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原初神通傳應龍

字數:2957   加入書籤

A+A-


    應龍衝著庚躬身一拜道:“多謝前輩教誨,不知晚輩該如何做才能完成心中所想?”
    “首先想成就心中抱負,自然要一步一步來,非別人可幫你,在一個你是不是拜錯了人?”說著庚眼神示意應龍,那意思再清楚不過:你想要達成心中所願,這機會就在眼前怎麽還不知道把握?
    一旁半子將整個過程看在眼中,心中嘖嘖感歎:“果然還是那個黑的能說成白的,死了的都能說活過來的庚,明明罵了對方一頓,對方卻還得感恩戴德。今後我可得小心他這張嘴,最好還是不要聽他多說為好,不然被他賣了都不知道……”
    半子心中對庚的這張嘴是感歎不已,他不知道,後世中似庚這種能言善道者不少,因此後人對這種家夥總結了經驗,那就是一定要在對方開口說話前將其打死,否則真等其開了口,說不定那句話就讓人改了主意,到時候被賣了還幫著數錢呢。
    對於庚的暗示應龍自然第一時間就明白了過來,隻是他方才已經言辭堅定的拒絕了半子,如今再開口相求,卻有些抹不開麵子。就在應龍不知道如何是好之際,一旁的軒轅已是幫其做出了選擇。
    隻見軒轅“噗通”一聲跪倒在半子麵前,衝著半子倒頭下拜道:“望壬祖大人恕罪,方才應是一時糊塗,望壬祖慈悲,傳授神通。無論壬祖大人有任何責罰,弟子願代其受之,粉身碎骨而不悔,隻望壬祖能可憐應一片向道之心……”
    見軒轅已做到了如此,應龍最後那點扭捏也立刻拋之九霄雲外,同樣對著半子拜道:“前輩恕罪,先前是小子無知衝撞了前輩,前麵若有不滿,小子願任前輩處置,絕無怨言……”
    “他二人都如此誠心了,壬你還要拿捏架子不成?”一旁的庚也開口相助。
    “就你話多!”半子瞪了庚一眼,同時急忙將軒轅二人扶起。其實他在方才應龍幡然悔悟的時候,心中之前因其拒絕自己的好意而產生了那絲不滿就已消失。如今見二人跪地相求,半子哪裏還會拒絕,畢竟這傳授神通本就是其自己提出來的。
    “快快起來!”
    半子將二人扶起後道:“吾話既開口,自無收回之理,隻要你想學,吾自不會藏私,必定傾囊相授……”
    “多謝壬祖大人慈悲……”
    “多謝前輩,晚輩感激不盡……”
    聽到半子的話,二人又是一陣拜謝。
    一陣客套之後,半子也不耽擱隨即就見其伸手一指,一道靈光飛射入應龍體內,卻是半子將那龍遊、鳳翔兩道神通的傳承修行之法打入到了應龍體內。
    半子給傳授給應龍的這兩道神通所用方法隻是普通的傳授手段,並非是那神魂傳承之類極端傳授之法。這倒不是半子小氣不肯用那神魂傳承之法,之所以用這種最普通的傳授手段半子心中也是有所考量的。
    那神魂傳承雖然可以使受術者得到前人完整的修行經驗,就如半子得到的棲霞子的傳承那般,極快的使之得以修行入門,幾乎不用浪費什麽時間揣摩這些神通術法。可有其利,亦有其弊,雖然神魂傳承為受術者節省了大量揣摩修煉神通的時間,可同時因為前人的經驗強加於後人,也使得受術者常常被拘泥於前人經驗中而難有發展。就如別人通過無數實證告訴你了一加一等於二,你自然也就不會去考慮一加一還有可能等於十二進製),這修行一道亦是如此,若是同脈同流,那些影響自可忽略不計,可若是修行的方向本就天差地別,那可就有可能給別人指進歪路中的。
    而無論這龍遊還是鳳翔,因為半子既無龍身又無鳳體,修行時自然都是考慮如何以人身來發揮。若是傳授給同為人族的族人倒還罷了,偏偏應龍是龍身鳳體。他若是將自己修行時的那些經驗一同給了應龍,那和誤人子弟也沒什麽區別了。所以半子傳授給應龍的這兩門神通的修行之法,是完完全全當初孟章神君和祖凰傳授給半子的最原版的神通模樣。要知道孟章神君本就是龍身,哪怕其傳授半子時這神通已經因其自身修行理解而進行了一些改動,與龍祖所創原版的龍遊有了些區別,但也必定是在更適合龍身發揮方麵的改動,這些對於應龍修行無疑是有利的。
    至於鳳翔就更不必說了,那神通本就是鳳祖和凰祖合創的神通,半子所得的鳳翔本就已經是最接近原版的了,這要比那些經過一個個中間修行者傳承過後的鳳翔更加適合應龍。
    這龍遊鳳翔不愧是最適合二族的神通手段,隨著半子將神通傳承打入應龍腦海,應龍隻是粗粗看了幾眼,其氣息就已經激蕩起來,卻是已經有了些領悟。
    “我……”
    應龍正要開口告辭去閉關參悟這兩門神通手段,卻被半子攔住:“你且少待!”
    注:修行功法和神通哪怕是記錄成文字的,其實每經過一代人都會有所變動,隻是相對來說若是記錄成書籍,用書籍一直傳承變動會小一些。這就和四書五經這些聖人留下的著作一般,每一代人都會對其不停的作注作疏,明明前人已經有了那麽多遍的注疏,後人卻還是不停為其注疏,這並非是那些文人大賢為了彰顯自己的文采,而是因為時代更迭,時俗變遷,許多聖言因為不同時代的情況而可能會導致意思大變。這就好比如今的一些詞匯如菊花、小仙女之流,現在你若以此形容人,必然會挨罵,可若換作二三十年前,這卻是誇人的好話。二三十年尚且有詞義近乎極端改變,更莫說數千年的歲月了。縱使那一代代名士已經竭盡全力的不停為聖言做注做疏方便世人明白聖人言行。可依然無法避免那聖人言論被曲解意思,如那一句:無毒不丈夫成了多少作惡之人嘴中名言。又如那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又成了多少用於攻擊女子的言論。似這等記錄書冊之言尚且因歲月更迭而改變其意,況那些口口相傳之話。
    修行亦如是,一代傳一代,或增或減,或更或改,若是幾代之後,你將那被改了多代的修行之法給創造者觀之,其亦會覺得陌生不敢認,早已是麵目全非。不過這改動雖有不善的,但卻也是為了適應世俗變遷的結果,那初創之法到了後世未必適合後人。
    喜歡壬祖傳請大家收藏:()壬祖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