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略受阻,劉曄獻計

字數:5321   加入書籤

A+A-


    淮南
    嶽飛自下邳議事之後返回淮南,便立刻著手準備防務,在陳陌將陳登調往青州之後,陳陌便將壽春的糜芳、花雲、紀靈、高長恭及其麾下的一萬兵馬也調撥到了嶽飛麾下。
    嶽飛現有武將除上述四人外,有原部曲楊再興、常遇春、滕戣、滕戡、張憲五人,靈玉製衡了武鬆、牛皋、嶽勝三人,後陳陌又將青州降將史文恭、蕭摩訶、呼延讚、呼延豹四人調撥給了嶽飛。劉曄擔任嶽飛的隨軍謀士。
    現嶽飛帳下有將領十六員,隨軍謀士一位,兩萬八千士卒,三千匹戰馬,這個陣容絲毫不遜色於關羽軍,遠勝徐晃與秦瓊兩軍。
    嶽飛抵達壽春之後,留下常遇春、史文恭、蕭摩訶率領五千兵馬駐守於合肥,防備揚州孫策趁中原動亂之際趁勢來犯,壽春則由原袁術麾下,現任壽春太守的袁渙及閻象、楊弘負責留守,為兩軍轉運糧草,守軍由袁渙等人自行招募郡兵,人數控製在五千人上下。
    嶽飛下令高長恭、紀靈、糜芳、花雲率領本部一萬兵馬,速速渡過潁水趕往陽泉縣,分兵把守陽泉、寥縣、安豐、安鳳四縣,防止被曹軍包夾。
    嶽飛親率楊再興、張憲、滕戣、滕戡、武鬆、牛皋、嶽勝、呼延讚、呼延豹以及剩餘一萬三千兵馬,趕往下蔡、平阿、義成一帶布防,等候曹軍來戰。
    曹彬則是在三日後才抵達汝陰縣,曹彬一開始並未急於進攻,他知道自己這一支部隊主要作用是牽製淮南地區的徐州軍,使其不敢輕易回援。
    主力大軍則是在進攻青州與徐州,曹彬派曹瑋、曹文詔領兵一萬進駐慎縣,樂進、李典率軍一萬進駐期思縣,曹彬親率曹洪、曹休、許褚及剩餘一萬兵馬駐守汝陰,做好了與嶽飛長久相持的打算。
    雙方僵持半月,一日,嶽飛收到了從汝南方向送來了密報,劉辟與龔都於數日前起兵,其麾下有黃巾士卒四萬,另有七萬老弱婦孺,於汝南郡的高山中占山為王。
    接到嶽飛的軍令後,劉辟與龔都率領三萬黃巾士卒,趁汝南郡空虛,準備響應嶽飛,攻打汝南郡。
    劉辟與龔都下山之後,以席卷之勢,連克安城、慎陽、朗陵、陽安、上蔡五座城池,現已將汝南郡治所平輿團團包圍。
    駐守在平輿的鍾繇、陳群、丁斐接到情報之後,立刻組織平輿內三千守兵防備劉辟與龔都的進攻。
    由於雙方兵力差距過大,鍾繇、陳群、丁斐從各自家族在平輿的旁支中,調集了大約六千多私兵前來守城。
    由於這三家中鍾繇與陳群乃是穎川頂級世家,與潁川荀氏平起平坐,丁斐又是譙沛丁家之人,與曹操又是同鄉,更是曹操正妻丁夫人的同族,由這三人出麵,從平輿各個小士族中借調了八千私兵,眼下守城士卒多達一萬七千人,足以應對三萬黃巾軍。
    劉辟與龔都進攻了數日都未曾攻下平輿,雙方一時間陷入了僵持,在得知平輿遭到圍困的曹彬,本想派一支偏師趕回救援,卻被鍾繇拒絕。
    鍾繇認為汝南黃巾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此時作亂定是為了配合嶽飛攻打汝南。一旦大軍回撤,遭遇兩麵夾擊,斷難阻擋。
    穩定住了曹彬之後,鍾繇與陳群開始奮筆疾書,連發多封書信,調集各地兵馬趕往平輿。
    這其中有駐守西平的路昭、駐守弋陽的原袁紹麾下的將領朱靈,這二將各率一千兵馬,向平輿而來。
    還有一封書信直抵穎川曹昂手中,曹昂思慮再三,派出韓浩帶領兩千兵馬,以及任峻的五千屯田軍,向平輿進發。
    麵對三路大軍來攻,草莽出身的劉辟與龔都完全無力招架,朱靈與路昭兩路大軍輕易的奪回了安城、慎陽、朗陵、陽安、上蔡五座城池。
    韓浩與任峻的兵馬與城內鍾繇、陳群、丁斐的兵馬裏應外合,夾擊劉辟與龔都的兵馬,劉辟與龔都抵敵不過,僅帶領三千多殘部返回了山嶺。
    曹軍斬殺了近七千黃巾餘部,剩餘兩萬士卒被全部俘虜,交給了任峻,充實了屯田軍。因為曹軍地處中原,連年征戰,糧草不足,急需要勞動力來屯田。
    擊敗了劉辟與龔都後,曹軍也沒有停歇,令任峻帶領屯田軍,押解黃巾俘虜趕回許昌,韓浩帶領本部兵馬南下,朱靈、路昭兩路大軍北上,合圍黃巾軍所在的山嶺。
    隨後鍾繇、陳群、丁斐三人商議,決定讓丁斐帶領五千兵馬,在韓浩後方行軍,一旦韓浩三將失手,丁斐便上前相助。
    麵對曹軍圍山,劉辟與龔都無奈之下,隻得寫信求援嶽飛,於是有了先前的一幕,嶽飛看著劉辟寫的求援信陷入了沉思。
    良久之後,他令親兵將劉曄請了過來,劉曄拱手說道“鵬舉,喚我前來,有何要事?”
    嶽飛將書信遞給了劉曄,說道“子揚先生請看。”
    劉曄快速掃過書信,隨後麵色凝重的放了下來,也陷入了沉思,嶽飛在一旁說道“雖然早已知曉這些烏合之眾不可靠,但沒想到居然敗的這麽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劉曄點了點頭,旋即說道“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張繡並沒有如約出兵,如果張繡按時攻打穎川,那麽劉辟和龔都的壓力便小了許多,起碼不會這麽快落敗。”
    嶽飛雙手環抱,眉頭微皺的說道“且先不去管張繡是否按時出兵,眼下劉辟與龔都被圍困山上,隻怕難以久持,如此我等便不可坐以待斃,應當主動出擊,尋找戰機。”
    劉曄勸道“鵬舉且慢,我認為暫時不可主動出擊,也不應任由劉辟與龔都覆滅。”
    嶽飛看向了劉曄,隨後問道“子揚先生可有良策?”
    劉曄說道“在下認為,應當派一員將領,統率部分兵馬,經大別山一帶,繞道至安陽、新息、弋陽一帶,據書信所說,此次為救援平輿,抽調了汝南郡南部與西部守軍,南部與西部空虛,攻下這三座城池易如反掌,隨後便可北上救援劉辟與龔都。”
    嶽飛提出了疑慮“可翻越大別山,恐需要數日之久,趕往他們的山嶺也需要數日之久,加起來近半月時間,萬一劉辟他們支撐不住,豈不是白費功夫。”
    劉曄笑了笑“鵬舉多慮了,無論劉辟等人是否能堅持半月,對我等來說都是無礙,即便劉辟一日之內戰敗,汝南南部的守軍短時間也難以返回,而現在汝南南部城池空虛,我軍翻過大別山之後,輕而易舉便可攻克三座城池。”
    頓了頓劉曄說道“即便那時劉辟戰敗,我軍完全可以憑借城池堅固,阻擋敵軍,甚至可以配合寥縣附近守軍,夾擊原路一帶的曹軍,形成一個鉗形攻勢,進可攻退可守,定可立於不敗之地。”
    嶽飛眼前一亮,旋即說道“子揚先生此計甚妙,可先生以為,派誰去執行此任務為好?”
    劉曄思索了一番說道“在下認為,唯有呼延讚將軍可勝任。”
    嶽飛疑惑道“先生是這麽認為的?”
    劉曄答道“正是,原本在下以為,除鵬舉外,隻有張憲、常遇春二位將軍合適,可常遇春將軍肩負守城重任,張憲將軍需要與鵬舉商議軍情,剩餘將領中隻有呼延讚將軍,他雖為降將,可他為人謹慎,文武雙全,絕對可以勝任。”
    嶽飛思考片刻後,說道“既然子揚先生保舉呼延讚將軍,那嶽某便令他帶領滕戣、滕戡兄弟二人,以及呼延豹並六千兵馬去吧。”
    這次輪到劉曄疑惑了,劉曄問道“緣何派滕戣、滕戡二人去呢?這二人加入主公麾下,恐怕比在下還要早吧,憑他們二人的資曆,呼延讚恐怕難以讓他們信服吧?不如派牛皋與嶽勝二人前去,他二人剛剛前來不久,應當不會產生嫌隙。”
    嶽飛笑了笑“子揚先生放心,滕戣與滕戡二兄弟,雖然投效主公較早,可也是降將身份,與呼延讚並無不同,再者,二人勇猛有餘,智略不足,憑呼延讚的實力,定有辦法叫這二人心服口服。”
    聞聽嶽飛如此言語,劉曄也不在言語,隨後嶽飛便將呼延讚、滕戣、滕戡、呼延豹喚來了此地,嶽飛告知了四人接下來的計劃。
    四人的表情都很微妙,呼延讚抱拳說道“嶽將軍,末將剛剛歸順,無功無勞,怎敢獨領一軍,還請將軍收回成命。”
    嶽飛微微一笑“呼延將軍不必謙虛,你在趙匡胤麾下之時,我便早有耳聞,將軍作戰勇猛,文武雙全,下邳動亂之際,協助主公平叛,被加封為裨將軍,眼下營中,除你之外,在無合適人選,請呼延將軍切莫推辭。”
    劉曄也站出說道“嶽將軍說的是,我等認為舍你之外,無他人合適,還請將軍莫再推辭。”
    呼延讚見嶽飛與劉曄兩員軍事主官都推薦自己,呼延讚心下激動不已,抱拳說道“末將領命,如若不勝,甘受軍法。”
    隨後,呼延讚四人便離開了軍帳,調集了六千兵馬,向西南出發。嶽飛為了掩護這支兵馬的行蹤,派快馬告知駐守寥縣等地的高長恭等人,令其佯攻原鹿一帶。
    嶽飛派出楊再興、張憲率領三千兵馬北上,直抵汝陰城下叫陣,吸引曹彬的視線,嶽飛親率牛皋、嶽勝以及三千兵馬,趕往慎縣一帶叫陣,吸引曹瑋的視線,以此掩護呼延讚等人。嶽飛留下了劉曄與武鬆率領一千士卒把守本部大營。
    汝陰
    楊再興與張憲抵達汝陰城下之後,日日叫陣,曹彬為以防萬一,下令高掛免戰牌,不準隨意出戰。
    見曹彬連過三日都不肯出戰,楊再興惱怒不已,下令對曹氏一族破口大罵,忠於曹操的許褚哪裏能忍受有人如此辱罵曹操,曹洪聽的也是火冒三丈。
    二人一同來到了曹彬處請戰,許褚以徐州軍辱罵曹操為由,申請出戰。曹洪則是以退為進“兄長,眼下士卒各個怒不可遏,再不讓其出戰,恐軍心有變。”
    曹彬思慮再三,還是下令不可全軍出擊,不過可讓許褚與曹洪帶領親兵前去與之較量一番,如果能勝一籌,也能鼓舞軍心,敗了也不會有任何損失。
    許褚與曹洪聞言大喜,連忙帶領各自二百親兵出城,曹洪手提大刀為許褚掠陣,許褚手持火雲大刀,催馬而出,怒喝一聲“爾等可知道譙郡許仲康!!?”
    喜歡漢末亂入爭霸請大家收藏:()漢末亂入爭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