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業務蹺蹺板

字數:3595   加入書籤

A+A-


    2020年4月,這是鴻康f係列缺席的第一個月,4月11日,鴻康正常的舉辦了這一次的雲股東大會。
    對於這樣的情況,不管是用戶還是競爭對手,都表示出了對鴻康的這一次的雲股東大會的好奇。
    雖然鴻康汽車還有鴻康ai支撐業務的營收都在提升,但已經無法完全扛住鴻康手機業務的失血。
    晚上8點,蕭易在直播間數百萬的觀眾中緩緩地出現在了直播間。
    “各位雲股東們大家好,我是鴻康蕭易,很高興大家能來參加我們這一次的雲股東大會。”
    “這一個3月份,是我們鴻康最近3年最特殊的一個3月份了。”
    “以往我們3月份會發布我們的旗艦手機,這也是我們鴻康營收的一個關鍵產品。”
    “但遺憾的是我們今年因為特殊原因隻能無奈地延後我們的f係列發布。”
    “這樣的情況自然也是影響到了我們營收數據,但我們已經在其他地方進行努力。”
    “經過我們的不斷努力,終於把我們的鴻康su7的產量提升上去了。”
    “除了鴻康us7以外,我們的算力中心也是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目前已經幫助國內大量的企業完成了私域大模型的搭建。”
    蕭易簡單地介紹了一下目前情況後,就直接介紹起3月的營收情況。
    “3月智能家電總營收173億,毛利44.98億,鴻康智能家電的增長保持了穩定的增長,隨著我們鴻康su7還有超級小康大模型的發展,也是有著越來越多的用戶相信我們,加入到我們鴻康的智能家庭裏麵。”
    “其中……”
    “移動設備總營收 170億,毛利42.億,因為我們旗艦手機f係列推遲的原因,導致我們的手機業務營收持續下滑,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我們估計我們的移動設備營收還會持續下滑。”
    “其中……”
    “ai支撐業務營收84億,毛利58.8億,ai支撐業務經過前幾個月的爆發性增長,目前也是已經穩定下來,開始緩慢增長,後續想要大幅度增長,就需要我們的超級大模型還有ai芯片進行迭代了。”
    “汽車業務的總營收106億,毛利21.2億,經過我們將近一年的追趕,我們的鴻康su7汽車交付量已經來到了每月4萬台,但目前已經還有十幾萬台訂單等待交付。”
    “至於後續汽車業務的增長隻能依靠我們的下一款產品了,目前我們的下一款產品已經在研發中,估計很快就能跟大家見麵了。”
    “鴻康國內3月總營收533億,毛利167.48億,雖然經過了我們將近一年的努力,但因為旗艦手機的缺失,導致我們的營收依舊沒有突破到上一年7月的巔峰營收。”
    “支出方麵,我們3月人力支出28.65億,生產支出10.6億,研發支出60億,其他常規支出11億,算力和服務器支出33億,總支出144.25億。”
    “3月依舊有著大量支持,人力支持,算力和研發成本等都大幅度上漲。”
    “除去全部支出以外,鴻康3月國內純利潤23.23億”
    “鴻康國外3月營收保持著穩定增長,總營收268億夏國幣,純利潤64.32億夏國幣”
    “鴻康3月全球營收801億,純利潤87.55億。”
    蕭易把3月的營收介紹完後,直播間的消息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我去,鴻康全球營收和利潤沒降低多少。”
    “確實牛,之前我以為鴻康的營收要跌到700億,沒想過還是保持住800億。”
    “鴻康這技術是真牛,手機業務下去了,其他業務馬上把拉回來了。”
    隨著鴻康雲股東的結束,網絡上關於鴻康的消息也是傳得滿天飛,消息一直持續到第二天。
    不少網友看到了鴻康的這個營收也是感到非常地驚訝,畢竟在少了f係列的前提下,鴻康的移動設備營收雖然下滑了很多,但依舊保持在170億。
    最重要的是汽車業務和ai支撐業務已經撐起了鴻康的營收重點,再加上海外市場的發力,這也讓鴻康的營收能夠保持在800億以上的營收水平。
    海城,未來總部,負責人李兵正在辦公室跟研發部門負責人商議著後續的發展。
    “昨天鴻康發布了3月份的營收報告,他們的汽車業務3月份營收了106億,現在他們的交付也已經來到4萬台每月了,除了這個以外,他們現在還手握著十幾萬的訂單。”
    “從目前的情況看,鴻康這一次的su7無疑是成功的,趁這個機會,我們必須早點推出小轎車了,不然這個風下去後,以後就沒有這麽好的機會了。”
    研發負責人聽到張兵的話後,馬上回複新車的進度。
    “李總,我們沒有相應的小轎車設計經驗,如果按照我們一開始的設定,還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如果需要追趕進度,估計像鴻康一樣實現一體化工藝,隻能使用老辦法。”
    “沒事,先這樣做吧,我們保持住研發,但新車也要盡快推出,我們的資金已經無法讓我們像鴻康一樣研發了。”
    研發總監點了點頭,應答完就直接走了,剩下李兵一個人在思考。
    小麥總部,餘軍這個時候也是思考著鴻康汽車的問題,鴻康的這兩三個月的財報無不印證了餘軍的猜想。
    先不說新能源汽車帶動的營收,雖然每個月100億對於鴻康看起來不算多,但是對於小麥來說可是占據了一半的營收了。
    小麥2019年年營收才2000億出頭,如果有了汽車,起碼能夠攀升到3000億以上。
    第二個就是新能源汽車對於智能家電的帶動作用了,餘軍認真地觀察過,自從鴻康推出su7以後,智能家電的增長就重新開始恢複增速了。
    以往沒有鴻康su7的時候,鴻康的智能家電雖然也是在增長,但增速明顯沒有現在快。
    這說明了鴻康su7達成了破圈效應,直接帶動了鴻康的其他產品也實現了破圈。
    想到這,餘軍暗暗地下定了決心,小麥汽車的研發速度必須加快了。
    ......
    喜歡從直播賣貨開始做全屋智能生態請大家收藏:()從直播賣貨開始做全屋智能生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