亂入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