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嬴政的雙重人生:千古一帝的饕餮秘史

字數:2598   加入書籤

A+A-


    鹹陽宮的夜宴,燈火輝煌,絲竹之音嫋嫋繞梁。秦始皇嬴政高坐主位,目光威嚴地掃過下方一眾大臣,手中的玉杯輕輕晃動,杯中瓊漿閃爍著誘人光澤。宴會進行到高潮,一道新菜被呈了上來,白玉般的大盤中,擺滿了各種奇形怪狀、色彩斑斕的海鮮。
    “陛下,這是東海新進貢的海味,名為海鮮大拚盤,據說滋味鮮美無比,最是滋補。”一位宦官恭敬地介紹道。
    嬴政微微皺眉,看著盤中那些蠕動的蝦蟹、奇形的貝類,心中滿是好奇與疑惑。在他的認知裏,食物多為陸地上的五穀、牲畜,這來自東海的海味,還是頭一次見。
    “陛下,這海味可是難得的美味,東海漁民視其為珍寶,聽聞食用後身強體健呢。”丞相李斯見嬴政猶豫,連忙進言。
    嬴政放下玉杯,拿起象牙筷,輕輕夾起一隻肥美的蝦,放入口中。刹那間,鮮美的滋味在舌尖綻放,蝦肉的彈嫩、海水的鹹香,讓他不禁眼前一亮。
    “妙哉!這味道竟如此獨特。”嬴政讚道,又接連夾起其他海鮮品嚐,一時間,對這海鮮大拚盤喜愛不已。
    自那以後,嬴政對海鮮的興趣愈發濃厚,時常命人從東海運送最新鮮的海味進宮。為了保證海味的新鮮,沿途設置了無數驛站,快馬加鞭,日夜兼程。
    嬴政對長生不老的渴望從未消減,那神秘的蓬萊仙島、傳說中的長生不老藥,始終是他心中的執念。於是,他再次派遣徐福出海尋仙,同時,也叮囑徐福探尋更多鮮美的海味。
    徐福領命而去,率領著龐大的船隊駛向茫茫東海。數月後,徐福歸來,雖未尋到仙人與長生藥,卻帶回了更多種類的海鮮,還有烹製海味的新方法。
    “陛下,此次出海,雖未找到長生不老藥,但發現了不少新奇海味,且尋得一位擅長烹製海味的大廚。”徐福恭敬地說道。
    嬴政聽聞,雖有些失望,但對新海味的期待還是讓他精神一振。不一會兒,一道道精致的海鮮菜肴被端上餐桌。有清蒸的石斑魚,魚肉鮮嫩,入口即化;還有紅燒的章魚,軟糯中帶著嚼勁,香氣撲鼻。
    嬴政大快朵頤,吃得津津有味。“徐福,你雖未尋到仙藥,卻帶回這等美味,也算有功。日後繼續出海,若能尋得長生藥,朕必有重賞。”
    此後,嬴政一邊等待徐福再次出海尋藥的消息,一邊享受著來自東海的海鮮盛宴。每次宴請大臣,海鮮大拚盤必是餐桌上的主角。大臣們雖心中腹誹,但麵對嬴政的喜好,也隻能無奈接受。
    隨著嬴政對海鮮的癡迷日益加深,朝堂之上也漸漸泛起了一些暗流。有的大臣認為,嬴政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隻為滿足口腹之欲,實在不妥,長此以往,恐傷國本。
    一日朝會,一位年輕的諫官站了出來。“陛下,如今我大秦初定,百廢待興,百姓尚需休養生息。而陛下為求海味,耗費無數,是否過於奢靡?”
    嬴政聞言,臉色一沉。“朕身為天下之主,享用些海味又有何妨?且這海味鮮美滋補,朕食之亦是為了龍體安康,更好地治理天下。”
    這時,趙高卻站出來諂媚道:“陛下聖明,這些海味皆是上天對陛下的恩賜,陛下享用乃理所當然。那些諫言之人,不過是不懂陛下的苦心。”
    嬴政聽了趙高的話,臉色稍緩。“趙愛卿所言極是。朕的決定,不容置疑。再有妄言者,嚴懲不貸。”
    然而,朝堂上的議論並未就此平息。一些正直的大臣私下裏仍在商議,如何才能讓嬴政收斂對海鮮的過度追求,將心思更多地放在國家治理上。但他們的言論很快就被趙高得知,趙高開始暗中打壓這些大臣,朝堂之上人人自危。
    在嬴政沉浸於海鮮與長生不老的追求時,天下局勢卻悄然發生著變化。各地的農民起義如星火燎原般爆發,陳勝、吳廣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一時間,響應者雲集。
    “陛下,大事不好!陳勝、吳廣造反,各地紛紛響應,我大秦軍隊節節敗退。”大臣們焦急地向嬴政匯報。
    嬴政卻仍在鹹陽宮中品嚐著海鮮,聽到這個消息,他先是一愣,隨後大怒。“一群烏合之眾,竟敢造反!速速派兵鎮壓。”
    然而,起義軍的勢頭越來越猛,秦朝的統治搖搖欲墜。此時,嬴政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真的過於沉迷享樂,忽視了國家的安危。
    “朕一心追求長生不老,享受美食,卻忽略了百姓的疾苦,致使天下大亂。朕……”嬴政悔恨交加,卻已無力回天。
    不久後,嬴政在病痛與焦慮中駕崩。他的“長生不老”夢破碎了,而他作為“吃貨皇帝”的獨特經曆,也成為了後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嬴政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統一六國,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卻又在追求長生不老和美食的道路上漸行漸遠,最終導致了帝國的危機。他的故事,成為了曆史的一麵鏡子,讓後人在感慨的同時,也不斷反思權力、欲望與責任的關係。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