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直道上的怪事兒
字數:2076 加入書籤
"我說老王,這坑坑窪窪的土路,真能是秦始皇修的高速路?"大劉攥著方向盤,越野車在黃土梁上顛得像篩糠。後視鏡裏,自家金毛犬被顛得直翻白眼,爪子死死扒著座墊。
老王把保溫杯往杯架裏一塞:"導航標的明白,這就是秦直道。當年蒙恬帶三十萬人修的,從鹹陽直通九原郡,全長七百多裏!"他扒著車窗往外瞅,夕陽把荒草染成金紅色,遠處土丘蜿蜒,倒真像條沉睡的巨龍。
大劉嗤笑:"拉倒吧,就這路?我家三輪摩托上來都得崴腳。"話音未落,輪胎"哢嚓"陷進個裂縫。兩人跳下車一瞧,裂縫裏嵌著半截青石,上頭模模糊糊刻著"三十五年"幾個篆字。
"快看!"老王撲過去扒土,"真是秦朝的!史書上說秦直道用熟土夯築,還摻了白石灰,兩千年都沒咋塌陷!"他剛掏出手機,金毛犬突然炸毛,衝著西北方狂吠。
暮色裏,有團黑影晃悠過來。大劉抄起工兵鏟:"莫不是狼?"等影子走近,竟是個穿鎧甲的漢子,青銅頭盔上還沾著血跡,手裏攥著斷成兩截的戈。
"救救...九原城..."漢子嗓音像破風箱,"匈奴的馬隊追來了..."話沒說完就栽倒在地。老王摸他脈搏,觸手冰涼,嚇得一哆嗦。大劉卻眼尖,瞥見漢子腰間的青銅虎符,眼睛頓時亮了。
車子調頭往回開時,大劉總覺得後視鏡裏有道煙塵。車載時鍾顯示1820,可車窗外的天色卻暗得像鍋底。轉過個急彎,車燈掃過路邊——整整齊齊的夯土路基足有三丈寬,每隔裏把地就立著座烽燧,火盆裏的灰燼還冒著青煙。
"不對勁兒啊..."老王翻著《史記》電子版,"咱們離最近的遺址還有八十公裏。"話音未落,車後突然傳來馬蹄聲。後視鏡裏,黑壓壓一片匈奴騎兵舉著彎刀追來,狼頭大旗在夜風裏獵獵作響。
大劉猛踩油門,越野車在夯土路上狂奔。副駕的漢子不知何時醒了,染血的手指著前方:"過了膚施城就安全..."話沒說完,一支鳴鏑箭"嗖"地釘在車頂。
月光突然變成青白色,前方出現座城樓,匾額上"膚施"二字泛著冷光。城門洞開,守城士兵的麵孔泛著灰青色,手裏的長矛結滿銅綠。大劉咬咬牙,直接把車衝進城門。
身後的馬蹄聲戛然而止。城樓內寂靜得滲人,隻有滴水聲"滴答、滴答"。漢子突然笑起來,聲音像指甲刮過青銅器:"你們以為真能逃出直道?當年我帶著糧草走這條路,結果..."他的臉開始皸裂,鎧甲下露出森森白骨。
老王突然想起《蒙恬列傳》的記載:"秦二世元年,蒙恬賜死,其部卒冤魂聚於直道..."冷汗順著脊梁往下淌,他下意識摸向口袋——那裏正揣著從裂縫裏撿的青銅箭頭。
"原來在這兒!"白骨漢子撲過來,指骨擦過老王脖頸。金毛犬狂吠著撲上去,卻被一把掐住脖子。千鈞一發之際,老王摸出箭頭刺向對方心口。
慘叫聲中,漢子化作一團黑霧消散。等霧氣散盡,車子竟停在出發時的裂縫旁。手機顯示2007,兩個小時裏像做了場噩夢。再看裂縫裏,那塊刻著"三十五年"的青石上,不知何時多了行血字:"尋故侶者,留於此道"。
金毛犬瘸著腿湊過來,嘴裏叼著半塊虎符。大劉撿起虎符,背麵赫然刻著"蒙"字。夜風掠過荒草,遠處傳來隱隱約約的金鐵交鳴,還有戰馬的嘶鳴。
"快走!"兩人連滾帶爬上了車。後視鏡裏,秦直道像條巨蟒蜿蜒在黃土高原,月光下泛著詭異的青光。當車子終於駛上柏油路時,大劉才發現保溫杯裏的茶水不知何時變成了暗紅色。
後來他們再去尋秦直道,卻怎麽也找不到那段刻字的裂縫。當地放羊老漢說,每到月圓夜,直道上就能聽見車馬聲,還有穿鎧甲的人攔車問路。隻是沒人敢停——老輩人都念叨,秦直道的亡魂,要的是活人作伴。
打那以後,老王的書房多了枚青銅箭頭。每到雨天,箭頭就會滲出暗紅鏽跡,仿佛還沾著兩千年前的血。而八百裏秦直道的夯土路基上,荒草仍在瘋長,默默訴說著那些被歲月掩埋的故事。
喜歡嘻哈史詩看古今請大家收藏:()嘻哈史詩看古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