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有樣學樣

字數:3978   加入書籤

A+A-


    “海生,你有大伯二叔,你爸到底排行老幾?”
    “啊,你憋了半天就問這個?”
    周海生有些哭笑不得,他還以為張建國要問他什麽大事?
    原來是這麽一件小事?
    不過也難怪別人問,實在是他家的稱呼有點奇怪,如果喊大伯的話,他爸是老二,那周元應該是三叔。
    而不是喊二叔。
    “說來有些不好意思,是我喊錯了,應該是大伯三叔,可我小時候聽到叔叔家的孩子,喊大伯二伯,我就跟著喊大伯二叔,這不想著二叔比我爸小……”
    周海生想了想,向張建國做了解釋。
    小時候因為喊錯了,挨過打,但是周海生也不長記性,後麵他二叔就說,孩子小,喜歡喊二叔就二叔吧。
    自己家人知道就好了,這樣的孩子好養活。
    二叔這話就定了性,然後周海生長大後就這樣,大伯二叔的喊,一般人也沒在意。
    像張建國這樣特意問出來的,還是不多的。
    “這樣也行,你爸和你二叔對你可真不錯。”
    “那可不,我雖然笨點,但仍然是他們的心頭寶,什麽都隨我……”
    周海生笑得很開心,其實他的性格善良,這種人一般都是家裏氛圍好,感受到濃濃的親情,所以他對人也都是充滿善意。
    遇到誰有事,都樂意伸出援手幫忙,周海生就是這樣的性格。
    把這事弄明白後,張建國聊起了農村的秋收,說是村裏這次雖然秋收保住了不少糧食,但是村裏還是太窮了。
    得想一個辦法賺點錢才好。
    上次周海生給他的名單,他仔細看過了,很多活兒他倒是可以做,可想帶著村裏人一起幹,那就有點難。
    “我看過你們那個頭飾頭花,發夾什麽的,每月的進貨量還挺大的,我也觀察過,那個東西應該很簡單,一些會手工活的人都能幹……”
    張建國也明白,其實還有做成品衣服啥的,那些利潤更大。
    不過那需要成本,光一個縫紉機,就不是普通家庭可以負擔的。
    還有衣服設計,大小碼子,布料的進貨啥的,都挺有學問的,不是輕易就可以搞的。
    比較簡單的也就是那些裝飾品頭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那種橡皮筋,上麵用手鉤纏繩,用毛線纏一道,那賣出來的價錢比普通的橡皮筋貴了十倍不止。
    當然那種纏繩的橡皮筋兒,賣的也非常便宜,不過一二分錢而已。
    但如果在那種纏繩的橡皮筋上麵,加上幾顆珠子,或者一點碎布等,那價錢又翻了好幾倍。
    這些東西材料好找,價格低廉,關鍵是容易上手,需求量大,還不咋起眼。
    張建國就想著回頭,讓村裏了那些婦女在家搞一些這個,如果有經驗後,他都想嚐試著用布料做衣服。
    那個利潤更大。
    “對對對,那個進貨量大,因為便宜賣的快呀,你可以看一下,有些是塑料的珠子,或者一些小花加工一下,你得去找一找這方麵的渠道……”
    周海生沒想到張建國看中這個,仔細一琢磨,確實東西小利潤大。
    而且他還知道有幾家塑料廠,不過那些廠子在江城,有點遠,一般人還不知道。
    兩人湊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很快就確定了方向。
    “我們村那個石灰窯,能幹活的都得是壯勞力,那種力氣小的,身體有病的,或者家裏有老人小孩的,可以試著做一下這些頭花發夾配飾之類的……”
    張建國想的也很多,供銷社這邊是他的一個銷售渠道,可以兜底,其實要想銷售的好,得去江城。
    那裏位置好,不管去哪個省都不太遠,水陸交通都很發達,做生意量大利潤又高,絕對是可以做的。
    兩個年輕人在一起,越聊越高興,旁邊周海生的二叔周元,看著也挺高興。
    這孩子交朋友,還是跟什麽人做什麽事,跟著張建國一起玩,都學會分析成本利潤,看著都讓人高興。
    張建國在周海生這裏待了半天,兩人商量好很多事情後,張建國惦記著村裏有事,就趕緊回去了。
    張建國回到村裏的時候,正看到每個人臉上都喜氣洋洋的,因為,這一次秋收收成不錯,村裏商量著,明天一大早去糧站送糧食。
    到時候張建國開拖拉機,估計得多跑兩趟,送完糧食後,村裏就會把剩下的糧食,分一大部分,再留一些做儲備糧。
    這可是趙家村一年一度最大的喜事,因為這一次分糧,會關係到大家接下來一年,能不能吃飽吃好的問題。
    所以,家家戶戶都特別的關心,不過從大家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來,今年分糧應該不差。
    果然,張建國回到家裏,何玉芳就笑嗬嗬地告訴他,他家今年能分不少的糧食,偷偷的算了一下,都有一千大幾百斤了。
    “今年應該能吃飽飯了,除了這些糧食,回頭村裏的紅薯玉米都能分,這樣算下來,趙家村還是很富裕的……”
    因為隔壁韓家村還得吃救濟糧,據說像他們這樣一家四口,隻能分到幾百斤糧食。
    “這不隔壁韓家村和下河村,都有好幾個姑娘想嫁過來,今年趙家村可要添人進口了……”
    在農村哪個村裏富裕一點,別的村的姑娘都願意嫁過來,畢竟啥時候,人們都想過上好日子。
    “喲,那真不錯,今年糧食分的多,主要你們的工分也高,咱們三個都是壯勞力滿分的……”
    趙家村像張建國這樣的情況不多,他家連何玉芳都拿十分,而張建國還有補貼,因為他是開拖拉機的。
    這樣算下來,他家就是村裏難得的富裕戶了,分糧食分東西都比別人家多。
    當晚張元順高興的不得了,張羅著何玉芳炒兩個小菜,讓他也喝一口。
    主要是這麽多年來,他家是第一年能有這麽多工分,分這麽多糧食,這怎麽不讓人高興,覺得揚眉吐氣?
    此時在趙誠家裏,卻是愁雲慘淡,雖然他家看著都是壯勞力,但是這次的工分卻出奇的少。
    因為趙誠和趙元家,兩個人加起來一天才十分。
    而且他們因為經常去醫院,或者生病休息,導致沒有工分。
    至於楊豔和趙誠的媳婦兒,那也是非常慘,甚至比他們還不如。
    “狗日的,這村裏欺負人……”
    趙元家在家氣得破口大罵。
    喜歡七零農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請大家收藏:()七零農村大旱,我家挖出地下暗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