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字數:4381 加入書籤
寧曉曉回家,家裏靜悄悄的。
三個臥室門全關著,可謂各不打擾。
她推開旺仔房門,滿地的零部件晃得她眼暈,她都不敢進去,因為沒處落腳!
桂英過來,尷尬解釋:“小彥的房間,我也不敢打掃,零件都很細小,怕給弄丟一樣,組裝不上了。”
寧曉曉笑道:“沒事,讓他自己收拾。”
旺仔見媽媽回來了,把東西往兩邊推推,給她打掃出一條路。
嗯,僅容一人通行的路。
寧曉曉無奈進去,她邁步都得小心點,怕絆倒,哦不,是怕給她兒子踩壞了,他心疼。
“這都是什麽?”寧曉曉往書架望去。
地下是有點亂,但書架上擺放的幾樣物品,非常整齊。
旺仔興奮給她介紹:“這個是礦石收音機,這個是單管來複再生式收音機,這個是四管超外差式收音機,這個……”
寧曉曉:……呃,沒聽懂,太複雜。
她隻知道,她兒子的零花錢換來了這一屋子的零部件,還有書架上一排成品,以及一排她看不懂的書。
“工業票夠用嗎?”寧曉曉關心問。
這兩年,旺仔長大了,她和付嘉鳴比較忙,對孩子關心的有點少。
旺仔嘿嘿道:“不夠,家裏的早就用完了,零花錢也不夠,是表哥給我湊的。”
寧曉曉:……她兒子和表哥真是一點不見外。
寧曉曉大方給他一百塊:“把欠表哥的零花錢還給他們。剩下的拿去換票。”
旺仔眼中全是興奮,一百塊,是別人家兩個月的工資了!
他好想學妹妹,抱住媽媽不鬆手,說愛她呀。
旺仔興奮和寧曉曉說話:
“我同學都好羨慕我的,說我爸媽都好好啊,可以讓我買自己想要的東西。他們這些零部件,都湊不齊。攢錢一年,都組不成一部收音機。嘿嘿,還有舅奶奶,給了我好多工業票。”
寧曉曉:……真的每一個愛好,都是拿錢和票堆起來的。
旺仔這樣的孩子,他們家多養幾個,也費勁。費錢不說,票不好弄啊。
就他這一屋子的東西,得多少工業票啊。
目測,舅母給他的工業票,得有好幾十張。沒有舅母支援,他們得天天去給他換票。
一般人家,供不起啊。
寧曉曉摸摸他的各式成品:“哪個是最複雜的,最難組裝的?”
旺仔興奮介紹:“這個是最新款的,我新裝成功的,東芝tryx1700,它頻率覆蓋……”
寧曉曉看看,直接捧走:“還不錯,借我玩幾天。”她看看兒子研究成果嘛。
旺仔傻眼,啊?早知道,他就說另一個了。
寧曉曉笑道:“怎麽了,舍不得?”
旺仔糾結:“你不會玩。”
寧曉曉瞥他:“那咋了,我不懂我學啊。”
旺仔:……
啊,心碎。
“那……你玩夠了,再給我放回來唄?”
想想,他又道:“你第一次了解,其實吧,應該從最基礎的款式開始玩。你看,這個,最適合你。”
寧曉曉笑道:“我就喜歡這個。”直接捧走。
啪嗒,旺仔仿佛聽到了自己心碎的聲音。他追出來,最終還是沒好意思要回去。
算了,他親媽,擺在他爸媽屋裏,東西也還在他家。玩壞了,他可以修。
寧曉曉問:“旺仔有什麽夢想,以後想做什麽?”
旺仔:“我要當科學家,給我爸研究最先進的武器,讓他戰無不勝,讓我們祖國再也不用有軍人犧牲。”
寧曉曉笑了,應該叫付嘉鳴回來聽聽,現在兒子和他多親,夢想都帶他爸一個。
不愧是軍人家庭長大的孩子,從小就愛國。
寧曉曉研究了好一會,才明白手裏的東西怎麽播放。
“兮兮呢?”
她回來好一會了,咋一直沒見到閨女。
“妹妹學習呢。”
寧曉曉推門看看,兮兮還真在學習。
“呦,我們小宅女今天沒畫畫,改做數學題了?”
兮兮投懷送抱,撲進寧曉曉懷裏,撒嬌抱著她,還嚶嚶嚶裝哭。
“兮兮怎麽了?”寧曉曉打趣問。
兮兮磨磨蹭蹭拿出一張卷子,低頭道:“媽媽,老師讓你簽字。”
寧曉曉一看,啊,五十分,這是什麽鬼?
小學很簡單的。
寧曉曉開始自我反省,一定是她忽略了孩子,沒看著她學習,沒輔導作業……
旺仔那時候,她沒見他怎麽學習,但是他從來沒考過第二名。到兮兮這,她就放鬆了警惕。
是她不對。
寧曉曉摸摸兮兮:“沒事,等媽媽放暑假了,在家給你補課,下學期,兮兮也能考一百分。”
兮兮破泣為笑,抱著她撒嬌:“我媽媽好好呀。”
寧曉曉拉她出來,囑咐旺仔:“你給妹妹補補課。期末考試,必須考八十分以上,不然扣你零花錢。”
旺仔:“……”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寧曉曉翻翻兮兮的桌麵,好家夥,一共就這一張數學卷子,感情是故意不出來,寫給她看的。
畫畫本,堆放了半牆。
她隨手翻一本,靜靜欣賞,她閨女這配色,還有想象力,真的很不錯。
有天賦。
電視沒白買,小孩子從電視裏了解了很多東西。
這一張張圖畫,好多是電視裏的畫麵和人物,兮兮給它加了配色,變成彩色的世界。
寧曉曉上班,開始仔細翻看招生簡章,了解各種招生途徑,以及走訪各大中小學,和很多教育工作者探討工作。
她現在是教育工作者,必須先給自家孩子安排好。
在別人不重視教育的年代,她重視,這就是彎道超車最佳時機。
這時候,信息不發達,掌握信息差,就是優勢。
寧曉曉找到京大的物理學頂尖教授,聊天道:
“王教授,我是招生辦的寧曉曉,在招生上,你們有什麽需求嗎?
我個人想法,不知道對不對,搞科研,可以從中學生中挑選合適的少年,提前過來上學,提早培養,您看怎麽樣?”
王教授笑了:“哈哈,你這個想法好,早幾年就有人提出了,希望京大開辦少年班。”
寧曉曉激動,這事,她肯定積極啊,她兒子年紀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