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神農封禪
字數:3715 加入書籤
靈香製作雖然耗費些功夫,但也沒有浪費半子多長時間,隻是第一支靈香製作時需要對巢三人講解製作過程,這才慢一些。在確定三人已經徹底學會了製作靈香,半子也就不再耽擱時間,快速的將剩餘兩根靈香製作完成便返回了祖地,開始製作祭天的文書。
祭天文書之前伏羲封禪時半子就製作過一次,之前最大的困難不過是刻錄道文會耗費本源,不過如今半子道行大進,已經步入了大羅之境,再書寫道文也會隨著他對大道感悟的加深而減少,在一邊恢複一邊書寫的情況下,他隻耗費不到半年時間便將文書製作完成,並且沒有出現本源虧損的情況。
看到半子隻是神色有些疲憊,其他沒有任何的問題,巢也不由長鬆了一口氣,雖然之前半子已經信誓旦旦的保證如今製作表天文書不會再出現本源嚴重虧損的情況,她自己也私下裏詢問過白蝠,得到肯定的答複後雖然擔心大大降低,但要說完全放心也是不可能的。
“如今文書已經製作完畢,我這便出發盡快追上列山等人,也免得他們擔心……”半子對巢道。
“也好!”
隨後半子也不耽擱,沒有再帶多餘,直接自己施展遁術朝著東方飛遁而去。以半子如今的遁速,哪怕列山他們已經出發了有半年多的時間,半子也隻用了不到一日的功夫便追了上去。
看到半子追了過來,眾人自然是高興不已,彼此一番暢談不提。隨後又耗費了幾個月的時間終於是趕到了泰山腳下。
到達泰山腳下之後,眾人並沒有立即上山,因為距離定好的封禪之日還有一段時間,所以大部隊就先在山腳下安營紮寨,列山隻是派遣坐下二十四節氣使帶領一隊人登山前方封禪台。
那封禪台多年不用,為防止出現損壞,自然需要人進行檢查維護。這二十四節氣使將封禪台整頓清掃完畢,也並沒有下山返回,而是留在封禪台駐守,以防在封禪之日到來其有人破壞封禪台影響封禪大典。
隨著時間過去,終於在二月初二這日早上,隨著列山一句出發,整支近萬人的隊伍浩浩蕩蕩朝著山上的封禪台進發。隻留下袁洪等一些人在駐地看護坐騎以及封禪用不上的雜物。
來到封禪台之後,隨即各方人員按照早就安排好的位置分散了出去,而半子也再次作為主持大典的司禮官開始了大典的主持事宜。
神農的封禪大典與伏羲的封禪大典流程並無什麽不同,都是按照一條條早就擬訂好的順序進行著。隻不過與伏羲封禪的祭品選取七七之術不同,神農封禪的祭品不僅數量少減少了不少,甚至祭品的品質也不在一個層次。
當初伏羲封禪祭天之時,所選的是七牲、七畜、七獸、七濕、七幹、七果、七味共計七類四十九種祭品,那些祭品除了那七味外,許多都是靈根或者神獸血脈,一個個靈韻非常,都是極其難得的珍品。
而反觀神農這次封禪所選祭品,一共九類三十六樣,隻有一類和當初伏羲封禪時用的祭品一樣,那便是七味。不過這七味也是伏羲祭天時所有貢品中唯一隻是凡俗之物的東西。而神農不僅隻保留下了這唯一沒有靈氣靈韻的祭品,其它更換的祭品也都是一個個連絲毫靈氣靈韻都沒有的東西。
其實要說起來,如今人族經過這麽多年發展,整體實力翻了十數倍都不止,要想獲取更多更好的祭品應該不難,但這次神農封禪卻並沒有去準備那些奇珍之物。這倒不是眾人對神農封禪有什麽不滿故意針對,相反,對於這次神農封禪眾人的用心程度絲毫不在伏羲封禪之下,而這些祭品也是經過商議後選擇出來的。
此次神農封禪所用祭品一共九類三十六種。分別為一袍、二源、三器、四果、五穀、六畜、七味、八珍、九全。
這一袍乃是一件由各種獸皮縫補到一起的一塊長衣,這是人族得存的第一物。普通生靈或有羽翼、或有皮毛、或有鱗甲庇護,人族降生卻無庇護之物,隻得用毛皮草木遮體避寒防護,是以此物為諸祭之首。
二源乃是水火,這也是人族得以繁衍壯大的根本,若無水火,人族連生存都難,更莫說得以下洪荒繁衍壯大了。不過作為祭品的水火都隻是凡物,並不是那神水神火,水是一碗舀自黃河的河水,火則是兩塊普通火石。
三器則是度量衡三器,當初伏羲製作出來之後並沒有怎麽使用傳播,直到神農傳播五穀六畜家家有贏餘,易市大興,這作為易市的公平三器經過神農和聽訞的改進這才得以在人族徹底傳播開來,這三器因為對人族發展壯大也有促進作用。所以也作為了一類祭品。
四果分別是……
這些東西都是人族自己種植飼養製作而成,沒有一件天地靈物,雖然無任何靈韻,但每一件卻都與人族繁衍息息相關。
這次之所以會選擇這些東西作為祭品,其實也是經過仔細商討後決定的,當初伏羲封禪,因為是第一次祭天封禪,人族沒有任何的經驗可談,自然也無法預料到封禪是否能夠得到天地認可,凝聚業位能夠成功,為了增加成功的幾率,自然是選擇越是靈韻充足的祭品越好,這樣不僅能增加封禪時天地的認可度,成功幾率也越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是經過第一次封禪之後,人族有了經驗,更兼之經過這麽多年繁衍氣運也壯大了許多倍,有著前次成功的經驗,氣運有增長這麽多,隻要不是獲罪於天,封禪凝聚業位幾乎沒有太大問題。而這時候作為凝聚業位催化劑的祭品選擇方向也便發生了改變。
之前選珍貴的祭品是為了增加天地認可度,使得業位凝聚更加順利,如今這方麵問題已經不是太大,所以在考慮祭品時,眾人便優先考慮對人族更有利的祭品。
而這次準備的祭品雖然都是沒有靈氣靈韻的凡物。但每一件都和人族息息相關,由這些東西作為祭品,能夠凝聚人心,更大的催發人族氣運,使得人族氣運進一步壯大,從而反饋到人族本身讓人族繁衍壯大的也會更加順利。這才是此次沒有選擇那些珍稀之物作為祭品,反而準備的都是普通事物作為祭品的原因。
隨著祭品供奉上來,靈香引燃,哪怕半子還未曾開始頌念表天文書,泰山之上已經風氣雲湧,四麵八方氣運金雲朝著封禪台匯聚而來。
“渺渺虛無,有道應生。混沌化現,神魔啟靈。有神號古,開辟為先。清濁分離,始成大千。清氣上升,衍化蒼穹。濁氣沉降,凝作後土。先天五氣,蘊生萬靈。天有其威,風霜雨雪。地載其厚,山川草木。有神女媧,感天應命。摶土而造,人族方成……
念天之功,感地之德。特敕文書,以全禮祀。浩瀚蒼穹,高有萬重,多施雨露,澤被蒼生。蒼茫後土,廣闊無邊,厚德載物,得衍物豐………
今有列山,降生為人,心地至純,體察周天。授傳五穀,得活萬民……
才德兼備,通理至公。萬民多仰,族人皆尊。傳至各處,懾服八方。今設祭壇,一祀青天。又祭大地,三為族群。承天應命,聚攏氣運。服拜帝尊,敕號曰炎……
多仰天地,三十六祭。有運天降,業位自成。統帥人族,繁衍生息。不驕不躁,善聆善納………”
隨著半子不斷誦讀表文,那聚攏而來的氣運若沸水一般不斷翻湧,於空中不斷變換形狀。
而隨著氣運的不斷匯聚,那四麵八方自有邪穢自陰溝地下,深穴崖底鑽出侵襲而來。
喜歡壬祖傳請大家收藏:()壬祖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