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伸出援手!
字數:4118 加入書籤
張建國有些納悶,有什麽事情值得兩個舅舅一起來找他?
“我們聽說你們趙家村的窯廠招人,這秋收後集體也沒啥活幹,這兩年年景不好,有時候家裏都不夠吃……”
何平有些不好意思的喃喃自語。
他都有些不敢看張建國的臉,自己一個當長輩的,混到這個地步,老婆孩子都快養不活了。
這距離秋收還有個把月,村裏很多人,家裏都沒糧食了。
有的就靠地裏的南瓜煮稀飯吃,有些就去集體借糧食,這借的糧食總要還吧。
所以還得想辦法掙點錢,別的不說,一家老小吃喝拉撒總得顧上。
他們在張建國這裏幫著建房子的時候,其實已經留意到了。
很多在窯廠做事的村民,每個月都能掙不少錢,說出來都讓人羨慕的要命。
所以在知道趙家村需要招工人後,何家兄弟就商量好了,來外甥這邊問問。
“大舅二舅,原來是這事兒啊,你放心好了,你們幹活麻利不偷懶,隻要你們願意來,窯廠隨時歡迎,隻是住的問題……”
張建國說到這裏停頓了一下,其實他家也挺寬敞的。
就是騰出一兩間房子,給舅舅們居住,也是沒有問題的。
畢竟舅舅們的家,離村裏太遠了,讓他們每天來回跑,那是不現實的。
可他家地窖下麵有秘密,舅舅雖然很好,但那個溶洞暫時不能告訴任何人。
舅舅們一旦住進來,像二舅就比較聰明,他稍微留意一下,就會發現不對勁的地方。
到時候……
“不用不用,我打聽了,我們可以像楊雄一樣,住到窯上去,我和你二舅可以睡一張床……”
何平和何凡連連擺手,表示這些情況他們都想好了,隻要窯廠收人就行。
張建國心底長鬆一口氣,不是不相信舅舅們,是他家的事兒容易讓人眼紅。
舅舅再好,還有舅媽,何況人心隔肚皮,有些事兒謹慎一點好。
“既然舅舅都想好了,那事兒就這樣決定的,回頭隔三差五的,你們到我家來改善一下夥食……”
張建國馬上滿口答應,心底雖然有些內疚,但是他隻能從別的地方彌補。
“好好好,這回去一說,別人不知道有多羨慕啊。”
何平一下子喜上眉梢,趙家村的石灰窯場,本村人都搶的打架。
要不是自己的外甥,他們肯定沒機會進這個窯廠。
兩個舅舅在張建國這裏住了一晚上,回去的時候還是張建國開拖拉機送的。
知道舅舅家裏不寬裕,張建國把家裏的糧食,裝了三四百斤,又把家裏存的雞蛋魚還有香菇等拿了不少。
一起送到舅舅那裏去,順便看看外婆。
路上何平和何凡,看到那些糧食的時候,眼睛都濕潤了。
人家說雪中送炭,妹妹一家對他們可太好了,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困難了。
糧食給了他們,妹妹家肯定日子也難過了,肯定要收下,因為家裏目前確實很難。
隻能把這些記在心底,以後有機會再還這個天大的人情。
張建國到大舅家的時候,剛好聽到屋子裏吵吵鬧鬧,大舅媽好像在發脾氣,說是男人沒本事,家裏沒糧食,老婆孩子都跟著挨餓。
何平聽到這些的時候,臉一下子紅,自己這個媳婦兒嘴巴確實不太好,平時都罵罵咧咧的。
“建國,你舅媽不是罵你的,是家裏確實困難,你大舅沒本事啊……”
“那就別說了,趕緊把糧食搬進去,有困難你說呀……”
張建國心底有些內疚,這陣子竟忙著自己的事情,他家日子不缺吃喝。
倒是忘記了大舅和二舅家裏,應該是挺困難的,要不是他們今天上門,自己還沒想到這茬。
真是慚愧。
外婆聽說張建國來了,趕緊出來看,等看到他大包小包的往家裏扛糧食的時候,外婆都忍不住抹眼淚。
“這孩子,你家肯定也沒吃的,不能總想著我們呀……”
“外婆放心,家裏有吃的,我們有個窯廠,效益還挺好的,你別擔心我了。”
張建國樂嗬嗬把糧食和雞蛋,還有一些其他東西送了進去。
大舅媽陳幺妹看到他的時候,臉上笑得像一朵花一樣,嘴裏一個勁兒的說著好聽的話。
把張建國誇了又誇,特別是他知道自己家男人,要進窯廠後,居然非常難得的挽留張建國在家吃飯。
“舅媽,我這是抽空開著村裏的拖拉機來的,可不能耽誤久了,得趕緊趕回去了。”
張建國笑著答應了一聲,他可是知道自己這個舅媽。
說的好聽,人可沒那麽大氣,有時候心眼小的像針尖一樣。
這也是他有能耐了,真要是太窮沒本事,舅媽第一個看不起來他。
張建國越是這樣說,陳幺妹越是客氣的留他吃飯,最後張建國表示,還得給二舅家送點東西,陳幺妹這才作罷。
在二舅家送完東西,二舅也留他吃飯,並且還抓了家裏的一隻雞要送給他。
“別,二舅,這雞養著,到了秋收後好下蛋。”
張建國說完,趕緊開著拖拉機往回走,等他回到家裏後,就聽到母親和父親正在商量。
說兩個舅舅家米缸見底了,估計小姨家日子也不好過,回頭給他家也送點糧食。
劉金水雖然不好,但是自己的妹子何桂芳幸苦,估計家裏也快揭不開鍋了。
“行,咱們這段時間每天少舀點米下鍋……”
張元順也主動的表示,這段時間家裏可以省點吃喝,省點糧食,接濟下親戚。
等到了秋收,大家日子就好過了。
“沒事,我回頭弄一些糧食來,而且這個秋收也有點麻煩……”
張建國在一邊遲疑的說了一句。
因為前世,還沒到穀子完全成熟的時候,連續下了兩個星期的雨。
這就導致後麵許多村的糧食,都伏倒在田裏發芽了。
這就導致幾乎每個村的糧食都減產,原本算計著夠吃的糧食,一下子缺口太大了。
搞得後來許多人家裏都揭不開鍋,都向集體借糧食,可集體也沒糧食了。
最難的時候,趙家村有餓死人的情況。
那場麵很慘很慘!
喜歡七零農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請大家收藏:()七零農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