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一甲前三
字數:4905 加入書籤
待皇帝問完十位學子,朝堂上的空氣倏然一緊,一種難以言喻的期待在寂靜中蔓延。
終於到了欽點一甲前三的重要時刻,這可是無數寒窗苦讀學子的終極榮耀。
大殿之上,皇帝的目光掃過十位學子,緩緩說道:
“朕已對諸位學子有所了解,現在,朕將欽點一甲前三。”
全場屏息,隻聽到腳步聲從殿外傳來,
那負責頒布名次的太監緩緩步入殿中,捧著明黃的聖旨,尖長的聲音帶著一絲莊嚴拉開了帷幕,
“宣旨——”先是略顯冗長的讚詞,高唱天子仁政,隨後開始公布名次。
“狀元得中者——吳灃。”
一句簡單的宣布卻如石穿靜水,轟然落下。
眾人一片嘩然,有人激動地小聲祝賀,有人緊抿嘴唇,滿眼不甘。
吳灃,這位已經小有盛名的才子,早在會試時便中了會元,隻可惜他與鄉試解元之位失之交臂,
因此未能締造“連中三元”的傳奇佳話,他心中不由得有點可惜,不過這種可惜很快被得中狀元的巨大喜悅所衝去。
他跪地高呼萬歲,舉止間流露出些許書生才士的典雅與從容,但眼中的一抹驕傲卻藏也藏不住。
其實這吳灃在殿試之中,皇帝對於他的答卷並未表現出過多的關注或明顯的滿意,
甚至在問答環節,皇帝的目光更是多次在其他學子之間流連,而非將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不過,科舉製度一向重視文章與書法的雙重造詣,
而吳灃的書法以館閣體見長,其筆勢端正沉穩,法度嚴謹,頗有古人風範,幾乎挑不出任何瑕疵。
閱卷官們閱覽時,看到他的字跡高雅桑梓,大為欣賞,是以都強烈推薦他做那狀元。
在這科舉文化中,館閣體書法不僅是士子的基本功,更是高中狀元的必備條件。
這自古以來狀元大多都是館閣體書法的大家,因而決定選他為狀元倒也算符合舊製傳統,皇帝思及此,便點了他做狀元。
這吳灃從年幼開始便立誌於此,四十年來忍辱負重,夜以繼日,以無數個寒暑交替為伴,苦練館閣體的每一道筆鋒和結構,直至如今一筆一畫都如刀刻,無不體現大家風骨。
正因此,他的書法造詣早已爐火純青,冠絕同輩,終於在這一天,得償了多年的夙願,收獲夢寐以求的榮耀,心中再無遺憾。
“次名榜眼,陳忠涵。”
太監字正腔圓拖長了語調,這才緩緩念出第二名。
眾人下意識抬眼望去,隻見一約莫二十多歲年輕的士子霍然應聲,麵上雖掛著微笑,眼底卻閃過一抹掩飾不住的得意之色。
這陳忠涵身世顯赫,乃是齊國公陳翼之後,他的父親乃是先襲爵三品威鎮將軍的陳瑞文。
出身世家大族,又以才學見長,如今高中一甲第二,眾人心中皆道此人以後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他也正是此前心中嘲諷蘇旭的那位勳貴之家的公子。
他清楚自己的身份背景與旁人不同,在這殿試中便更顯穩重,既不輕易突出,也不隨意附和,始終不卑不亢。
而當太監高聲宣布他的名次時,這個一向謹慎的人還是難掩眉宇間的幾分得意。
作為勳貴之子,陳忠涵早明白做人做事當知分寸,
故方才殿試時,他所列的政策建議模棱兩可、不偏不倚,
既保住了勳貴集團的利益,又讓皇帝覺得尚有可用之才,
再加上他那不著痕跡卻盡顯禮法的舉止,無疑贏得了聖上的欣賞。
然而,盡管贏得了榜眼,他的眼神仍不免瞥向一側的蘇旭。
回想蘇旭先前於殿中侃侃而談、論天下大勢、陳減稅策略,竟無半點顧慮這是否會衝撞權貴的鐵律,那大無畏的膽色讓他自忖也無法模仿。
更令陳忠涵不適的是,那番大膽直言竟未惹怒皇帝,反倒讓蘇旭替自己爭得了與天子直接交談的良機,而他們這些人自始至終隻能被晾在一旁,無人問津。
彼時,蘇旭鋒芒畢露,讓陳忠涵一時暗懷揣測,似乎這狀元之位,恐怕要花落他家。
但此刻,陳忠涵稍一收斂心思,垂袖作揖,掩住微微上揚的唇角。
皇帝雖看似對蘇旭讚賞有加,可現在看來那從南書房召見眾學子至殿試的憐才之舉,其實僅是那聖上一貫衷情於人臣謙抑、政策謹慎的治學理念罷了,
反觀適才被點為狀元的吳灃,才是恰好全然符合天子對文臣氣質的期待,
至於這些大膽敢言而又無視規則的愣頭青年輕學子,皇帝怎會允許過分重用?
回過神來,他心中暗自嘲弄,也不免湧起幾分快慰:
如此看來,這蘇旭果然不過是嘩眾取寵之輩,皇帝心思縝密,又如何會當真親近這般激進之人?
此刻的蘇旭倒是心如止水,未顯絲毫波瀾。
他清楚自己此前在皇帝麵前的激進表現絕非一時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應勢而為之策。
隻因他在會試後,無數次在心底反複盤算過自身在殿試上的處境和優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若以現代考試的視角來看待這科舉考試,殿試環節無非考察三個方麵:文章、書法以及至關重要的皇帝麵試。
他之所以敢於在皇帝麵前提及削減皇室開支這樣的敏感話題,正是因為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在麵試中突破的可能性,這無疑是一場豪賭。
畢竟,他這次會試不過僅列第七,雖最後入圍了殿試前十,但要斬獲一甲前三難度甚高。
且他心知肚明,自己在館閣體書法一道上尚欠火候,自己的字跡雖然結構大氣,但筆封稍顯稚嫩,缺乏館閣體最為講究的一絲老道與沉穩。
這一點,恐怕會在最終評價中拖累他,為他的這次科考成績蒙上一層陰影。
而蘇旭又深知,那科舉文章雖是展示才華的重要部分,但最終評定的主觀性極強,而閱卷官們的喜好更是難以預測。
正因如此,他也無意將自己的命運寄托在那些並不確定的文章策論得分之上。
更何況,能進入前十的士子,文章水準皆屬上乘,用“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來形容最為貼切。
在這場競爭中,每一點微小的失誤都可能將他與一甲無緣。
因此,他明白,倘若書法上的客觀劣勢無法彌補,便須另尋法門。
於是,蘇旭決定孤注一擲,放手一搏。
在皇帝詢問自己之時,他鼓足膽量,立足於真實國情,直言獻策,毫不避諱地提出削減皇室開支這一敏感之聲。
他選擇“激進”並非為了嘩眾取寵,而是深諳皇帝素來以注重治國方略、形象清明自居。
他深信,以皇帝的胸襟與名聲考量,定不會因他一介年輕貢士大膽諫言而介懷,
相反,這種無懼無畏的態度才有可能為自己搏得一線生機。
他暗暗估算,就算失敗,自己最多也就是被貶入二甲,但一旦這策略成功,則一甲前三並非遙不可及。
如今看來這一甲前三可能無望,不過好在,蘇旭從未將結果看得過重。
他心想,一個探花或榜眼,乃至狀元,都不過是人生的一個節點。
皇帝一旦啟用之人,自會挑最合適之才,
至少他今日已然在九五至尊麵前留下了不可忽視的印象,這才是他此行最大的勝算所在。
此時,尖細的太監嗓音再次響起,這聲音在蘇旭聽來是如此悅耳動聽。
“第三名,探花——”
太監故意拉長了聲音,吊足了眾人的胃口,大殿內鴉雀無聲,落針可聞,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太監的身上。
蘇旭的心跳也隨著這停頓而加速,他知道,決定自己命運的時刻到了。
“蘇旭!”
當太監喊出蘇旭名字的那一刻,蘇旭感覺如釋重負,心中暗自欣喜:我賭贏了!
喜歡逆襲紅樓:我娶了林黛玉請大家收藏:()逆襲紅樓:我娶了林黛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