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死心塌地跟你幹

字數:3775   加入書籤

A+A-


    來找他的是柳三。
    柳三滿臉堆滿了笑容,手裏還提了一隻鴨子,還有一些鹹鴨蛋,說是聽叔叔說,自己能跟著張建國,特意來表示感謝的。
    “東西你帶回去吧,主要是我在江城開店,店也不是很大,以後會經常回村拿貨比較累,關鍵是也沒太大出息……”
    張建國見到柳三,馬上把利弊分析給他聽。
    主要是醜話得說在前麵,免得他興衝衝的跑到江城去,到時候還以為在那邊輕鬆賺大錢。
    “這都不是事兒,我早就想跟著你幹了,我叔跟我交代了,讓我到時候就聽你的話,咱們農村人啥苦不能吃,打獵睡山裏那麽冷那麽累,都能幹下來,還有啥活不能幹?”
    柳三生怕張建國不帶他,胸口拍的砰砰響。
    放眼整個趙家村,目前混的最好的就是張建國,然後混的好的就是,跟著張建國的季小四,還有楊雄和許友慶。
    這幾個人一直圍著張建國轉,現在日子是一個比一個過得好。
    二叔也說了,讓他死心塌地的跟著張建國,讓他往東決不往西,好好跟他幹。
    還說張建國,不是那種沒良心的人,跟著他的人都得到了好處,讓自己一定要踏實聽話。
    柳三的爹死的早,他知道這個叔叔對他好,去年上山打獵的時候,得知自己受傷了,叔叔不顧自身安危,冒著風險進山。
    那是真把他當親兒子看,現在千叮囑萬叮囑的,就是想讓他走一條正路。
    還不是想讓他以後過上好日子,所以柳三也算想明白了,來的時候他母親讓抓了隻鴨子,還帶了三十個鹹鴨蛋。
    張建國見柳三說的真切,倒是有些意外,沒想到他覺悟這麽高,就順便和他聊了一下家常。
    卻意外的知道了一些村裏的事,特別是趙家的事情。
    “那趙家前陣子窮的叮當響,趙元軍還向我借了三塊錢,說是家裏沒米了,今天把那錢還了,我還看到他買了五斤肉啊,這日子是抖起來了,你說他哪來的那麽多錢?”
    柳三說到這裏的時候,表示趙家不但買了肉,還弄了不少糧食回來,還有糖啊什麽的,一家人的日子眼看好了起來。
    可這些天,他家似乎沒幹啥事兒啊,咋就突然發財了?
    柳三的話,讓張建國一下子警惕起來,他跟柳三閑聊幾句後,讓柳三以後多關注一點趙家的事,有事向他說一聲。
    柳三自然是滿口答應,說自己辦事,讓張建國放心,以後趙家有啥風吹草動,他都會來說一聲。
    柳三走的時候,張建國把家裏的雞蛋還有魚,塞了一些,讓他帶回去。
    柳三死活不肯拿,張建國都發脾氣了,他這才有些勉強拿了一些,高高興興的回去了。
    柳三的話提醒了張建國,他索性在村裏溜達了一圈兒,順便還真打聽到了,趙家不少事兒。
    其中最熱鬧的就是,前幾天楊豔跟趙元軍打架,兩人打的頭破血流,楊豔罵趙元軍飯都不讓人吃飽。
    還說跟了他,沒想到福盡遭罪,現在都要餓肚子了,還一天到晚的擺大老爺們的譜,她不伺候了。
    而村裏好幾個人都在說,趙家估計是到了窮途末路了,在村裏拉扯了好多外賬,還借了別人家的米。
    這日子估計是快過不下去了。
    但是說來也奇怪,就這一兩天,趙誠不但把以前借的外賬都還了,每家還送了一些雞蛋或者糖。
    除了這些東西,他家昨天還燉了一隻雞,那老母雞香的很,一個村子都聞到了,都在說趙家的日子過好了。
    這不年不節的,都舍得吃老母雞了。
    除了這老母雞,今天好像趙家又幹了一件事,那就是趙元軍買了好幾斤豬肉回來了。
    走在路上的時候,不少人都看到了,那肉怕是有四五斤重,都趕上別人家過年買的肉了。
    昨天吃雞,今天買肉,這趙家的做派,就像是發了大財一樣,這讓村裏不少人都紛紛猜測。
    難道是趙家,也像張建國上次一樣,在山裏挖到了一顆野山參?
    要不就是打了一頭大野豬?
    可最近也沒看到趙家人上山,也沒看到趙家人抬野豬回來,這錢到底哪裏來的,真是讓人好奇啊。
    其實張建國並不是羨慕,隻是有些好奇,農村人都還窮,一般的人家不年不節,沒有特別重要的事,誰家舍得殺老母雞?
    還有買豬肉,一下子買四五斤,又不是吃了這一頓不活了?
    這看著確實讓人好奇納悶,所以張建國特意,去了一趟季小四家裏。
    他一進門沒看到季小四的母親,卻看到季小四的妹妹在納鞋底,隻是她年紀小,手上沒個準,看見張建國進來的時候,一下子把手給紮破了。
    “哥,你咋來了?我媽去菜地了,你有啥事兒嗎?我去喊她回來。”
    季小四的妹妹,也隻有十一二歲的模樣,但是在家幹家務,卻是非常的能幹。
    小小的年紀也在學著,家裏的大人納鞋底。
    可惜往後走,女孩子倒真不用再學著做鞋了,這挺浪費時間的,學會了也沒啥用。
    “不用了,也沒啥事兒,對了,你哥最近來信沒有?村裏好像要辦學校了,你這年齡應該去上學才對,別跟著學做鞋底兒了,這浪費你的時間……”
    張建國在季小四家裏,地位是非常高的,像他妹妹不像別人那樣喊張哥,直接喊他哥。
    那是因為,季小琴直接把他當成了哥。
    “我媽說女孩子,不學著做針線,以後會被婆家罵的,會嫁不出去的……”
    “你才多大呀?怎麽就想著嫁不嫁得出去?你應該跟著紅梅和紅月學讀書,回頭我跟你哥你媽說,你一個女孩子在家,學啥不好,學幹這些……”
    張建國知道,季小四的母親沒讀過什麽書,在她的認知裏,女孩子十五六歲就能出嫁。
    嫁到別人家裏去,家裏就能省一口飯,而嫁過去的話,要是不會針線活,不會納鞋底做鞋做衣服,會被婆家嫌棄,說她沒有教好閨女。
    可這樣真的好嗎?
    這樣教出來的姑娘,真的一輩子做牛做馬,那是沒有一點出頭之日的。
    因為她根本就沒有看到過,一個姑娘家最好的出路在哪裏?
    張建國和季小琴說話的時候,卻有人在外麵探頭探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