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表現的過於刻意
字數:5230 加入書籤
淩雲聽完陳哲茂的建議後,當即便表示自己會盡快組織團隊。
當然,他是不可能將自己的私人團隊帶過來的。
於是,一周之後……
這天陽光明媚,微風拂麵。
淩雲滿懷信心地帶著一整套精心設計的方案,和一個小巧玲瓏的原型機,邁著輕快的步伐,踏入了航天研究院那座宏偉的測試中心。
這座測試中心內充滿了高科技的氣息。
淩雲的到來引起了一陣小小的騷動,工作人員們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
淩雲的設計方案和原型機堪稱創新的傑作。
他巧妙地將離子推進的高比衝,和等離子體推進的高推力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推進係統。
更為關鍵的是,他采用了一種新型的超導材料,作為能量轉換的核心,使得整個係統的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趙院士是航天領域的權威專家。
當他看到淩雲帶來的測試數據時,不禁瞠目結舌,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
“這……這太不可思議了!”
他的眼睛緊盯著數據,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實。
“比衝竟然達到了秒,推力更是傳統離子推進的十倍!”
這個驚人的結果,意味著淩雲的發明將徹底改變航天推進技術的格局,為人類探索宇宙帶來新的可能性。
“你……你是怎麽做到的?”
趙院士滿是不可思議的看向淩雲問道。
但對方聽後卻是淺淺一笑回答說。
“也沒什麽,就是聽陳局長的建議,組建了個自己的團隊!”
聽到這話,趙院士嘴角當即一陣抽搐。
他好像回答了,但好像又沒回答。
組建一個團隊就搞出來等離子推進器了?
開什麽國際玩笑呢!
不過,既然對方不想說,趙院士也不好多問什麽。
行,那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吧!
轉眼又過了三個月。
在這段時間裏,淩雲和他組建的新團隊夜以繼日地工作,對新型推進係統進行了反複的測試和優化。
終於,搭載著淩雲研發的新型推進係統的“觀天7”衛星,成功地發射升空。
這顆衛星不僅在分辨率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0.1米,能夠清晰地觀測到地球上的每一個細節,而且由於推進係統的高效,其服役壽命預計將延長至15年,遠遠超過了以往的衛星。
衛星發射成功的當晚。
正在研究室內寫總結的淩雲,手機突然響了起來,是宋斯雅打來的電話。
“淩雲!”
宋斯雅的聲音中透露出難以抑製的興奮。
“首長對你的貢獻非常滿意。”
“我們希望能將這項技術應用到更多的航天項目中,你同意嗎?”
“我當然同意了,而且已經準備好了完整的技術文檔了。”
淩雲自信滿滿地回答道。
此時,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對自己工作成果的自豪。
“這些文檔涵蓋了材料配方和製造工藝等各個方麵。”
宋斯雅再次對淩雲表示了祝賀,並且表示國家一定會銘記他的貢獻。
淩雲聽後卻隻表示是自己應該做的。
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裏,淩雲的離子等離子體推進係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多顆衛星和空間站補給飛船,都成功地裝備了這一先進的推進係統,展現出了卓越的性能和可靠性。
半年之後,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遍了整個種花——“嫦娥六號”探月計劃正式啟動!
這一計劃的目標,是首次嚐試在月球背麵進行采樣並返回地球,這無疑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在眾多專家和技術人員中,淩雲再次受到邀請,參與到關鍵技術的攻關工作中。
在一次重要的會議上,任務總設計師憂心忡忡地指出。
“月球背麵的通信問題,是我們麵臨的一個巨大難題。”
確實,由於月球本身的遮擋,傳統的通信方式在月球背麵將無法正常工作。
要想順利完成任務,就必須建立一套可靠的中繼通信係統。
就在大家苦思冥想之際,淩雲突然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為什麽不使用量子通信呢?”
“我在實驗室裏已經成功實現了,地麵到低軌道衛星的量子密鑰分發。”
“這為我們解決月球背麵通信問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
然而,總設計師對這個方案表示擔憂。
“但是,量子通信在長達38萬公裏的地月距離上是否可行呢?”
他的話還沒說完,淩雲便毫不猶豫地打斷了他。
此時的他自信滿滿,雄心勃勃地說道。
“我的量子糾纏源穩定性已經達到了99.99!”
“而且我還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單光子探測器,它可以在極低的信噪比下正常工作。”
麵對淩雲的自信和決心,其他人都是充滿了懷疑。
但是因為有前車之鑒,所以這次並沒有人敢小瞧他。
於是,總設計師決定給他一個機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下來的兩個月裏,淩雲和他的團隊夜以繼日地進行緊張的測試和調整。
終於,經過不懈努力,世界上首個月球量子通信中繼衛星成功發射!
這一裏程碑式的成就,不僅為“嫦娥六號”探月計劃的順利進行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標誌著種花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當“嫦娥六號”在月球背麵成功著陸,並傳回第一組通過量子加密的高清圖像時,整個任務控製中心都沸騰了,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這是淩雲被收編後立下又一大功!
隻是他如此頻繁的立功有些過於刻意。
所以,上麵開始派出了秘密考察小組。
他們想摸清楚,淩雲手裏到底還藏了哪些底牌。
隻不過,淩雲本人還茫然不知,依舊在繼續展示自己的實力。
在完成登月相關研究後,他將目光投向了另一個充滿挑戰的領域——量子計算。
在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的一間秘密會議室裏。淩
雲正站在一群科技部的領導麵前,向他們展示一項具有革命性的技術。
他指著一個冰箱大小的設備自信地說道。
“這就是量子雲算力集群的原型。”
這個看似普通的設備實際上蘊含著巨大的能量。
它包含了128個量子比特,通過一種新型的糾纏控製技術,可以實現全連接。
這意味著它能夠同時處理,多個量子比特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大大提高計算能力。
科技部的張部長對這個設備的體積感到非常驚訝。
他看著淩雲不禁詢問說道。
“這體積……比國際上報道的任何量子計算機都要小得多啊!”
淩雲微笑著解釋道。
“這是因為我使用了一種全新的量子比特實現方式。”
“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減小設備的體積,還能提高量子比特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這不是超導,也不是離子阱,而是基於拓撲絕緣體的固態量子比特。”
“所以,它可以在常溫下工作,穩定性極高。”
淩雲一臉自信的向眾人解釋道。
他說的頭頭是道,完全沉醉其中。
完全沒有注意到,不遠處正有一雙眼睛在警惕的盯著他。
喜歡工業摸底,你敢說你不是軍工廠請大家收藏:()工業摸底,你敢說你不是軍工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