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四方訴求

字數:4666   加入書籤

A+A-


    “賢者大人,能否容我說一言?”都烈恰到好處緩解有些不太融洽的氛圍。
    “這有什麽容不容許的?都烈大祭司,咱們都坐在這裏,自然是暢所欲言。”
    “多謝賢者大人。”大祭司施禮,起身,環顧四周。
    “之前,在我們草原,兩個部落要是打起來,本就是無所不用其極,戰勝者擁有戰敗者的一切,用的是那適者生存,強者通吃的法則。”
    “可這位蘇將軍,哪怕是戰敗了,也已經能做到他的最好了,這種勇士是不應該遭受苛責的。”
    “黎王,我等現在當務之急,是商討如何出兵烏雲峰,而不是在這裏刁難一位能夠帶兵打仗的將領,更何況這位將領已經降了白帝,他人內政何須我等外人插手?就算是懲處,也不是由我等代勞吧?”
    “我麾下草原兒郎們早就已經摩拳擦掌,時刻等待著西進命令。”
    “要我都烈說,不妨給這位蘇將軍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他不是想要保住門派道統嗎?”
    “那剛好,讓他們神霄觀參戰不就好了,衝在最前,活下來的既往不咎,簡單又快意,也是各取所需,如何?”
    都烈並非揣摩了袁穹的心思,而是分析了當前局勢。
    顯然,削弱大黎,強化白龍才是最符合草原利益的局麵。
    所以他明目張膽出來拉偏架。
    還說的大義凜然有理有據。
    乍一聽,好像還真是對的,人家都降了白龍了,你劉世雙沒事插什麽嘴啊。
    人家是回來給白帝哭墳的,又不是來這讓你黎王欺負的。
    北方防線一役,損失最大的就是白龍,你這大黎說句不好聽的,那就是撿來的便宜。
    如果呂將主不嚴防死守,就是放妖魔大軍入關,一馬平川的地形下,你大黎真能討得了好嗎?
    若是沒有人皇借氣運一擊,黎王怕是傾盡全國兵馬,都鬥不過那位統帥。
    所以,這個時候誰都能說話,唯獨你劉世雙這個摘桃子的,真沒資格說這個廢話。
    看著大黎座上之人大多麵色不善,神色複雜的看著都烈。
    大祭司隻是微微一笑:“話可能有些重,還望各位恕罪,但理是那個理,諸位可隨意挑我。”
    劉世雙放下身前盞,老神在在,仿佛左耳進右耳出,絲毫沒有在意。
    麵上居然還有些認同之色,就差拍手叫好了。
    “大祭司言之有理,此事確實是老劉我僭越了,不過我提及此事也是為了給各位提個醒,具體如何決斷,還是交給那良將軍他們吧,既然二人是一起歸來,想必也有個結論了。”
    “諸位同僚盟友,我劉世雙以此杯酒為誓,隻要大黎還存在一天,就絕不會與諸位同盟刀兵相見,哪怕事情鬧大,近乎無可調和,大黎亦不會先動手!能談則談,不能談也不會火上澆油!此誓延續後代子孫,如有違背,則諸位共擊之。”
    “也請袁兄今日在此做個見證!”
    “有些事情,老劉我心裏清楚的很,你們當說則說,沒必要顧及著我的麵子,我這點麵子能值個什麽東西?隻要這回說開了,往後就沒有什麽大事難事。”
    “若是沒有白帝之功!斷不會有我等今日之聚!”
    “我劉世雙,又怎會不認可白帝人皇之位?”
    他捧出腰間寶劍,橫置於方桌之上。
    “諸位可認得此劍?也算是人皇佩劍了。”
    “倘若我有半句假話,當以此劍自裁!”
    此話既出,一片嘩然。
    下屬之流紛紛上表:黎王嚴重了。
    反倒是各個首領人物沉默不語,在認真思索劉世雙所言的可靠性與政策延續性。
    袁穹亦在沉思,他覺得劉兄弟的格局不是一般的大,已經先於他想到了後續可能會有的危機。
    還主動提了出來。
    王者具備了屬於他的風範。
    這個時候,就該他袁道士來推進項目進度了。
    “劉兄弟敞亮,心懷寬廣,既然他想讓我做個見證,那我也就順坡下驢,厚顏承接了。”道士霍然抬頭,環顧四周,“事情擺在明麵上,那不如各自拿個章程出來草擬商議一番,各取所需,有了共同目標,定好大方向,也方便我們後續出兵西進。”
    “至於細枝末節之事,就讓各自擅長此道的使者去扯皮吧,如何!”
    袁穹的提議,眾人自無不是,況且他也不是詢問句式,算是直接定了調。
    開始道士不方便明目張膽偏袒白龍,現在好了。
    挑大梁的那良野回來了,他是有資曆與威望代表白龍參與高層商談的,如此許多訴求從他嘴裏提出來,就不會讓人有偏袒之感。
    經過四方親切坦誠的交流溝通,充分了解了各自所求,彼此達成意見交換,最終凝聚共識,達成統一,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新道路。
    簡單來講就是經過一番唇槍舌劍後,四方勢力基本滿意,全都換到了各自想要的東西。
    因為有道士當中間人和見證人,談的都比較實際,沒有獅子大開口,都是秉承著在維護各自利益的情況下,開拓創新出了新的利益空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袁穹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思想理論指導下,沒有互相埋雷,以利益最大化的形式,進行了戰後格局的統一分配。
    別問為什麽還沒打呢,就商討戰後事宜。
    如果連戰後利益分配都不提前商量好,那這兵也不好出。
    最終結果如下——
    大黎:要求三方盟友在必要時,提供軍力、修士、錢糧,劉世雙有南下之心,所以這三股強力盟友必須在這方麵給予足夠支持。
    草原人騎兵多陸戰強,龍裔擅水戰有大妖,白龍雖然衰落了,但境內修士是幾方勢力中最多的,所以大黎要求提供武力支持。
    白龍:獨占關東道,在呂錦兒未回歸時,由那良部與諸將暫代治理,三方盟友都需保證關東道的獨立性。
    哪怕以後大黎勢大,也隻是聽調不聽宣,維持高度自主性,與大黎為盟友,可以共同出兵幫助其南下征伐,城池地盤他們不需要。
    但是!大黎富有強大後,需要反哺白龍,維持領地內的繁榮,凡是出自白龍之物與商人,需得暢通四方,不得阻攔,不得征稅。
    同樣的,白龍商隊要保證盟友們的貨物周轉順利,戰略物資運輸順暢。
    草原人:要求三方盟友提供足夠的物資軍械,允許草原人向北——龍裔開辟出的陸地上傳播信仰,要求不能阻止他們在關東道和關元道,兩處靠北的地界傳播賢者與天女信仰。
    由於信仰的特殊性,出了草原就不好使了,以後草原人會東西兩處進行軍事傳教,如遭遇強敵,三方盟友需要提供支援。
    要求在災年,草原水草不豐美,牲畜不好養活時,三方盟友要提供錢糧幫助渡過難關,減少損失。
    同時,草原一方會為盟友們提供優質坐騎,以及相關售後。
    北地龍裔:關東道、關元道、草原疆域三處的水脈交由冀望等一眾龍裔治理、管轄,保證境內風調雨順,不需要任何貢品,如有犯亂之龍裔興風作浪,四方共同除之。
    要求三方盟友協助鏟除沒有登記造冊,沒有四方認可的水域淫祀。
    同時要求盟友在龍裔走水化蛟成龍時予以協助,事前事後皆會賠償沿岸百姓。
    還要求事後無論各方,攻下哪道,遇到無主水脈時,如無特殊安排,則優先選派北地龍裔治理,當然龍裔也會出大力氣協助進攻;遇擅殺北地龍裔之修士、勢力,三方盟友有義務協助討伐。
    最後要求三方盟友在人力富裕時,允許冀望前往盟友地盤招募人手去修河,待遇就按袁道人定下的規矩來。
    喜歡一頁一神通,道爺你這麽玩?請大家收藏:()一頁一神通,道爺你這麽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